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论著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吴新华;陈薇;

    目的探究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运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12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运用中医治疗,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各75例。结果相比于对照组(81.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5.33%)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运用中医治疗后,可以促进治疗效果有效提高,同时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0年43期 v.7;No.46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王征军;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采用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卫生室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接受诊疗的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展开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结果本组探究中,总有效率96.66%(29/30)。结论肾病综合征采用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效果理想。

    2020年43期 v.7;No.464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其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江莉萍;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是否能显著提高其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方法选择在2017年9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脑卒中偏瘫治疗的12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两组,本次实验期间将对a组实施常规治疗,对b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B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满意度。结果 a组治疗后BBS评分和Barthel指数分别为41.56和47.91,b组为48.14和67.49。a组患者评价满意度为2.98,b组为3.97,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早期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2020年43期 v.7;No.464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

    李莹莹;李美玉;单晓丽;

    目的探究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和效果。方法将本站186例进行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的献血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比组和探究组各93例,对比组献血者应用常规护理步骤,探究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步骤,仔细观察献血者们的心理情绪变化状况。结果探究组献血者的HAMA评分、SAS评分、HAMD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优质的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献血者的抑郁或焦虑等不良情绪,使献血者的情绪保持稳定,也可以有效减轻献血过程中献血者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建议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疼痛护理在骨科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李佳;张涛;谢爽;贾楠;夏岩;康凯;

    目的对骨科护士分层培训开展疼痛护理并评价其应用和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10月~2020年2月期间对150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疼痛护理分层培训。选取通过考核的护士对骨科300名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及疼痛教育。结果实验数据表明,培训过后,患者在疼痛控制满意度方面有较大的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针对骨科患者的疼痛控制研究中经过实验对比发现,使用疼痛护理培训后的患者术后对疼痛的感知及控制能力明显高于培训前,培训后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显著增加。

    2020年43期 v.7;No.46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皮瓣转移与切开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效果分析

    吐尔洪·买买提明;哈米提·热合曼;

    目的分析皮瓣转移与切开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效果。方法 46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均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统计学分组方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切除一期缝合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23例采用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手术方案。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随访时,两组治疗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愈合时长、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长为(51.69±7.89)min、住院时长为(7.39±2.43)d、愈合时长为(16.99±4.31)d、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复发率为4.35%,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长为(29.13±6.39)min、住院时长为(7.59±3.52)d、愈合时长为(30.69±6.69)d、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复发率为21.74%,前者除手术耗时较长外,其他各项数据明显较后者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手术方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虽手术时间较长,但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2020年43期 v.7;No.464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吴新华;陈薇;

    目的探究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运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12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运用中医治疗,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各75例。结果相比于对照组(81.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5.33%)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运用中医治疗后,可以促进治疗效果有效提高,同时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0年43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王征军;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采用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卫生室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接受诊疗的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展开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结果本组探究中,总有效率96.66%(29/30)。结论肾病综合征采用自拟益气固肾汤治疗,效果理想。

    2020年43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其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江莉萍;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是否能显著提高其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方法选择在2017年9月~2019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脑卒中偏瘫治疗的12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两组,本次实验期间将对a组实施常规治疗,对b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B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满意度。结果 a组治疗后BBS评分和Barthel指数分别为41.56和47.91,b组为48.14和67.49。a组患者评价满意度为2.98,b组为3.97,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早期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日常生活能力有较大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2020年43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

    李莹莹;李美玉;单晓丽;

    目的探究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和效果。方法将本站186例进行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的献血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比组和探究组各93例,对比组献血者应用常规护理步骤,探究组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步骤,仔细观察献血者们的心理情绪变化状况。结果探究组献血者的HAMA评分、SAS评分、HAMD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优质的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献血者的抑郁或焦虑等不良情绪,使献血者的情绪保持稳定,也可以有效减轻献血过程中献血者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建议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疼痛护理在骨科护士分层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李佳;张涛;谢爽;贾楠;夏岩;康凯;

    目的对骨科护士分层培训开展疼痛护理并评价其应用和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10月~2020年2月期间对150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疼痛护理分层培训。选取通过考核的护士对骨科300名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及疼痛教育。结果实验数据表明,培训过后,患者在疼痛控制满意度方面有较大的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针对骨科患者的疼痛控制研究中经过实验对比发现,使用疼痛护理培训后的患者术后对疼痛的感知及控制能力明显高于培训前,培训后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显著增加。

    2020年43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皮瓣转移与切开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效果分析

    吐尔洪·买买提明;哈米提·热合曼;

    目的分析皮瓣转移与切开缝合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效果。方法 46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均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统计学分组方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切除一期缝合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23例采用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手术方案。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随访时,两组治疗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愈合时长、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长为(51.69±7.89)min、住院时长为(7.39±2.43)d、愈合时长为(16.99±4.31)d、并发症发生率为8.70%、复发率为4.35%,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长为(29.13±6.39)min、住院时长为(7.59±3.52)d、愈合时长为(30.69±6.69)d、并发症发生率为26.09%、复发率为21.74%,前者除手术耗时较长外,其他各项数据明显较后者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手术方案治疗骶尾部藏毛窦,虽手术时间较长,但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借鉴。

    2020年4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交流

  • MSCT三维容积重建在Ⅲ期矽肺合并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表现研究

    陈浪;杜鹏;郭子威;毛伟;余帅;

    目的探讨MSCT三维容积重建在Ⅲ期矽肺合并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Ⅲ期矽肺合并肺癌患者71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单一Ⅲ期矽肺患者67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确诊前拟行MSCT三维容积重建,将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记录Ⅲ期矽肺合并肺癌患者MSCT三维容积重建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71例患者MSCT三维容积重建最终确诊69例,诊断符合率为97.18%。观察组空洞、卫星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MSCT三维容积重建用于Ⅲ期矽肺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病灶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充分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贺益文;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中耳炎患者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慢性鼻窦炎伴中耳炎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3例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3例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高(P<0.05);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短(P<0.05);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中耳炎,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综合治疗

    屈原明;李慧;

    目的对于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诊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病患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病患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选做对照组,给予剩余4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联合中药方剂治疗,选做研究组,对比两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临床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对于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为其提供生物反馈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效果明显,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汤天津;

    目的分析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选择纳入64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样本,按照入院顺序进行交叉分组,随机分为对比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前者进行常规内科止血,后者采取急诊内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治疗中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96.88%与75.0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1个月内再出血发生率为3.12%(1/32),比对比组的21.88%(7/32)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对比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40.63%,P<0.05。结论针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诊内镜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苇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苗彦军;

    目的观察石苇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26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3例,一组为参照组,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采用石苇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肾功能检查状态。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的92.31%高于参照组的61.54%;除治疗后1 d外,实验组患者肾功恢复效果优于参照组。结论对肾结石患者治疗时,采用石苇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治疗效果更佳,患者肾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43期 v.7;No.464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分析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谈连;

    目的探究在老年骨科疾病治疗中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医院骨科中进行手术的患者共42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方法。结果麻醉后各个时间段认知功能评分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认知障碍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患者疾病治疗中硬膜外麻醉方法对术后短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提升明显优于全身麻醉方法,降低了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概率。

    2020年43期 v.7;No.464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SCT三维容积重建在Ⅲ期矽肺合并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表现研究

    陈浪;杜鹏;郭子威;毛伟;余帅;

    目的探讨MSCT三维容积重建在Ⅲ期矽肺合并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Ⅲ期矽肺合并肺癌患者71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单一Ⅲ期矽肺患者67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确诊前拟行MSCT三维容积重建,将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记录Ⅲ期矽肺合并肺癌患者MSCT三维容积重建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71例患者MSCT三维容积重建最终确诊69例,诊断符合率为97.18%。观察组空洞、卫星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泡征、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MSCT三维容积重建用于Ⅲ期矽肺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病灶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充分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贺益文;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中耳炎患者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慢性鼻窦炎伴中耳炎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3例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3例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高(P<0.05);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短(P<0.05);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中耳炎,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2020年43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膀胱尿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继荣;

    目的分析研究膀胱尿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30例尿道结石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12年5月~2018年5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其中前尿道结石给予传统注入利多卡因凝胶辅助排石或切开前尿道取石,后尿道结石用尿道探子推入膀胱切开取石或切开后尿道取石为参照组,给予小号膀胱尿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治疗情况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手术、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指标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尿道结石的过程中实施小号膀胱尿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住院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治疗效果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具有推广价值。

    2020年43期 v.7;No.46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综合治疗

    屈原明;李慧;

    目的对于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采取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诊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病患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病患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选做对照组,给予剩余4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联合中药方剂治疗,选做研究组,对比两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临床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对于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为其提供生物反馈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效果明显,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2020年43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成志坚;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在2018年的7月~2019年同月份开展研究并以我院手术治疗患者11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手术研究,患者入选期间以抽签方式划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开腹取石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微创取石手术。对比总结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不同手术指标与常规组均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的数据优势突出,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的数据优势突出,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预后效果更好,也就有利于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值得推广普及。

    2020年43期 v.7;No.464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汤天津;

    目的分析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选择纳入64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样本,按照入院顺序进行交叉分组,随机分为对比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前者进行常规内科止血,后者采取急诊内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治疗中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96.88%与75.0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1个月内再出血发生率为3.12%(1/32),比对比组的21.88%(7/32)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对比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40.63%,P<0.05。结论针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诊内镜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2020年43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刁本恕老师“醒脾”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思路浅析

    朱建军;刁本恕;黄映君;

    根据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探讨刁本恕老师运用"醒脾"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思路及中医多元疗法的具体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观察深部组织肿瘤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

    杨懿瑾;陈彬;徐海燕;陈中磊;张玲;张甲;崔洪全;

    目的探究在进行深部组织肿瘤治疗时选择热疗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9年12月间,我院收入的深部组织肿瘤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调选符合要求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录入Excel表格后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40,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单纯放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高能聚集超声热能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5(87.50%),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4(60.00%),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但总体来说,实验组患者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深部组织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超声热能疗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放射治疗,能够控制病灶发展的同时不会引发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这种治疗方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苇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苗彦军;

    目的观察石苇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26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3例,一组为参照组,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采用石苇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肾功能检查状态。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的92.31%高于参照组的61.54%;除治疗后1 d外,实验组患者肾功恢复效果优于参照组。结论对肾结石患者治疗时,采用石苇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治疗效果更佳,患者肾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43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分析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谈连;

    目的探究在老年骨科疾病治疗中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医院骨科中进行手术的患者共42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方法。结果麻醉后各个时间段认知功能评分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认知障碍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患者疾病治疗中硬膜外麻醉方法对术后短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提升明显优于全身麻醉方法,降低了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概率。

    2020年4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

    王建荣;王红燕;李燕;

    目的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制定预防措施。方法在探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为对比法,既找出了2019年内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50例,与这一时期内出生的新生儿,没有出现颅内出血的60例来进行相应的对比。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出,何种因素会增加新生儿颅内出血几率,并探究其表现的主要症状。结果根据病历数据表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表现为脑室内、蛛网膜下腔、、脑实质、硬膜下以及小脑等部位的出血而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有早产、生产时间过长或者胎盘出现异位等现象。结论当前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早产现象的发生,并给予产妇一个安全健康的生产环境,保证产妇不会出现感染现象。

    2020年43期 v.7;No.46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6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门诊监测就诊儿童随机血糖的临床意义

    刘恒江;

    目的分析门诊就诊儿童血糖的特征,为提前发现小儿血糖增高、分析原因、提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门诊就诊患儿进行随机血糖监测,建立数据库,按照国际正常血糖标准,分析门诊就诊儿童2017~2019年期间血糖正常范围、超过正常值的比例和原因分析。结果 2017~2019年21642例门诊人次的患儿中,血糖在6.1 mmol/L之内的人数为17930人次(占比82.85%),超过6.1 mmol/L的人数为3712人次(占比为17.14%);其中超过6.1 mmol/L的病例当中,有2413例(高值占比65%)为长期大量服用高碳水化合物(奶油、果糖等)、高脂饮食的病例,通过家长督促控制饮食、倡导糖尿病健康生活方式,后复查血糖基本恢复到6.1 mmol/L以下;1113例(高值占比30%)的为有糖尿病家族史病例,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督促体育锻炼,控制高碳水化合物、高脂饮食后复查大部分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小部分很难控制在正常范围;5%病例为原因不明,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但是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宣教,控制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大部分很难控制在正常范围;这部分血糖增高的患儿中,有4位小朋友通过复查并且到上级医院明确诊断糖尿病,有2位13岁左右的女孩,与同姐妹相比身材明显偏矮。这些血糖偏高的患儿症状(三多一少)均不明显。结论门诊儿童血糖监测,更早发现血糖增高情况,提前干预,提前规范治疗,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0年43期 v.7;No.464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膀胱尿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继荣;

    目的分析研究膀胱尿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30例尿道结石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12年5月~2018年5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其中前尿道结石给予传统注入利多卡因凝胶辅助排石或切开前尿道取石,后尿道结石用尿道探子推入膀胱切开取石或切开后尿道取石为参照组,给予小号膀胱尿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治疗情况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手术、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指标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尿道结石的过程中实施小号膀胱尿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住院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治疗效果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具有推广价值。

    2020年43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成志坚;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在2018年的7月~2019年同月份开展研究并以我院手术治疗患者11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手术研究,患者入选期间以抽签方式划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开腹取石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微创取石手术。对比总结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不同手术指标与常规组均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的数据优势突出,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的数据优势突出,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预后效果更好,也就有利于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值得推广普及。

    2020年43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

    高洪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痛风湿关节炎患者78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7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3%)高于对照组(79.48%),x2=4.2518,t=3.2567,P<0.05。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治疗后均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x2=5.215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用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IL-1β和TNF-α,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

    2020年43期 v.7;No.464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脑卒中患者鼻饲与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蒋苏;石静华;赵高年;

    目的对因急性脑卒中病因入院且不能正常进行吞咽的患者进行鼻饲护理与患者肺部感染的出现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本院急性脑卒中住院且出现吞咽困难的病人中选取100名,并对这10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0名病人组成鼻饲营养组,另外50名患者组成静脉营养组。对两组病人治疗后发生的肺部感染概率进行观察,并对两组病人的痰细菌培养的情况、鼻饲管临近咽部的细菌培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一个月后观察到鼻饲营养组的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要明显大于静脉营养的病人,鼻饲营养组的病人痰细菌培养和近咽部细菌培养也明显高于静脉营养的病人。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在不能进行吞咽时留置鼻饲管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2020年43期 v.7;No.464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刁本恕老师“醒脾”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思路浅析

    朱建军;刁本恕;黄映君;

    根据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探讨刁本恕老师运用"醒脾"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思路及中医多元疗法的具体应用。

    2020年43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观察深部组织肿瘤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

    杨懿瑾;陈彬;徐海燕;陈中磊;张玲;张甲;崔洪全;

    目的探究在进行深部组织肿瘤治疗时选择热疗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9年12月间,我院收入的深部组织肿瘤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调选符合要求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录入Excel表格后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40,分别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单纯放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高能聚集超声热能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记录。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5(87.50%),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4(60.00%),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状况,但总体来说,实验组患者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深部组织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超声热能疗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放射治疗,能够控制病灶发展的同时不会引发患者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这种治疗方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20年43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湛金;吴文斌;刘义伟;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9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脊柱恶性肿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7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实验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低,t=4.3468、8.3459,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高,t=0.7632、1.3468、5.3464、5.2671,P<0.05。结论 PVP和PKV在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疾病都发挥了重要作用,PVP比PKP治疗费用低,而且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比较短,但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没有PKP效果好。

    2020年43期 v.7;No.46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

    王建荣;王红燕;李燕;

    目的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制定预防措施。方法在探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为对比法,既找出了2019年内出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50例,与这一时期内出生的新生儿,没有出现颅内出血的60例来进行相应的对比。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出,何种因素会增加新生儿颅内出血几率,并探究其表现的主要症状。结果根据病历数据表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表现为脑室内、蛛网膜下腔、、脑实质、硬膜下以及小脑等部位的出血而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造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有早产、生产时间过长或者胎盘出现异位等现象。结论当前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措施是减少早产现象的发生,并给予产妇一个安全健康的生产环境,保证产妇不会出现感染现象。

    2020年43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6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泌尿系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探讨

    王洁珣;

    目的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观察,总结分析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100例泌尿系结石合并泌尿感染的患者予以选取。均于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均行中段尿培养,予以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计培养出84株病原菌,细菌构成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占比最高,依次占比为48.81%、7.14%、9.52%。真菌中以热带假丝酵母、白假丝酵母为主,占比均为4.76%。大肠埃希菌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高达80.5%,其次是头孢曲松(75.6%),依次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对头孢替坦、厄他培南及亚胺培南均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最高,达到33.3%,其次是左旋氧氟沙星(16.7%),其他抗生素未见耐药;屎肠球菌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高达100%,粪肠球菌为33.3%。结论革兰阴性菌是泌尿系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在一定程度上,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可对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菌。因此,临床医师需加强关注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中段尿细菌培养,充分掌握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以药敏结果为依据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若细菌的培养及药敏结果未出,医生可经验治疗或根据医院的菌群分布情况作为选用抗菌药物的重要参考。

    2020年43期 v.7;No.464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门诊监测就诊儿童随机血糖的临床意义

    刘恒江;

    目的分析门诊就诊儿童血糖的特征,为提前发现小儿血糖增高、分析原因、提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门诊就诊患儿进行随机血糖监测,建立数据库,按照国际正常血糖标准,分析门诊就诊儿童2017~2019年期间血糖正常范围、超过正常值的比例和原因分析。结果 2017~2019年21642例门诊人次的患儿中,血糖在6.1 mmol/L之内的人数为17930人次(占比82.85%),超过6.1 mmol/L的人数为3712人次(占比为17.14%);其中超过6.1 mmol/L的病例当中,有2413例(高值占比65%)为长期大量服用高碳水化合物(奶油、果糖等)、高脂饮食的病例,通过家长督促控制饮食、倡导糖尿病健康生活方式,后复查血糖基本恢复到6.1 mmol/L以下;1113例(高值占比30%)的为有糖尿病家族史病例,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督促体育锻炼,控制高碳水化合物、高脂饮食后复查大部分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小部分很难控制在正常范围;5%病例为原因不明,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但是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宣教,控制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大部分很难控制在正常范围;这部分血糖增高的患儿中,有4位小朋友通过复查并且到上级医院明确诊断糖尿病,有2位13岁左右的女孩,与同姐妹相比身材明显偏矮。这些血糖偏高的患儿症状(三多一少)均不明显。结论门诊儿童血糖监测,更早发现血糖增高情况,提前干预,提前规范治疗,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0年43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龚宙翔;陈元英;潘展鹏;

    目的分析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经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选取30例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5,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和观察组(n=15,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相关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53.33%,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6.67%(P<0.05);相较于实施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以及下地时间均显著较短或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突出,缩短或减少了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以及下地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

    高洪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痛风湿关节炎患者78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7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3%)高于对照组(79.48%),x2=4.2518,t=3.2567,P<0.05。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治疗后均下降,且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x2=5.215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用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IL-1β和TNF-α,缩短患者的恢复周期。

    2020年43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髂内动脉结扎术联合切口病灶切除术在子宫切口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贺红艳;

    目的本文主要对子宫切口妊娠进行治疗,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髂内动脉结扎术联合切口病灶切除术,分析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本文所研究的目的,选择患有子宫切口妊娠病的患者进行研究,这部分患者来院就诊的时间均处于2015年5月~2018年7月,一共选择38例患者进行本实验研究,并且平均将其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后行清宫术治疗,这部分患者称为研究的一般组,对另外一组中的19例患者采取髂内动脉结扎术联合切口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这部分患者称为研究的特殊组。所研究的患者在一定周期治疗结束后,收集其治疗情况并作出有效对比。结果就治愈率来说,特殊主要明显优于一般组组;比较两组住院治疗的时间,同样也是特殊组要短于一般组;治疗期间患者的血β-HCG和包块都会有所改善和好转,其所用时间特殊组要短很多。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联合切口病灶切除术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脑卒中患者鼻饲与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蒋苏;石静华;赵高年;

    目的对因急性脑卒中病因入院且不能正常进行吞咽的患者进行鼻饲护理与患者肺部感染的出现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本院急性脑卒中住院且出现吞咽困难的病人中选取100名,并对这10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50名病人组成鼻饲营养组,另外50名患者组成静脉营养组。对两组病人治疗后发生的肺部感染概率进行观察,并对两组病人的痰细菌培养的情况、鼻饲管临近咽部的细菌培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一个月后观察到鼻饲营养组的病人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要明显大于静脉营养的病人,鼻饲营养组的病人痰细菌培养和近咽部细菌培养也明显高于静脉营养的病人。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在不能进行吞咽时留置鼻饲管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2020年43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研究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利用肿瘤整形技术的应用价值

    程家乐;沈炜;陆汉明;马也;祁洁;包兆康;

    目的分析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利用肿瘤整形技术的实际效果和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肿瘤科在2015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由于胸部肿瘤较大或由于肿瘤位置原因无法进行保乳手术治疗,分析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利用肿瘤整形技术的实际效果和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完成新辅助化疗后均采用RECIST评价标准,最终显示继续原化疗方案的患者84人,2例患者评价为再次活检及行免疫组化指标检测,无患者出现更方案或直接手术的现象。有5例患者采用保乳联合容积置换术,81例患者采用保乳联合容积位移。对乳房美容效果评定为优的患者有46人,良的患者有24人,一般的患者有15人,差的患者有1人,即失去乳头患者。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利用肿瘤整形技术的实际效果良好,该种治疗手段能够提升患者的保乳率,并且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和美容满意度得到提升。

    2020年43期 v.7;No.464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湛金;吴文斌;刘义伟;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9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脊柱恶性肿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7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实验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低,t=4.3468、8.3459,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高,t=0.7632、1.3468、5.3464、5.2671,P<0.05。结论 PVP和PKV在治疗脊柱恶性肿瘤疾病都发挥了重要作用,PVP比PKP治疗费用低,而且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比较短,但对疼痛的缓解作用没有PKP效果好。

    2020年43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扎胞苷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分析及护理观察

    陈晓芳;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分析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40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随机方案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阿扎胞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比较组见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现,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阿扎胞苷联合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住院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泌尿系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探讨

    王洁珣;

    目的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观察,总结分析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100例泌尿系结石合并泌尿感染的患者予以选取。均于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均行中段尿培养,予以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计培养出84株病原菌,细菌构成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占比最高,依次占比为48.81%、7.14%、9.52%。真菌中以热带假丝酵母、白假丝酵母为主,占比均为4.76%。大肠埃希菌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高达80.5%,其次是头孢曲松(75.6%),依次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对头孢替坦、厄他培南及亚胺培南均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最高,达到33.3%,其次是左旋氧氟沙星(16.7%),其他抗生素未见耐药;屎肠球菌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高达100%,粪肠球菌为33.3%。结论革兰阴性菌是泌尿系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在一定程度上,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可对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菌。因此,临床医师需加强关注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中段尿细菌培养,充分掌握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以药敏结果为依据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若细菌的培养及药敏结果未出,医生可经验治疗或根据医院的菌群分布情况作为选用抗菌药物的重要参考。

    2020年43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分析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贾光伟;

    目的探讨于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应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拟订于2019年10月~2020年2月开展研究调查,调查对象为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共选取9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其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常规钢板固定治疗的47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1.07±0.15)明显低于参照组(2.94±0.56),实验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1.89±2.66vs18.94±3.55)和手术时间(103.99±19.96vs151.77±28.67)明显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14.5±5.3vs19.7±5.7)和术中出血量(88.3±18.4vs272.6±52.3)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值存在对比意义时P<0.05。结论对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愈合,临床效果显著。

    2020年43期 v.7;No.464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龚宙翔;陈元英;潘展鹏;

    目的分析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经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选取30例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5,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和观察组(n=15,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相关各项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53.33%,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6.67%(P<0.05);相较于实施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以及下地时间均显著较短或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突出,缩短或减少了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以及下地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尤志菲;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80人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将80位病人分为三组,分别为非智能减退组25例,轻度智能减退组31例,帕金森病痴呆组24例。另外,为了能够有效的对比每组之间的差异,选择了20名体检正常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病人的体检情况进行登记,然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估,检查患者的Hcy、维生素B_(12)、叶酸等指标,对其存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Hcy水平方面的比较,对照组的患者Hcy水平明显低于另外三组,差异显著;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Hcy水平的因素有以下四种,分别有病程、年龄、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日剂量和时间。结论 Hcy水平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在进行帕金森病治疗时,应对多巴制剂口服剂量进行科学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帕金森病患者的痴呆。

    2020年43期 v.7;No.46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髂内动脉结扎术联合切口病灶切除术在子宫切口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贺红艳;

    目的本文主要对子宫切口妊娠进行治疗,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髂内动脉结扎术联合切口病灶切除术,分析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本文所研究的目的,选择患有子宫切口妊娠病的患者进行研究,这部分患者来院就诊的时间均处于2015年5月~2018年7月,一共选择38例患者进行本实验研究,并且平均将其分为两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后行清宫术治疗,这部分患者称为研究的一般组,对另外一组中的19例患者采取髂内动脉结扎术联合切口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这部分患者称为研究的特殊组。所研究的患者在一定周期治疗结束后,收集其治疗情况并作出有效对比。结果就治愈率来说,特殊主要明显优于一般组组;比较两组住院治疗的时间,同样也是特殊组要短于一般组;治疗期间患者的血β-HCG和包块都会有所改善和好转,其所用时间特殊组要短很多。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联合切口病灶切除术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2020年43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应用体会

    鞠泽坤;

    目的体会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本院于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以不同麻醉方式作分组依据,分2组,即对照组35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试验组行椎管内麻醉,对比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麻醉费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语言陈述时间短于对照组,而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均能满足手术需求,且后者还可提高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研究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利用肿瘤整形技术的应用价值

    程家乐;沈炜;陆汉明;马也;祁洁;包兆康;

    目的分析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利用肿瘤整形技术的实际效果和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肿瘤科在2015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由于胸部肿瘤较大或由于肿瘤位置原因无法进行保乳手术治疗,分析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利用肿瘤整形技术的实际效果和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完成新辅助化疗后均采用RECIST评价标准,最终显示继续原化疗方案的患者84人,2例患者评价为再次活检及行免疫组化指标检测,无患者出现更方案或直接手术的现象。有5例患者采用保乳联合容积置换术,81例患者采用保乳联合容积位移。对乳房美容效果评定为优的患者有46人,良的患者有24人,一般的患者有15人,差的患者有1人,即失去乳头患者。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利用肿瘤整形技术的实际效果良好,该种治疗手段能够提升患者的保乳率,并且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和美容满意度得到提升。

    2020年43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感染治疗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德欣;

    目的观察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中实施抗感染治疗对其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急诊外科收治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创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分组后以上患者被分为实施抗感染治疗及基础治疗的30例干预组,及仅实施基础治疗的30例参照组,评估参照组及干预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伤口愈合效果及切口感染率均存在优势,同时检验后P<0.05,统计学意义参考价值明显。结论对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行抗感染治疗可促进其伤口愈合,使切口感染发生率降低。

    2020年43期 v.7;No.46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扎胞苷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分析及护理观察

    陈晓芳;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分析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40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随机方案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阿扎胞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比较组见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现,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阿扎胞苷联合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住院时间较短,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2020年43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揿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李坤;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阆中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A组)、高压氧联合揿针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25例。三组均给予药物治疗。A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揿针治疗。C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对3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疗效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分析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贾光伟;

    目的探讨于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应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拟订于2019年10月~2020年2月开展研究调查,调查对象为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共选取9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其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常规钢板固定治疗的47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47例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1.07±0.15)明显低于参照组(2.94±0.56),实验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1.89±2.66vs18.94±3.55)和手术时间(103.99±19.96vs151.77±28.67)明显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14.5±5.3vs19.7±5.7)和术中出血量(88.3±18.4vs272.6±52.3)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值存在对比意义时P<0.05。结论对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愈合,临床效果显著。

    2020年43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公藤甲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粘膜组织TGF-β1、IL-4表达的影响

    陈霞;钟勋;梁卉;张晓萍;周敏;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粘膜TGF-β1和IL-4的表达影响,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卵清蛋白(OVA)组,雷公藤甲素(TP)组,氯雷他定(IR)组和生理盐水(SC)组。以OVA致敏法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打分法观察症状;HE染色观察鼻粘膜病理学变化;Weston-Blot法测定鼻粘膜组织中TGF-β1和IL-4的表达水平。结果 TP组和IR组的症状学得分较OVA组明显降低(P<0.05);嗜酸性粒细胞、TGF-β1和IL-4亦明显降低(P<0.05),而TP和IR组之间的病理学改变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减轻大鼠鼻变应性症状,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IL-4的表达而使嗜酸性粒细胞分泌TGF-β1减少。

    2020年43期 v.7;No.464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尤志菲;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80人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将80位病人分为三组,分别为非智能减退组25例,轻度智能减退组31例,帕金森病痴呆组24例。另外,为了能够有效的对比每组之间的差异,选择了20名体检正常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病人的体检情况进行登记,然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估,检查患者的Hcy、维生素B_(12)、叶酸等指标,对其存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Hcy水平方面的比较,对照组的患者Hcy水平明显低于另外三组,差异显著;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Hcy水平的因素有以下四种,分别有病程、年龄、口服左旋多巴-苄丝肼的日剂量和时间。结论 Hcy水平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在进行帕金森病治疗时,应对多巴制剂口服剂量进行科学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帕金森病患者的痴呆。

    2020年43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短暂性癫痫性遗忘的临床随访研究

    徐媛琴;冯涛;

    目的探讨短暂性癫痫性遗忘(TEA)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接受诊治的6例TE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表现、脑电图表现、治疗状况及随访期间的预后状况。结果患者均表现为清醒状态下的遗忘发作,发作间期伴有记忆力下降;头颅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基底节区陈旧腔隙性梗死灶或无异常;发作后24 h内的脑电图表现为单侧颞导慢波活动、颞导棘慢综合波;4例口服奥卡西平片的患者随访期间无TEA再发,2例口服托吡酯片的患者随访期间无TEA再发。结论 TEA患者典型表现为遗忘发作及发作间期的记忆力下降,6例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缺乏典型性,长程视频脑电图表现为颞导的异常波,两种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采用抗癫痫单药治疗可起到理想的疗效。

    2020年43期 v.7;No.464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应用体会

    鞠泽坤;

    目的体会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本院于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以不同麻醉方式作分组依据,分2组,即对照组35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试验组行椎管内麻醉,对比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麻醉费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语言陈述时间短于对照组,而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均能满足手术需求,且后者还可提高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43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郭晨曦;

    目的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依照抽签法分组,各31例。对参照组实施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实验组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计算2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低,2组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2020年43期 v.7;No.464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抗感染治疗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德欣;

    目的观察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中实施抗感染治疗对其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急诊外科收治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创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分组后以上患者被分为实施抗感染治疗及基础治疗的30例干预组,及仅实施基础治疗的30例参照组,评估参照组及干预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伤口愈合效果及切口感染率均存在优势,同时检验后P<0.05,统计学意义参考价值明显。结论对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行抗感染治疗可促进其伤口愈合,使切口感染发生率降低。

    2020年43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不同临床分期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分析

    武飞;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不同临床分期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前列腺增生并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共150例,其中仅有梗阻症状且没有残余尿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A组);有梗阻症状且有残余尿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B组);引起膀胱排空功能减退,发生尿潴留、肾功能不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C组);术前及术后1月的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三组的最大尿流率、临床症状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指标较术前均有改善,但A组、B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和QOL评分治疗后明显改善;C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及QOL评分改善不明显,其中A组、B组的改变幅度明显大于C组,C组与A组、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在前列腺增生的一期、二期患者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可有效消除排尿困难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43期 v.7;No.464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揿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李坤;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阆中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A组)、高压氧联合揿针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25例。三组均给予药物治疗。A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揿针治疗。C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对3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疗效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2020年43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时间的影响

    刘晓珊;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采取胸痛中心模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这一阶段本科室接诊的480例患STEMI患者实施研究,以接诊时间不同平均分为参照组(胸痛中心模式前)和观察组(胸痛中心模式后),将接诊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患者纳入参照组,将接诊时间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救治效果,包括救治成功率、就诊后心电图首次完成与入门球囊扩张及住院和总缺血时间。结果与参照组比,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提升幅度更具明显化(P<0.05);观察组就诊后心电图首次完成与入门球囊扩张及住院、总缺血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取胸痛中心模式治疗效果理想,可促使救治成功率提升,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有效性与安全性较强,临床应用价值高。

    2020年43期 v.7;No.46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公藤甲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粘膜组织TGF-β1、IL-4表达的影响

    陈霞;钟勋;梁卉;张晓萍;周敏;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粘膜TGF-β1和IL-4的表达影响,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卵清蛋白(OVA)组,雷公藤甲素(TP)组,氯雷他定(IR)组和生理盐水(SC)组。以OVA致敏法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打分法观察症状;HE染色观察鼻粘膜病理学变化;Weston-Blot法测定鼻粘膜组织中TGF-β1和IL-4的表达水平。结果 TP组和IR组的症状学得分较OVA组明显降低(P<0.05);嗜酸性粒细胞、TGF-β1和IL-4亦明显降低(P<0.05),而TP和IR组之间的病理学改变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减轻大鼠鼻变应性症状,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IL-4的表达而使嗜酸性粒细胞分泌TGF-β1减少。

    2020年43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

    樊永平;

    目的观察热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医治甲状腺良性结节的30例患者,全部采取热消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结节体积与症状评分并进行疗效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后的结节体积与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疗效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基线体积以及消融方法,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显著,可缩小结节体积并减轻临床症状,而年龄、性别、基线体积以及消融方法均会影响临床疗效。

    2020年43期 v.7;No.464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短暂性癫痫性遗忘的临床随访研究

    徐媛琴;冯涛;

    目的探讨短暂性癫痫性遗忘(TEA)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接受诊治的6例TE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表现、脑电图表现、治疗状况及随访期间的预后状况。结果患者均表现为清醒状态下的遗忘发作,发作间期伴有记忆力下降;头颅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基底节区陈旧腔隙性梗死灶或无异常;发作后24 h内的脑电图表现为单侧颞导慢波活动、颞导棘慢综合波;4例口服奥卡西平片的患者随访期间无TEA再发,2例口服托吡酯片的患者随访期间无TEA再发。结论 TEA患者典型表现为遗忘发作及发作间期的记忆力下降,6例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缺乏典型性,长程视频脑电图表现为颞导的异常波,两种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采用抗癫痫单药治疗可起到理想的疗效。

    2020年43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比较放疗联合替吉奥与单纯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

    董伟伟;吴宜;蒋向阳;周云;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替吉奥与单纯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单纯放疗,观察组采取放疗、替吉奥联合治疗模式。结果接受治疗后,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明显提升20.00%(P<0.05)。结论应用放疗、替吉奥联合疗法治疗老年食管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

    2020年43期 v.7;No.464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郭晨曦;

    目的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依照抽签法分组,各31例。对参照组实施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实验组实施低分子肝素治疗。计算2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NIHSS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低,2组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2020年4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前锯肌松解手法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临床疗效研究

    丁智杰;阿布都如苏力·阿布来提;张赫;刘俊昌;

    目的观察前锯肌松解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法推拿治疗患者,观察组则以前锯肌松解手法为主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采用前锯肌松解手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临床效果相对较好。

    2020年43期 v.7;No.464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不同临床分期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分析

    武飞;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不同临床分期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前列腺增生并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共150例,其中仅有梗阻症状且没有残余尿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A组);有梗阻症状且有残余尿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B组);引起膀胱排空功能减退,发生尿潴留、肾功能不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C组);术前及术后1月的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临床效果。结果三组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三组的最大尿流率、临床症状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指标较术前均有改善,但A组、B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和QOL评分治疗后明显改善;C组最大尿流率、IPSS评分及QOL评分改善不明显,其中A组、B组的改变幅度明显大于C组,C组与A组、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在前列腺增生的一期、二期患者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可有效消除排尿困难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43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武警官兵腹股沟疝术式选择对术后恢复临床研究

    黄建峰;聂勇;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治疗武警官兵腹股沟疝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武警官兵腹股沟疝患者,30例患者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传统组),30例采用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TEP组),另30例接受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TAPP组),比较三组治疗情况。结果 TAPP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TEP组,TEP组住院费用更低于传统组、TAPP组,经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h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fugl-Meyer评分及Bartherl指数指标比较上,TEP组、TAPP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临床结合患者病况合理选择手术,微创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确切,武警官兵能早日恢复日常工作训练及执勤战备任务,值得部队医院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救治时间的影响

    刘晓珊;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采取胸痛中心模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这一阶段本科室接诊的480例患STEMI患者实施研究,以接诊时间不同平均分为参照组(胸痛中心模式前)和观察组(胸痛中心模式后),将接诊时间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患者纳入参照组,将接诊时间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救治效果,包括救治成功率、就诊后心电图首次完成与入门球囊扩张及住院和总缺血时间。结果与参照组比,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提升幅度更具明显化(P<0.05);观察组就诊后心电图首次完成与入门球囊扩张及住院、总缺血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取胸痛中心模式治疗效果理想,可促使救治成功率提升,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有效性与安全性较强,临床应用价值高。

    2020年43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热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

    樊永平;

    目的观察热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医治甲状腺良性结节的30例患者,全部采取热消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结节体积与症状评分并进行疗效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后的结节体积与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疗效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基线体积以及消融方法,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显著,可缩小结节体积并减轻临床症状,而年龄、性别、基线体积以及消融方法均会影响临床疗效。

    2020年43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评价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有效率

    刘晓东;陈贝;许光辉;王晓光;杨杰;

    目的分析在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疾病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5月~2020年5月门诊与收治的60例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门诊患者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n=30)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住院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n=30)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60%,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30%,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66.67%。结论在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疾病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实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比较放疗联合替吉奥与单纯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

    董伟伟;吴宜;蒋向阳;周云;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替吉奥与单纯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单纯放疗,观察组采取放疗、替吉奥联合治疗模式。结果接受治疗后,相比于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明显提升20.00%(P<0.05)。结论应用放疗、替吉奥联合疗法治疗老年食管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改善预后。

    2020年4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锯肌松解手法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临床疗效研究

    丁智杰;阿布都如苏力·阿布来提;张赫;刘俊昌;

    目的观察前锯肌松解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法推拿治疗患者,观察组则以前锯肌松解手法为主来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采用前锯肌松解手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临床效果相对较好。

    2020年43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研究

    丁爱萍;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0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00例孕晚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其中重度ICP组47例和轻度ICP组53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住院分娩的5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凝血功能指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重度ICP组FIB、RDW、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ICP组(P<0.05);重度ICP组与轻度ICP组出生体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重度ICP组RDW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ICP组(P<0.05);足月重度ICP组RDW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ICP孕妇Pearson相关分析中,RDW与出生体重有相关性(P=0.043);依据ROC曲线分析,RDW预测ICP的诊断的最佳截断值为13.7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46.3%和75.9%。结论 RDW是一种简单、廉价的标志物,其作为一种新型炎症介质在ICP疾病的预测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0年43期 v.7;No.464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警官兵腹股沟疝术式选择对术后恢复临床研究

    黄建峰;聂勇;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治疗武警官兵腹股沟疝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武警官兵腹股沟疝患者,30例患者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传统组),30例采用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TEP组),另30例接受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TAPP组),比较三组治疗情况。结果 TAPP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TEP组,TEP组住院费用更低于传统组、TAPP组,经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h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fugl-Meyer评分及Bartherl指数指标比较上,TEP组、TAPP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临床结合患者病况合理选择手术,微创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确切,武警官兵能早日恢复日常工作训练及执勤战备任务,值得部队医院推广。

    2020年43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D打印技术在寰枢椎椎弓根置钉中的应用

    王宇飞;秦聪聪;张亚宁;

    目的探讨上颈椎手术中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1例的寰枢椎不稳患者。术前根据患者上颈椎CT平扫数据利用3D打印机器制作颈椎及导板模型,并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导板辅助椎弓根的植入。术后观察患者CT平扫图像中椎弓根螺钉与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并判断螺钉位置的优劣等级。结果本研究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44枚,均未穿破椎弓根内、外侧骨皮质。导板置钉准确性可靠。结论在上颈椎手术中,使用3D打印技术在能有效的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提高了该手术的安全性。

    2020年43期 v.7;No.46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评价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有效率

    刘晓东;陈贝;许光辉;王晓光;杨杰;

    目的分析在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疾病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5月~2020年5月门诊与收治的60例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门诊患者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n=30)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住院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n=30)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60%,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30%,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66.67%。结论在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疾病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实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2020年43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研究

    丁爱萍;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0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00例孕晚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其中重度ICP组47例和轻度ICP组53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住院分娩的5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凝血功能指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重度ICP组FIB、RDW、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ICP组(P<0.05);重度ICP组与轻度ICP组出生体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重度ICP组RDW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ICP组(P<0.05);足月重度ICP组RDW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ICP孕妇Pearson相关分析中,RDW与出生体重有相关性(P=0.043);依据ROC曲线分析,RDW预测ICP的诊断的最佳截断值为13.7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46.3%和75.9%。结论 RDW是一种简单、廉价的标志物,其作为一种新型炎症介质在ICP疾病的预测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0年43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D打印技术在寰枢椎椎弓根置钉中的应用

    王宇飞;秦聪聪;张亚宁;

    目的探讨上颈椎手术中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1例的寰枢椎不稳患者。术前根据患者上颈椎CT平扫数据利用3D打印机器制作颈椎及导板模型,并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导板辅助椎弓根的植入。术后观察患者CT平扫图像中椎弓根螺钉与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并判断螺钉位置的优劣等级。结果本研究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44枚,均未穿破椎弓根内、外侧骨皮质。导板置钉准确性可靠。结论在上颈椎手术中,使用3D打印技术在能有效的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提高了该手术的安全性。

    2020年43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护理

  • 食管癌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结果分析

    赵军丽;刘宽荣;

    <正>在山西省阳城县恶性肿瘤高发区,食管癌是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化学药物治疗作为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明显减轻临床症状和延长生存期。多数患者存在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由于被疾病困扰,其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1]。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为减

    2020年43期 v.7;No.46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整体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王亚楠;

    目的研究整体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4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与整体化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B组护理后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93.5±7.7分、68.3±5.6分)高于A组(79.6±8.0分、59.1±7.4分),均P<0.05;B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47.5±3.1分、46.0±3.6分)低于A组(58.7±3.5分、57.5±3.8分),均P<0.05;B组的护理好评率(97.7%)高于A组(84.1%),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实行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好评明显提高,值得推行。

    2020年43期 v.7;No.464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系统护理分析

    蒋娟;王贵萍;

    目的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系统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鼻窦炎息肉患者118例,依照数字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系统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0%、27.11%,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30%、81.35%,组间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系统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该方法值得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程人文关怀用于手术室病人护理的疗效分析

    陈绘;苏红娟;

    目的分析全程人文关怀用于手术室病人护理的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应给予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心理舒适度评分均提高,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沟通技巧、护理工作态度、专业技术水平、健康宣教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人文关怀用于手术室病人护理较常规护理效果更优,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2020年43期 v.7;No.46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研究

    肖晶晶;

    目的探讨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编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创伤救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0.00%(27/3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3.33%(22/3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6.67%(P<0.05)。结论创伤救治护理可提高急诊外科抢救成功率,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食管癌化疗患者心理护理结果分析

    赵军丽;刘宽荣;

    <正>在山西省阳城县恶性肿瘤高发区,食管癌是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化学药物治疗作为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明显减轻临床症状和延长生存期。多数患者存在有明显的心理问题,由于被疾病困扰,其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1]。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为减

    2020年43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银屑病在藏医药浴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

    英措吉;

    目的分析藏医药浴在银屑病治疗中的效果,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8例银屑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藏医药浴的临床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服务,分析所有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为治愈,14例患者为显效,10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83%。结论在热效应和藏药双重促进作用下能提高患者内部血液循环的能力,这样可以达到疏松患者筋络以及活血化瘀等效果,也能进一步达到消炎和止痒的治疗作用。所以说藏医药浴对银屑病的治疗有着较高的效果,减少银屑病对患者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整体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王亚楠;

    目的研究整体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4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与整体化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B组护理后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93.5±7.7分、68.3±5.6分)高于A组(79.6±8.0分、59.1±7.4分),均P<0.05;B组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47.5±3.1分、46.0±3.6分)低于A组(58.7±3.5分、57.5±3.8分),均P<0.05;B组的护理好评率(97.7%)高于A组(84.1%),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实行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好评明显提高,值得推行。

    2020年43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朱晓娟;邱娟慧;

    目的剖析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则选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时间内,至内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总病例数78例,按照就诊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名。在实验过程中均给予两组常规药物治疗,设定接受一般护理组别患者为常规组,给予综合护理组别设为实验组,随后比较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感染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总治疗时长等要高于常规组,而常规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提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明显,患者临床满意度较好,维护护患关系的同时,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临床推广价值高。

    2020年43期 v.7;No.464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系统护理分析

    蒋娟;王贵萍;

    目的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系统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鼻窦炎息肉患者118例,依照数字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系统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0%、27.11%,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30%、81.35%,组间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系统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该方法值得推广。

    2020年43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薛继梅;

    目的浅析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8例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平行对照法随机分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74例观察组采取腹泻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时间及干预总有效率。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止泻时间更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5.94%显著高于对照组83.7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能够获取理想的临床效果,缓解患儿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升预后总有效率,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有临床实践意义。

    2020年43期 v.7;No.464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董娜;

    目的分析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自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74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引导式教育干预,对74例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者采用引导式教育干预,可以明显促进患者康复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程人文关怀用于手术室病人护理的疗效分析

    陈绘;苏红娟;

    目的分析全程人文关怀用于手术室病人护理的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应给予全程人文关怀护理、常规护理,对比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心理舒适度评分均提高,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沟通技巧、护理工作态度、专业技术水平、健康宣教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人文关怀用于手术室病人护理较常规护理效果更优,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2020年43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研究

    肖晶晶;

    目的探讨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编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创伤救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0.00%(27/30),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3.33%(22/3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6.67%(P<0.05)。结论创伤救治护理可提高急诊外科抢救成功率,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43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曾丽欢;

    目的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分别采取预见性护理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改善了负性情绪,护理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透析效果。

    2020年43期 v.7;No.464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张晓连;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7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成每组19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基础治疗的为对照组,基于此开展优质护理的为实验组,分析两种护理方案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的10.53%对照组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94.74%,对照组为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并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2020年43期 v.7;No.464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银屑病在藏医药浴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

    英措吉;

    目的分析藏医药浴在银屑病治疗中的效果,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8例银屑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藏医药浴的临床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服务,分析所有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为治愈,14例患者为显效,10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83%。结论在热效应和藏药双重促进作用下能提高患者内部血液循环的能力,这样可以达到疏松患者筋络以及活血化瘀等效果,也能进一步达到消炎和止痒的治疗作用。所以说藏医药浴对银屑病的治疗有着较高的效果,减少银屑病对患者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2020年43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朱晓娟;邱娟慧;

    目的剖析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则选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时间内,至内科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总病例数78例,按照就诊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9名。在实验过程中均给予两组常规药物治疗,设定接受一般护理组别患者为常规组,给予综合护理组别设为实验组,随后比较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感染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总治疗时长等要高于常规组,而常规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提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明显,患者临床满意度较好,维护护患关系的同时,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临床推广价值高。

    2020年43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程护理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小敏;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护理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019年我院收治的5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安排常规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全程优质护理的内容,研究分析两组腹股沟疝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腹股沟疝患者在接受了优质的全程护理干预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全程护理干预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也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2020年43期 v.7;No.464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丁莉;姜文娟;

    目的探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76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分组,各3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持续有创机械通气,对比组间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各血气指标均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尽快恢复生命体征,保证治疗安全性。

    2020年43期 v.7;No.464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薛继梅;

    目的浅析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8例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平行对照法随机分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74例观察组采取腹泻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时间及干预总有效率。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止泻时间更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5.94%显著高于对照组83.7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能够获取理想的临床效果,缓解患儿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升预后总有效率,加快患儿康复速度,有临床实践意义。

    2020年43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董娜;

    目的分析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自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74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引导式教育干预,对74例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者采用引导式教育干预,可以明显促进患者康复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2020年43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雾化治疗效果及其依从性的影响

    黄宝荣;

    目的针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月,对象:我院接诊治疗的8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将其按照入院先后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即:比对组、研究组,其中,比对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 2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分别经过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的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评分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明显高于比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相关措施,其效果较为明显,值得推行。

    2020年43期 v.7;No.464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研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

    黄佩玉;姜文娟;

    目的分析急诊急救护理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58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基于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9例,急诊急救护理),对2组清醒时间、洗胃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清醒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洗胃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优,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6.89%)比对照组(27.59%)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及早减轻中毒病症,缩减清醒时间,同时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

    2020年43期 v.7;No.464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曾丽欢;

    目的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分别采取预见性护理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改善了负性情绪,护理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透析效果。

    2020年43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张晓连;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7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成每组19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基础治疗的为对照组,基于此开展优质护理的为实验组,分析两种护理方案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的10.53%对照组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94.74%,对照组为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多种并发症,并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2020年43期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马雨鸿;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参照区组选择188例产妇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后给予分析并归入本次研究中,遵从随机抽样调查法将参与本次研究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4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后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统计整合参照区组与护理的相关性数据指标情况,对比其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8.08%,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38%,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杨敏;

    目的评估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作用。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医院纳入的5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指标项目探究,所使用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方法,不同组别归入25例,试验组选择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参照组选择传统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总结脚背动脉搏动改善例数、下肢及脚麻木改善例数、下肢及脚疼痛改善例数、皮肤干燥及皲裂改善例数、冷觉及热觉改善例数、糖尿病足整体计算值。结果试验组脚背动脉搏动改善例数、下肢及脚麻木改善例数、下肢及脚疼痛改善例数、皮肤干燥及皲裂改善例数、冷觉及热觉改善例数比对于参照组项目统计内容增多,指标研究内容相距性偏高一些(P<0.05);项目指标计算结果中,试验组糖尿病足整体计算值比对于参照组项目统计内容减少,指标研究内容相距性偏高一些(P<0.05)。结论为糖尿病患者选取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

    2020年43期 v.7;No.464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程护理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小敏;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护理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019年我院收治的5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腹股沟疝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安排常规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全程优质护理的内容,研究分析两组腹股沟疝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腹股沟疝患者在接受了优质的全程护理干预后,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全程护理干预在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也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2020年43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丁莉;姜文娟;

    目的探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76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分组,各3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持续有创机械通气,对比组间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各血气指标均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尽快恢复生命体征,保证治疗安全性。

    2020年43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心理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护理满意度研究

    吴姗;

    目的分析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心理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n=20)行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n=20)在心理护理基础上行程序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比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心理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患者接受护理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徐雪峰;

    目的针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的最终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研究选取时段:2019年5月~2019年8月,研究对象:我院7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分组方式:盲选法,组别名称: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比对组(常规健康教育),每组各纳入患者35例,对比2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35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为(93.12±1.69),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93.28±1.56),护理满意度为(92.67±2.01),比对组35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相关指标分别为(83.49±1.97)、(82.76±2.58)、(83.25±1.84),2组患者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高,优势明显,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在临床中应用、推行。

    2020年43期 v.7;No.464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雾化治疗效果及其依从性的影响

    黄宝荣;

    目的针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月,对象:我院接诊治疗的8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将其按照入院先后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即:比对组、研究组,其中,比对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 2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分别经过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的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评分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明显高于比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相关措施,其效果较为明显,值得推行。

    2020年43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研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

    黄佩玉;姜文娟;

    目的分析急诊急救护理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58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基于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29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9例,急诊急救护理),对2组清醒时间、洗胃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清醒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洗胃时间及护理满意度优,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6.89%)比对照组(27.59%)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及早减轻中毒病症,缩减清醒时间,同时可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

    2020年43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患者治疗措施依从性及健康教育后疗效分析

    刘维强;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治疗措施依从性以及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44例,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降压药治疗等措施,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观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教育组的血压控制水平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教育组的治疗依从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促进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效果显著。

    2020年43期 v.7;No.464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膜外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干预研究

    杨娜;龙丹平;

    目的研究腹膜外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8例病患,均是于2017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中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按时间为Ⅰ组和Ⅱ组,前44例实施个性护理,后44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SDS评分和S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Ⅰ组SDS评分和SAS评分相较于Ⅱ组更高,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Ⅰ组生存质量评分相较于Ⅱ组更高,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3得知,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不同,Ⅰ组与Ⅱ组比较,前者依从和较依从患者人数更多,总依从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腹膜外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更甚,减少SDS评分和SAS评分,提高生存质量评分,提升治疗依从性,可以推广使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马雨鸿;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参照区组选择188例产妇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后给予分析并归入本次研究中,遵从随机抽样调查法将参与本次研究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4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后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统计整合参照区组与护理的相关性数据指标情况,对比其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8.08%,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38%,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杨敏;

    目的评估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作用。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医院纳入的5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指标项目探究,所使用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方法,不同组别归入25例,试验组选择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参照组选择传统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总结脚背动脉搏动改善例数、下肢及脚麻木改善例数、下肢及脚疼痛改善例数、皮肤干燥及皲裂改善例数、冷觉及热觉改善例数、糖尿病足整体计算值。结果试验组脚背动脉搏动改善例数、下肢及脚麻木改善例数、下肢及脚疼痛改善例数、皮肤干燥及皲裂改善例数、冷觉及热觉改善例数比对于参照组项目统计内容增多,指标研究内容相距性偏高一些(P<0.05);项目指标计算结果中,试验组糖尿病足整体计算值比对于参照组项目统计内容减少,指标研究内容相距性偏高一些(P<0.05)。结论为糖尿病患者选取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

    2020年43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效果观察

    陈英;

    目的探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予以研究,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在临床效果上,实验组新生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分别为100.00%、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上,实验组新生儿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分别为(20.04±4.47)d、(30.53±4.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促进新生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系统护理为主导对其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有效性探究

    岳群;

    目的研究系统护理为主导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30例、试验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行系统护理。对比二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的SDS评分、SAS评分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高,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常规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时间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护理为主导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价值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心理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护理满意度研究

    吴姗;

    目的分析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心理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n=20)行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n=20)在心理护理基础上行程序化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95%高于对比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行心理护理与程序化疼痛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且患者接受护理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2020年43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护理路径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徐雪峰;

    目的针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的最终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研究选取时段:2019年5月~2019年8月,研究对象:我院7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分组方式:盲选法,组别名称: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比对组(常规健康教育),每组各纳入患者35例,对比2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35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为(93.12±1.69),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93.28±1.56),护理满意度为(92.67±2.01),比对组35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相关指标分别为(83.49±1.97)、(82.76±2.58)、(83.25±1.84),2组患者相比较来说,研究组较高,优势明显,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在临床中应用、推行。

    2020年43期 100-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究产后不同时间应用康复护理对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王艳;成静;田莉;

    目的探析产后不同时间采取康复护理,对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按照产后不同时间分组,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240例盆底功能损伤患者,分为产后6周、甲组(n=85),产后12周、乙组(n=82),产后42周、丙组(n=73)。对比产后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①甲组轻度尿失禁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甲组中重度尿失禁发生率低于乙组和丙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②甲组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和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乙组及丙组,统计学的意义均存在,P<0.05;3组在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指数、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指数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③甲组乙组丙组在盆底压力方面比较,甲组Ⅰ级、Ⅱ级盆底压力情况少于乙组、丙组,甲组Ⅲ级、Ⅳ级盆底压力率高于乙组与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产后6周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盆底功能损伤患者的盆底功能,主要表现在可严格控制中重度尿失禁情况的发生,增加患者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和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以及降低患者盆底压力等多个方面。

    2020年43期 v.7;No.464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患者治疗措施依从性及健康教育后疗效分析

    刘维强;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治疗措施依从性以及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44例,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降压药治疗等措施,教育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观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差不大(P>0.05);治疗后,教育组的血压控制水平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教育组的治疗依从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促进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效果显著。

    2020年43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

    郑会青;李嵘;

    目的分析对急诊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升抢救效率的作用。方法分析对象选择来我院急诊就诊的急诊患者78例(2018年5月~2019年5月),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分析,39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而另39例实施优化后急诊护理流程的患者被纳入实验组,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抢救效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的实施效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显著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得以显著提高,2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护理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将抢救效率明显提升,此方法适合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膜外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干预研究

    杨娜;龙丹平;

    目的研究腹膜外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8例病患,均是于2017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中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按时间为Ⅰ组和Ⅱ组,前44例实施个性护理,后44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SDS评分和S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Ⅰ组SDS评分和SAS评分相较于Ⅱ组更高,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Ⅰ组生存质量评分相较于Ⅱ组更高,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3得知,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不同,Ⅰ组与Ⅱ组比较,前者依从和较依从患者人数更多,总依从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腹膜外入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更甚,减少SDS评分和SAS评分,提高生存质量评分,提升治疗依从性,可以推广使用。

    2020年43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春洁;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的方式分组,分别采用康复治疗(实验组,n=31)与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n=31)进行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无效患者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康复治疗方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病症。

    2020年43期 v.7;No.464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效果观察

    陈英;

    目的探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按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予以研究,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及住院时间。结果在临床效果上,实验组新生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分别为100.00%、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上,实验组新生儿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分别为(20.04±4.47)d、(30.53±4.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促进新生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2020年43期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护理干预要点研究

    胡月;

    目的探究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选取在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的患儿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实验2组的患儿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2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实验1组,患儿治疗后咳嗽以及发热等症状小时的时间短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使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系统护理为主导对其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有效性探究

    岳群;

    目的研究系统护理为主导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运用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30例、试验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行系统护理。对比二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的SDS评分、SAS评分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高,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较于试验组明显更低,常规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常规组时间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护理为主导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价值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

    2020年43期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探究产后不同时间应用康复护理对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王艳;成静;田莉;

    目的探析产后不同时间采取康复护理,对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按照产后不同时间分组,将我院2016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240例盆底功能损伤患者,分为产后6周、甲组(n=85),产后12周、乙组(n=82),产后42周、丙组(n=73)。对比产后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①甲组轻度尿失禁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甲组中重度尿失禁发生率低于乙组和丙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②甲组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和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乙组及丙组,统计学的意义均存在,P<0.05;3组在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指数、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指数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③甲组乙组丙组在盆底压力方面比较,甲组Ⅰ级、Ⅱ级盆底压力情况少于乙组、丙组,甲组Ⅲ级、Ⅳ级盆底压力率高于乙组与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产后6周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盆底功能损伤患者的盆底功能,主要表现在可严格控制中重度尿失禁情况的发生,增加患者手测阴道横断面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和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以及降低患者盆底压力等多个方面。

    2020年43期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分析

    郑会青;李嵘;

    目的分析对急诊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提升抢救效率的作用。方法分析对象选择来我院急诊就诊的急诊患者78例(2018年5月~2019年5月),抽签方式进行分组分析,39例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而另39例实施优化后急诊护理流程的患者被纳入实验组,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抢救效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的实施效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显著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得以显著提高,2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评价标准(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护理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将抢救效率明显提升,此方法适合推广。

    2020年43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春洁;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将其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均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应用等量数字随机的方式分组,分别采用康复治疗(实验组,n=31)与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式(对照组,n=31)进行治疗,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无效患者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康复治疗方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病症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病症。

    2020年43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护理干预要点研究

    胡月;

    目的探究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护理干预要点。方法选取在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的患儿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实验2组的患儿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2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实验1组,患儿治疗后咳嗽以及发热等症状小时的时间短于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使用。

    2020年43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诊断技术

  • 超声TI-RASD分级联合维生素D、VEGF检测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于修楠;吴狄;牛晓南;

    目的探究超声TI-RASD分级联合维生素D、VEGF检测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血样以及各项检测指标,归为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组,将同期正常人的血样以及检测指标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1(OH)_(25)维生素D_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指标,进行超声TI-RASD分级评价。结果经比较,恶性结节组的1(OH)_(25)维生素D_3的水平最低,其次为良性结节组(P<0.05)。恶性结节组的VEGF最高,对照组的VEGF最低(P<0.05)。超声TI-RASD分级联合两项血清指标组在鉴别良恶性结节上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联合维生素D、VEGF组>单独超声组(P<0.05)。结论超声TI-RASD分级联合维生素D、VEGF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良恶性肿瘤的诊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D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姜锋;

    目的探讨MD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2月间70例经穿刺或手术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CT平扫并进行MDCT三维重建,最后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与统计学分析。结果MD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各个征象的显示率均明显高于胸部CT平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CT三维重建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1.8%、55.2%、74.0%、80.0%、75.7%,均明显高于胸部CT平扫的诊断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CT三维重建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显著提高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

    2020年43期 v.7;No.464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染色内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范树平;

    目的探究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采用染色内镜技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2018年5月~2019年7月期间41例疑似上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内镜检查、染色内镜技术检查、病理组织检查,评价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染色内镜技术价值。结果 41例疑似上消化道早癌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食管癌12例、胃癌6例,内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8.54%,较染色内镜诊断符合率80.49%低(P<0.05);其中内镜检查食管癌与胃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2.20%、7.32%,与染色内镜检查21.95%、12.20%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疑似上消化道癌诊断中,实施染色内镜技术可提升诊断效果,且诊断方法简便,建议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血清CA125、CA19-9单独及联合测定对诊断的敏感性的影响

    吴书惠;

    目的探讨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血清CA125、CA19-9单独及联合测定对诊断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均进行血清CA125、CA19-9单独及联合测定,观察测定结果。结果三种测定方式测定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CA125、CA19-9两者联合测定要比两项单独测定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都有很大提高。结论对疑似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CA125、CA19-9联合测定,诊断敏感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评价CT检查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王晓冬;董萍;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中应用CT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3月,对象:我院收入的46例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的方式,分析最终的检查结果。结果 (1)21例皮脂腺瘤患者均为单侧发病,且左侧发病患者为18例(85.71%),9例嗜络细胞瘤患者左侧发病所占比例为55.56%(5/9);7例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左侧发病占比28.57%(2/7),4例髓样脂肪瘤患者均为右侧发病;(2)皮脂腺瘤患者以轻中度均匀强化为主,嗜络细胞瘤患者的强化程度相对明显,但不均匀,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中,有5例患者以轻度强化且不均匀为主,2例无明显强化,另外5例皮脂腺癌患者的强化程度较为明显,且不均匀;(3)相比嗜络细胞瘤患者,皮脂腺瘤患者的肿瘤大小、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和静脉期CT值明显较低,数据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在对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CT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从患者不同肿瘤类型所呈现出的CT图像、肿块密度、强化度、CT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较好的促进患者临床诊断、鉴别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使用价值显著,值得推行。

    2020年43期 v.7;No.464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超声TI-RASD分级联合维生素D、VEGF检测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于修楠;吴狄;牛晓南;

    目的探究超声TI-RASD分级联合维生素D、VEGF检测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血样以及各项检测指标,归为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组,将同期正常人的血样以及检测指标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1(OH)_(25)维生素D_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指标,进行超声TI-RASD分级评价。结果经比较,恶性结节组的1(OH)_(25)维生素D_3的水平最低,其次为良性结节组(P<0.05)。恶性结节组的VEGF最高,对照组的VEGF最低(P<0.05)。超声TI-RASD分级联合两项血清指标组在鉴别良恶性结节上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联合维生素D、VEGF组>单独超声组(P<0.05)。结论超声TI-RASD分级联合维生素D、VEGF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良恶性肿瘤的诊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2020年43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D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姜锋;

    目的探讨MDCT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2月间70例经穿刺或手术治疗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CT平扫并进行MDCT三维重建,最后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与统计学分析。结果MD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各个征象的显示率均明显高于胸部CT平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CT三维重建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1.8%、55.2%、74.0%、80.0%、75.7%,均明显高于胸部CT平扫的诊断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CT三维重建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显著提高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

    2020年43期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胡凯;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门诊接诊的100例疑似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RI、CT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按照1:1比例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依据两种检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手术诊断结果中共包括3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以及67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经对比,MRI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相比于CT检查在临床出血性脑梗死中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诊断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在小儿肺炎诊断中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血清总IgE检验的价值分析

    王小花;

    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验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34例小儿肺炎患儿,将其归入A组,并选择同期36例非肺炎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将其归入B组。所有患儿均行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测。比较两组血清总IgE水平、阳性率。结果 A组的高滴度组、低滴度组及阳性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的高滴度组、低滴度组及阳性组阳性率分别为80.00%、55.56%、30.00%,均显著高于B组的0.00%(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验的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客观性与准确性,值得广泛实践与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染色内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范树平;

    目的探究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采用染色内镜技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2018年5月~2019年7月期间41例疑似上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内镜检查、染色内镜技术检查、病理组织检查,评价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染色内镜技术价值。结果 41例疑似上消化道早癌患者,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食管癌12例、胃癌6例,内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8.54%,较染色内镜诊断符合率80.49%低(P<0.05);其中内镜检查食管癌与胃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2.20%、7.32%,与染色内镜检查21.95%、12.20%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疑似上消化道癌诊断中,实施染色内镜技术可提升诊断效果,且诊断方法简便,建议推广。

    2020年43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合并宫内妊娠物清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冯丽艳;刘淑云;赵丽;苏丽;关怀;

    目的探究将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宫腔黏连融入宫内妊娠物清除手术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施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在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分离宫腔黏连,再对患者施行妊娠物清除手术。结果患者手术一天后的血HCC值明显比患者手术前的血HCC值更低,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比手术前更低,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全部达到治愈标准,比率为100%,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宫腔黏连融入宫内妊娠物清除手术中的实际效果明显,不仅实现了操作上的便捷,最主要的是能够帮助患者子宫尽快恢复健康状态。

    2020年43期 v.7;No.464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血清CA125、CA19-9单独及联合测定对诊断的敏感性的影响

    吴书惠;

    目的探讨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血清CA125、CA19-9单独及联合测定对诊断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4例,均进行血清CA125、CA19-9单独及联合测定,观察测定结果。结果三种测定方式测定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CA125、CA19-9两者联合测定要比两项单独测定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都有很大提高。结论对疑似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CA125、CA19-9联合测定,诊断敏感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SAD与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鱼汀;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联合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且经手术治疗后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76例,根据手术前所接受的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术前接受常规核磁共振检查;研究组在术前接受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联合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组术前诊断准确性、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情况、检查所需时间、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术前诊断准确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达到97.4%,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联合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检查时间,但能够明显减少误诊和漏诊,使诊断的准确性提高,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有效治疗时间,提升其满意度。

    2020年43期 v.7;No.464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评价CT检查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王晓冬;董萍;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中应用CT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时间:2018年10月~2020年3月,对象:我院收入的46例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的方式,分析最终的检查结果。结果 (1)21例皮脂腺瘤患者均为单侧发病,且左侧发病患者为18例(85.71%),9例嗜络细胞瘤患者左侧发病所占比例为55.56%(5/9);7例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左侧发病占比28.57%(2/7),4例髓样脂肪瘤患者均为右侧发病;(2)皮脂腺瘤患者以轻中度均匀强化为主,嗜络细胞瘤患者的强化程度相对明显,但不均匀,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中,有5例患者以轻度强化且不均匀为主,2例无明显强化,另外5例皮脂腺癌患者的强化程度较为明显,且不均匀;(3)相比嗜络细胞瘤患者,皮脂腺瘤患者的肿瘤大小、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和静脉期CT值明显较低,数据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在对原发性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CT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从患者不同肿瘤类型所呈现出的CT图像、肿块密度、强化度、CT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较好的促进患者临床诊断、鉴别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使用价值显著,值得推行。

    2020年43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体检结果分析

    谭成普;

    目的深入探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体检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超声科接受检查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共发现甲状腺疾病患者13例,检出率为2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积极作用和良好影响,建议超声科将其作为疑似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主要常规检查方式。

    2020年43期 v.7;No.464 12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胡凯;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院门诊接诊的100例疑似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RI、CT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按照1:1比例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依据两种检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手术诊断结果中共包括3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以及67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经对比,MRI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相比于CT检查在临床出血性脑梗死中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诊断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在小儿肺炎诊断中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血清总IgE检验的价值分析

    王小花;

    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验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34例小儿肺炎患儿,将其归入A组,并选择同期36例非肺炎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将其归入B组。所有患儿均行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测。比较两组血清总IgE水平、阳性率。结果 A组的高滴度组、低滴度组及阳性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的高滴度组、低滴度组及阳性组阳性率分别为80.00%、55.56%、30.00%,均显著高于B组的0.00%(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血清总IgE检验的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客观性与准确性,值得广泛实践与推广。

    2020年43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合并宫内妊娠物清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冯丽艳;刘淑云;赵丽;苏丽;关怀;

    目的探究将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宫腔黏连融入宫内妊娠物清除手术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施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在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分离宫腔黏连,再对患者施行妊娠物清除手术。结果患者手术一天后的血HCC值明显比患者手术前的血HCC值更低,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比手术前更低,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全部达到治愈标准,比率为100%,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彩超指引宫腔镜下宫腔黏连融入宫内妊娠物清除手术中的实际效果明显,不仅实现了操作上的便捷,最主要的是能够帮助患者子宫尽快恢复健康状态。

    2020年43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SAD与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鱼汀;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联合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且经手术治疗后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76例,根据手术前所接受的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术前接受常规核磁共振检查;研究组在术前接受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联合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组术前诊断准确性、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情况、检查所需时间、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术前诊断准确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达到97.4%,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联合双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检查时间,但能够明显减少误诊和漏诊,使诊断的准确性提高,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有效治疗时间,提升其满意度。

    2020年43期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体检结果分析

    谭成普;

    目的深入探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体检结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超声科接受检查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共发现甲状腺疾病患者13例,检出率为2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具有积极作用和良好影响,建议超声科将其作为疑似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主要常规检查方式。

    2020年43期 12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与临床

  • 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万春琴;王立仁;

    目的分析老年全麻患者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对其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并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及参照组(n=43),研究组气管插管后为其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啶,参照组为其持续泵入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术前患者MME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较参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麻黄碱及阿托品应用剂量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全麻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能有效降低其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20年43期 v.7;No.464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连小娟;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静点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保肝治疗。对照组28例,静点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保肝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转氨酶变化及肝功能指标复常时间。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复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症状,缩短肝功能复常时间,不良反应少。

    2020年43期 v.7;No.464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近红外光谱法对脑心通胶囊药粉混合均匀度在线检测的应用

    郭洁;解亚娟;李惠;邓国健;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脑心通胶囊混合粉的混合均匀度,确定重点混合。方法使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脑心通胶囊混合粉混合过程图谱,通过计算机分析软件,进行药粉混合均匀度的趋势分析,同时采集不同时间的样品,以芍药苷的含量变化为指标,监控生产过程中不同混合时间、取样点中样品的成分变化情况,以验证确认混合终点。结果经过大量的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脑心通胶囊混合粉在混合25分钟已混合均匀,与近红外光谱趋势相一致,且近红外显示在25~30分钟出现了低MBSD值。结论此方法简便、可靠,可以用于脑心通胶囊生产中混合均匀度的趋势分析,确定混合终点。

    2020年43期 v.7;No.464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分析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耳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方凯;

    目的分析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耳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此次研究随机观察了我院耳鼻喉科的64例急性化脓性耳炎患者,患者在2017年7月~2019年5月期间入院,使用掷硬币方式对患者急性如下分组: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氯霉素滴耳液治疗,3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比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数据是96.88%(31例),对照组是78.13%(25例),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13%(1例),对照组是18.75%(6例),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药物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耳炎疗效较好,安全性优越,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使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苗慧霞;王彩萍;

    目的探讨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8月~2019年8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并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万春琴;王立仁;

    目的分析老年全麻患者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对其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并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及参照组(n=43),研究组气管插管后为其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啶,参照组为其持续泵入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术前患者MME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较参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麻黄碱及阿托品应用剂量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全麻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能有效降低其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20年43期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效果分析

    李洪霞;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患儿临床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共同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单独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共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咳嗽评分比较低,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症状消失所需时间比较短,经比较,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患儿临床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共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连小娟;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静点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保肝治疗。对照组28例,静点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保肝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转氨酶变化及肝功能指标复常时间。结果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复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肝患者临床症状,缩短肝功能复常时间,不良反应少。

    2020年43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硫糖铝+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临床疗效评价

    任树文;

    目的探讨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在急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期间65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研究对象划分A组(n=32,法莫替丁)和B组(n=33,硫糖铝+法莫替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相比,B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同时在缩短症状持续时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红外光谱法对脑心通胶囊药粉混合均匀度在线检测的应用

    郭洁;解亚娟;李惠;邓国健;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脑心通胶囊混合粉的混合均匀度,确定重点混合。方法使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脑心通胶囊混合粉混合过程图谱,通过计算机分析软件,进行药粉混合均匀度的趋势分析,同时采集不同时间的样品,以芍药苷的含量变化为指标,监控生产过程中不同混合时间、取样点中样品的成分变化情况,以验证确认混合终点。结果经过大量的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脑心通胶囊混合粉在混合25分钟已混合均匀,与近红外光谱趋势相一致,且近红外显示在25~30分钟出现了低MBSD值。结论此方法简便、可靠,可以用于脑心通胶囊生产中混合均匀度的趋势分析,确定混合终点。

    2020年43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分析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耳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方凯;

    目的分析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耳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此次研究随机观察了我院耳鼻喉科的64例急性化脓性耳炎患者,患者在2017年7月~2019年5月期间入院,使用掷硬币方式对患者急性如下分组: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氯霉素滴耳液治疗,3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对比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数据是96.88%(31例),对照组是78.13%(25例),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13%(1例),对照组是18.75%(6例),两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药物起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耳炎疗效较好,安全性优越,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使用。

    2020年43期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

    陆红艳;

    目的探讨宫颈炎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数据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症状改善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对宫颈炎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2020年43期 v.7;No.464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研究

    秦娅琼;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本院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患者120例作为资料,均行抗生素治疗,调查统计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性。结果 120例患者使用抗生素以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分别占比52.50%、35.00%、2538%、20.83%,单一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分别占比53.33%、26.67%、20.00%。抗生素使用合理率97.50%。呼吸内科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头孢他啶抗生素药物利用指数均<1。结论本院呼吸内科应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但仍存在药物滥用情况,需针对性防范,保证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0年43期 v.7;No.464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

    苗慧霞;王彩萍;

    目的探讨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8月~2019年8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并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2020年43期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效果分析

    李洪霞;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患儿临床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共同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布地奈德单独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共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咳嗽评分比较低,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症状消失所需时间比较短,经比较,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慢性咳嗽患儿临床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共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2020年43期 13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阿司匹林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效果观察

    姚文君;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80例,均为脑梗塞患者,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采用双色球方式实施分组,每组40例,抽取到红色球的患者列入对照组采用单药血栓通治疗,抽取到绿色球的患者列入观察组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情况及神经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9.01±1.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59±2.05)分(P<0.05);观察组Barthel评分(73.28±5.24),高于对照组(61.52±4.69)分(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促使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得以降低,神经缺损情况得以改善,并使其日常生活能力获得提升。

    2020年43期 v.7;No.464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麻醉的效果

    郑丽烟;

    目的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中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进行麻醉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从2018年6月~2019年6月份来我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患者共计190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95人,之后这两组从而分别使用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分析,其中试验组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的麻醉方式,而对照组使用静脉快诱导气管插管,全凭静脉维持的麻醉方式,对于最终的试验结果根据患者的实际麻醉情况进行区分和人数统计,对于麻醉情况分为麻醉效果显著、有效、一般、无效四种情况,对于相关的结果数据,从统计学方面判断是否满足P<0.05,即满足统计学要求。结果对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而言,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进行麻醉的效果要优于使用静脉快诱导气管插管,全凭静脉维持的麻醉方式,主要表现在麻醉效果平稳、良好,苏醒时间短并无副作用,故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方式。结论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麻醉,麻醉效果平稳、良好,苏醒时间短并无副作用,故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方式。

    2020年43期 v.7;No.464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硫糖铝+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临床疗效评价

    任树文;

    目的探讨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在急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期间65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研究对象划分A组(n=32,法莫替丁)和B组(n=33,硫糖铝+法莫替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相比,B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同时在缩短症状持续时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

    侯秀刚;王婷婷;杨立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数字随机抽取5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另外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显效30例,显效率60.0%;无效2例,无效率4.0%;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给96.0%。对照组患儿经治疗显效19例,显效率38.0%;无效11例,无效率22.0%;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给78.0%。组间总有效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19)。两组患儿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佳,可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

    陆红艳;

    目的探讨宫颈炎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数据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症状改善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对宫颈炎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2020年43期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奈德乳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湿疹临床效果评价和患者生活质量观察

    鲁瑾;陈旭娥;马婷;王文雯;

    目的探讨地奈德乳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98例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地奈德乳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两组均涂抹患处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对皮肤病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指数(DLQI)问卷调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DL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奈德乳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亚急性和慢性湿疹,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研究

    秦娅琼;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本院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收治患者120例作为资料,均行抗生素治疗,调查统计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性。结果 120例患者使用抗生素以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分别占比52.50%、35.00%、2538%、20.83%,单一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分别占比53.33%、26.67%、20.00%。抗生素使用合理率97.50%。呼吸内科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头孢他啶抗生素药物利用指数均<1。结论本院呼吸内科应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但仍存在药物滥用情况,需针对性防范,保证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0年43期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玉酊湿敷预防药物性脉管炎的疗效分析

    米田田;

    目的药物的静脉输入治疗当前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手段,由其引起的静脉炎是护理人员最常遇到的护理问题。静脉炎一旦发生,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其经济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护士穿刺的难度。本文分析药物性脉管炎出现的原因,评价黄玉酊湿敷预防药物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 212例使用甘露醇及七叶皂苷钠的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黄玉酊预防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9例未给予特出处理。结果黄玉酊组中103例中,5例出现脉管炎,常规对照组109例,27例出现脉管炎。两组预防治疗脉管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玉酊湿敷在预防药物性脉管炎是有效的。

    2020年43期 v.7;No.464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司匹林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效果观察

    姚文君;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80例,均为脑梗塞患者,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采用双色球方式实施分组,每组40例,抽取到红色球的患者列入对照组采用单药血栓通治疗,抽取到绿色球的患者列入观察组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情况及神经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显著,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9.01±1.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59±2.05)分(P<0.05);观察组Barthel评分(73.28±5.24),高于对照组(61.52±4.69)分(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促使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得以降低,神经缺损情况得以改善,并使其日常生活能力获得提升。

    2020年43期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托洛尔、非洛地平联合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王月春;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合用美托洛尔与非洛地平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5月~2019年9月卫生所收治的80例社区高血压病例,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应用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90.00%,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00%,对照组7.50%,且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DBP、SBP水平较高,且比较中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中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用美托洛尔与非洛地平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具有疗效显著和安全性高的应用优势。

    2020年43期 v.7;No.464 14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麻醉的效果

    郑丽烟;

    目的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中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进行麻醉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从2018年6月~2019年6月份来我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患者共计190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95人,之后这两组从而分别使用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治疗并观察、分析,其中试验组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的麻醉方式,而对照组使用静脉快诱导气管插管,全凭静脉维持的麻醉方式,对于最终的试验结果根据患者的实际麻醉情况进行区分和人数统计,对于麻醉情况分为麻醉效果显著、有效、一般、无效四种情况,对于相关的结果数据,从统计学方面判断是否满足P<0.05,即满足统计学要求。结果对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而言,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进行麻醉的效果要优于使用静脉快诱导气管插管,全凭静脉维持的麻醉方式,主要表现在麻醉效果平稳、良好,苏醒时间短并无副作用,故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方式。结论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麻醉,麻醉效果平稳、良好,苏醒时间短并无副作用,故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方式。

    2020年43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银翘袋泡剂浸出物的工艺研究

    赵建权;向林奎;王钧;陶兴成;左仁军;

    目的对银翘袋泡剂的浸出物和挥发油含量进行研究,优选最佳工艺使其达到相对较高的含量,增加其在临床的疗效。方法由银翘袋泡剂在不同粉碎粒度,不同的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等条件下各个参数变化来研究银翘袋泡剂的浸出物和挥发油含量。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最佳生产工艺。以银翘袋泡剂的浸出率和挥发油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三个不同因素(粉碎粒度,烘干时间和温度)三个水平对浸出率和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银翘袋泡剂的最佳工艺为粉碎过80目筛网,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70 min。结论粉碎粒度对浸出物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对挥发油含量有较小的影响。烘干时间,烘干温度对浸出物含量有较小的影响,对挥发油含量有显著影响。

    2020年43期 v.7;No.464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

    侯秀刚;王婷婷;杨立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数字随机抽取5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另外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显效30例,显效率60.0%;无效2例,无效率4.0%;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给96.0%。对照组患儿经治疗显效19例,显效率38.0%;无效11例,无效率22.0%;总有效39例,总有效率给78.0%。组间总有效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19)。两组患儿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佳,可推广应用。

    2020年43期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奈德乳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湿疹临床效果评价和患者生活质量观察

    鲁瑾;陈旭娥;马婷;王文雯;

    目的探讨地奈德乳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98例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地奈德乳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两组均涂抹患处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对皮肤病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指数(DLQI)问卷调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DL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奈德乳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亚急性和慢性湿疹,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0年43期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在防治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临床研究

    林育超;倪武;张锡贵;杨扬;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在防治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56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6)。观察组给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淋巴漏发生率、术后引流液总量、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淋巴漏发生率相比(0.00%VS3.85%),观察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液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需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在术中喷洒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可以减少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引流液总量,使患者能加速康复。

    2020年43期 v.7;No.464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玉酊湿敷预防药物性脉管炎的疗效分析

    米田田;

    目的药物的静脉输入治疗当前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手段,由其引起的静脉炎是护理人员最常遇到的护理问题。静脉炎一旦发生,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其经济负担,同时也加大了护士穿刺的难度。本文分析药物性脉管炎出现的原因,评价黄玉酊湿敷预防药物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 212例使用甘露醇及七叶皂苷钠的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黄玉酊预防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9例未给予特出处理。结果黄玉酊组中103例中,5例出现脉管炎,常规对照组109例,27例出现脉管炎。两组预防治疗脉管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玉酊湿敷在预防药物性脉管炎是有效的。

    2020年43期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痛风通络剂联合青鹏膏剂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观察

    马艳;周晓莉;乔平平;王丽佳;

    目的观察痛风通络剂联合青鹏膏剂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口服痛风通络剂免煎剂;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外用青鹏膏剂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VAS评分及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以评价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6%,两组疗效等级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VAS评分及C-反应蛋白、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痛风通络剂联合青鹏膏剂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美托洛尔、非洛地平联合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王月春;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合用美托洛尔与非洛地平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5月~2019年9月卫生所收治的80例社区高血压病例,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应用非洛地平治疗,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90.00%,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00%,对照组7.50%,且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DBP、SBP水平较高,且比较中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DBP、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中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用美托洛尔与非洛地平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具有疗效显著和安全性高的应用优势。

    2020年43期 15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齐拉西酮合并雷洛昔芬治疗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王敬龙;何金华;李志坚;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合并雷洛昔芬治疗和单用齐拉西酮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6例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齐拉西酮合并雷洛昔芬组和单用齐拉西酮组治疗12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合并雷洛昔芬组与单用齐拉西酮治疗12周有效率分别为95%和90%,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合并雷洛昔芬与单用齐拉西酮治疗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2020年43期 v.7;No.464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银翘袋泡剂浸出物的工艺研究

    赵建权;向林奎;王钧;陶兴成;左仁军;

    目的对银翘袋泡剂的浸出物和挥发油含量进行研究,优选最佳工艺使其达到相对较高的含量,增加其在临床的疗效。方法由银翘袋泡剂在不同粉碎粒度,不同的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等条件下各个参数变化来研究银翘袋泡剂的浸出物和挥发油含量。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最佳生产工艺。以银翘袋泡剂的浸出率和挥发油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三个不同因素(粉碎粒度,烘干时间和温度)三个水平对浸出率和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银翘袋泡剂的最佳工艺为粉碎过80目筛网,烘干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70 min。结论粉碎粒度对浸出物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对挥发油含量有较小的影响。烘干时间,烘干温度对浸出物含量有较小的影响,对挥发油含量有显著影响。

    2020年43期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右美托咪定在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口腔手术中的影响评价

    黄海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口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所选76例进行口腔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接收,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基于平行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泵注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进行比较。结果 T0时刻与T1时刻,观察组与对照组HR、SBP和DBP比较,差异较小(P>0.05);T2、T3、T4、T5时刻,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拔管时和苏醒时间较对照组高,而PAED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口腔手术全身麻醉期间,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可使心肌负荷减轻,平稳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躁动状况,确保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采纳、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在支气管镜麻醉效果的对比

    武海波;

    目的比较分析进行支气管镜麻醉时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支气管镜麻醉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2人,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均包含51例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靶控输注麻醉和依托咪酯+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靶控输注麻醉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统计分析麻醉方式对苏醒时间以及恶心、呕吐、低血压、注射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以反映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研究对象苏醒时间分别为(151±17)s和(212±20)s,依托咪酯组苏醒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研究对象中发生恶心、呕吐事件8例,低血压事件15例,注射痛事件16例,分别占比15.69%,29.41%和31.37%,依托咪酯组研究对象中发生恶心、呕吐事件1例,低血压事件3例,注射痛事件2例,分别占比1.96%,5.88%和3.92%,依托咪酯组研究对象中上述三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镜麻醉中,相比丙泊酚+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靶控输注麻醉方式,应用依托咪酯替换丙泊酚后能够有效延长苏醒时间,减少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可予以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在防治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临床研究

    林育超;倪武;张锡贵;杨扬;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在防治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56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6)。观察组给予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淋巴漏发生率、术后引流液总量、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淋巴漏发生率相比(0.00%VS3.85%),观察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液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需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在术中喷洒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可以减少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引流液总量,使患者能加速康复。

    2020年43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痛风通络剂联合青鹏膏剂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观察

    马艳;周晓莉;乔平平;王丽佳;

    目的观察痛风通络剂联合青鹏膏剂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口服痛风通络剂免煎剂;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外用青鹏膏剂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VAS评分及C-反应蛋白、血尿酸水平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以评价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6%,两组疗效等级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关节数、VAS评分及C-反应蛋白、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痛风通络剂联合青鹏膏剂治疗湿热蕴结型急性痛风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43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任晓燕;

    目的探索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及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从中选取45例,给予其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另选同期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对比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17.78%,较对照组患者68.89%更低(P<0.05);观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61±9.5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57±6.20分(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同步使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概率,具有临床意义。

    2020年43期 v.7;No.464 157+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齐拉西酮合并雷洛昔芬治疗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王敬龙;何金华;李志坚;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合并雷洛昔芬治疗和单用齐拉西酮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6例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齐拉西酮合并雷洛昔芬组和单用齐拉西酮组治疗12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合并雷洛昔芬组与单用齐拉西酮治疗12周有效率分别为95%和90%,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合并雷洛昔芬与单用齐拉西酮治疗女性更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2020年43期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右美托咪定在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口腔手术中的影响评价

    黄海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口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所选76例进行口腔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接收,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基于平行对照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泵注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进行比较。结果 T0时刻与T1时刻,观察组与对照组HR、SBP和DBP比较,差异较小(P>0.05);T2、T3、T4、T5时刻,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拔管时和苏醒时间较对照组高,而PAED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口腔手术全身麻醉期间,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可使心肌负荷减轻,平稳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躁动状况,确保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采纳、推广。

    2020年43期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在支气管镜麻醉效果的对比

    武海波;

    目的比较分析进行支气管镜麻醉时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支气管镜麻醉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2人,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均包含51例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靶控输注麻醉和依托咪酯+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靶控输注麻醉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统计分析麻醉方式对苏醒时间以及恶心、呕吐、低血压、注射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以反映两种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研究对象苏醒时间分别为(151±17)s和(212±20)s,依托咪酯组苏醒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研究对象中发生恶心、呕吐事件8例,低血压事件15例,注射痛事件16例,分别占比15.69%,29.41%和31.37%,依托咪酯组研究对象中发生恶心、呕吐事件1例,低血压事件3例,注射痛事件2例,分别占比1.96%,5.88%和3.92%,依托咪酯组研究对象中上述三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镜麻醉中,相比丙泊酚+瑞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靶控输注麻醉方式,应用依托咪酯替换丙泊酚后能够有效延长苏醒时间,减少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可予以推广。

    2020年43期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任晓燕;

    目的探索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及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从中选取45例,给予其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另选同期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率,对比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17.78%,较对照组患者68.89%更低(P<0.05);观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61±9.5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57±6.20分(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同步使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概率,具有临床意义。

    2020年43期 164+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钮莉莉;刘蓝冰;

    患者,女性,64岁,退休,以"体检发现左输尿管开口占位2天"入院,积极术前准备,于2018.12.09在全麻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备膀胱部切加左输尿管再植术,于7.29行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灌注后10分钟左右出现双上肢皮肤搔痒,面部皮肤潮红,15分钟左右,出现过敏反应,即给予高流量吸氧,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 mg、15分钟后症状缓解,约1 h后患者病情稳定。此后停用法码新,患者无再类似发作。对接受表柔比星等化疗的患者,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或使用过程加强监护。还要备好抢救药品,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1])。

    2020年43期 v.7;No.464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气管-胆管瘘合并气管-食管瘘1例并文献复习

    尹文艳;靳蓉;苏守硕;王菲;陈敏;王琦;孙永烽;严林;

    <正>先天性支气管-胆管瘘(congenital tracheobiliary fistula,CTBF)是一种少见的存在于胆道系统与呼吸系统之间的发育畸形,可合并其他畸形或发育不良,易引起反复发作、持续难治性肺炎。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临床上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易延误诊断。但认识和治疗得当,预后良好。我院接诊1例,现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检索,总

    2020年43期 v.7;No.464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例舒血宁引起静脉炎迟发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护理体会

    张曰红;张婷婷;

    血管神经性水肿是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一般为获得型,与过敏相关。临床发生比较罕见,吴婷婷在2013-2017年舒血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中皮肤水肿仅为不良反应的5‰~([1])。本文通过1例舒血宁引起静脉炎迟发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护理经验分享,供临床早期识别血管神经性水肿,给予及时有效处理措施,进而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血管神经性水肿症状尽快消失。

    2020年43期 v.7;No.464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钮莉莉;刘蓝冰;

    患者,女性,64岁,退休,以"体检发现左输尿管开口占位2天"入院,积极术前准备,于2018.12.09在全麻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备膀胱部切加左输尿管再植术,于7.29行表柔比星膀胱灌注,灌注后10分钟左右出现双上肢皮肤搔痒,面部皮肤潮红,15分钟左右,出现过敏反应,即给予高流量吸氧,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 mg、15分钟后症状缓解,约1 h后患者病情稳定。此后停用法码新,患者无再类似发作。对接受表柔比星等化疗的患者,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或使用过程加强监护。还要备好抢救药品,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1])。

    2020年43期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先天性气管-胆管瘘合并气管-食管瘘1例并文献复习

    尹文艳;靳蓉;苏守硕;王菲;陈敏;王琦;孙永烽;严林;

    <正>先天性支气管-胆管瘘(congenital tracheobiliary fistula,CTBF)是一种少见的存在于胆道系统与呼吸系统之间的发育畸形,可合并其他畸形或发育不良,易引起反复发作、持续难治性肺炎。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临床上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易延误诊断。但认识和治疗得当,预后良好。我院接诊1例,现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检索,总

    2020年43期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例舒血宁引起静脉炎迟发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护理体会

    张曰红;张婷婷;

    血管神经性水肿是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一般为获得型,与过敏相关。临床发生比较罕见,吴婷婷在2013-2017年舒血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中皮肤水肿仅为不良反应的5‰~([1])。本文通过1例舒血宁引起静脉炎迟发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护理经验分享,供临床早期识别血管神经性水肿,给予及时有效处理措施,进而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血管神经性水肿症状尽快消失。

    2020年43期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调查分析

  • 广州某三甲医院14520例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分析

    詹少英;韩天翔;

    目的通过分析损伤中毒患者的外部原因及其死亡等情况,为医院及相关部门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导出广州某三甲医院2013年~2019年住院首诊为损伤或中毒的患者信息14520例,采用EXCEL从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分类及相关因素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的特点和趋势。结果损伤与中毒例数每年呈上升趋势,主要外部原因为意外坠落或跌倒(40.64%)、机动车交通事故(17.01%),意外砸/撞伤和机器切割穿刺伤(13.60%);外部原因死亡的主要是机动车交通事故(49.27%),意外坠落或跌倒(37.96%)。结论各相关部门应加大安全宣教及预防,增强全民的安全防护意识,减少损伤和中毒事故的发生。

    2020年43期 v.7;No.464 16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丽水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

    蒋菲菲;罗舒心;陈鑫;沈佳慧;沈涛;

    肺炎克雷伯菌是住院患者中出现抗菌素耐药性机会性感染的常见原因。该物种对青霉素具有自然抗性,且通常对多种抗菌素具有获得性耐药性。然而,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生态学、种群结构或致病性的认识相对有限。在过去的十年中,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一个主要临床和公共健康的威胁,由于耐广谱β-内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菌株的增加。由高毒性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严重社区获得性感染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与表达获得性毒力因子的菌株有关。这些独特的临床问题重新激发了人们对肺炎链球菌研究的兴趣,尤其是基因组学的应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基因组学方法如何提高了我们对肺炎链球菌分类、生态学和进化以及临床致病性和耐药性相关决定因素的多样性和分布的理解。深入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对于合理设计和解释实验研究、解释临床和公共卫生监测数据以及设计和实施针对这一重要病原体的新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43期 v.7;No.464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息肉与腺瘤检出率及其年龄分布情况

    郝晓方;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息肉与腺瘤检出率及年龄分布情况。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以本院接收的60例实施结肠镜检查的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作为此次研究之中的观察主体。根据其年龄、性别、肠道准备质量,对息肉、腺瘤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息肉检出12例(20.00%),其中男8例、女4例。分析年龄分布情况,40~70岁年龄阶段的男性检出率较女性更高(P<0.05);腺瘤检出7例(11.67%),其中男5例、女2例。分析年龄分布情况,40~70岁年龄阶段的男性检出率较女性更高(P<0.05)。用波士顿评分系统评价肠道准备质量,结果肠道准备质量较高的患者,息肉检出率更高,与肠道准备质量欠佳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患者年龄不断的增长,息肉、腺瘤的检出率就越高,男性发生息肉、腺瘤的风险较女性更高。肠道准备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息肉检出率。

    2020年43期 v.7;No.464 16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广州某三甲医院14520例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分析

    詹少英;韩天翔;

    目的通过分析损伤中毒患者的外部原因及其死亡等情况,为医院及相关部门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导出广州某三甲医院2013年~2019年住院首诊为损伤或中毒的患者信息14520例,采用EXCEL从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分类及相关因素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的特点和趋势。结果损伤与中毒例数每年呈上升趋势,主要外部原因为意外坠落或跌倒(40.64%)、机动车交通事故(17.01%),意外砸/撞伤和机器切割穿刺伤(13.60%);外部原因死亡的主要是机动车交通事故(49.27%),意外坠落或跌倒(37.96%)。结论各相关部门应加大安全宣教及预防,增强全民的安全防护意识,减少损伤和中毒事故的发生。

    2020年43期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丽水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

    蒋菲菲;罗舒心;陈鑫;沈佳慧;沈涛;

    肺炎克雷伯菌是住院患者中出现抗菌素耐药性机会性感染的常见原因。该物种对青霉素具有自然抗性,且通常对多种抗菌素具有获得性耐药性。然而,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生态学、种群结构或致病性的认识相对有限。在过去的十年中,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一个主要临床和公共健康的威胁,由于耐广谱β-内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菌株的增加。由高毒性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严重社区获得性感染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与表达获得性毒力因子的菌株有关。这些独特的临床问题重新激发了人们对肺炎链球菌研究的兴趣,尤其是基因组学的应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基因组学方法如何提高了我们对肺炎链球菌分类、生态学和进化以及临床致病性和耐药性相关决定因素的多样性和分布的理解。深入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种群结构和多样性,对于合理设计和解释实验研究、解释临床和公共卫生监测数据以及设计和实施针对这一重要病原体的新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43期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息肉与腺瘤检出率及其年龄分布情况

    郝晓方;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息肉与腺瘤检出率及年龄分布情况。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以本院接收的60例实施结肠镜检查的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作为此次研究之中的观察主体。根据其年龄、性别、肠道准备质量,对息肉、腺瘤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息肉检出12例(20.00%),其中男8例、女4例。分析年龄分布情况,40~70岁年龄阶段的男性检出率较女性更高(P<0.05);腺瘤检出7例(11.67%),其中男5例、女2例。分析年龄分布情况,40~70岁年龄阶段的男性检出率较女性更高(P<0.05)。用波士顿评分系统评价肠道准备质量,结果肠道准备质量较高的患者,息肉检出率更高,与肠道准备质量欠佳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患者年龄不断的增长,息肉、腺瘤的检出率就越高,男性发生息肉、腺瘤的风险较女性更高。肠道准备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息肉检出率。

    2020年43期 174+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卫生论坛

  • 免疫规划对传染病发病率的效益体现形式探析

    张晓航;

    免疫规划是国家部门、省级政府等对现阶段的传染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规划,而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正确的使用疫苗,对这种预防性接种的途径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便属于免疫规划的范畴。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型的疫苗组间诞生,不仅改善了传统疫苗的副作用,还最大化的完成了对传染病发病率的控制。

    2020年43期 v.7;No.464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清洗流程在降低金属气管内套管返洗率的对比研究

    张娟;

    目的通过清洗流程的改进提高金属气管内套管的清洗效果及降低金属气管内套管返洗率。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7年7~12月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气管内套管回收至我科集中处理,采用标准手工清洗流程清洗污染的气管内套管随机抽取18个病人共计使用的220件为对照组(n=220)。将2018年1~6月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气管内套管回收至我科集中处理,使用改进后的清洗流程进行清洗的污染的气管内套管随机抽取18个病人共计使用的218件为观察组(n=218)。结果观察组清洗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经过手工清洗流程的改进,包装前清洗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降低了返洗率。

    2020年43期 v.7;No.464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慢性病精细化管理与展望

    旷旭;

    目的为了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高血压慢性病治疗效果,特此对某社区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展开了研究。方法将这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资料,然后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含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然后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采用精细化管理的观察组,其治疗效果与血压控制情况,都明显高于采用一般管理的对照组,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高血压慢性病治疗中有着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7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银川市空气质量和肿瘤发病情况研究

    郭新;李昀东;许向荣;杨惠芳;

    随着工业化城市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已有的研究表明,肿瘤疾病的发生与空气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对于问题的复杂性,现有研究成果仍十分有限。目前对于银川市空气质量与肿瘤疾病的相关性调查较少,本文旨在为政府部门制定应对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020年43期 v.7;No.464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外伤性颅内动脉瘤法医学鉴定

    孟乔;高伟;李红妍;许亚军;

    目的浅析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原因。方法对鉴定中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案件外伤史明确,颅脑损伤严重,符合外伤性颅内动脉瘤的形成。结论外伤性动脉瘤需要从其形成机制上综合分析。

    2020年43期 v.7;No.464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免疫规划对传染病发病率的效益体现形式探析

    张晓航;

    免疫规划是国家部门、省级政府等对现阶段的传染病进行有效的控制规划,而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正确的使用疫苗,对这种预防性接种的途径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便属于免疫规划的范畴。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新型的疫苗组间诞生,不仅改善了传统疫苗的副作用,还最大化的完成了对传染病发病率的控制。

    2020年43期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清洗流程在降低金属气管内套管返洗率的对比研究

    张娟;

    目的通过清洗流程的改进提高金属气管内套管的清洗效果及降低金属气管内套管返洗率。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2017年7~12月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气管内套管回收至我科集中处理,采用标准手工清洗流程清洗污染的气管内套管随机抽取18个病人共计使用的220件为对照组(n=220)。将2018年1~6月全院各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气管内套管回收至我科集中处理,使用改进后的清洗流程进行清洗的污染的气管内套管随机抽取18个病人共计使用的218件为观察组(n=218)。结果观察组清洗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经过手工清洗流程的改进,包装前清洗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降低了返洗率。

    2020年43期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慢性病精细化管理与展望

    旷旭;

    目的为了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高血压慢性病治疗效果,特此对某社区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展开了研究。方法将这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资料,然后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含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然后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采用精细化管理的观察组,其治疗效果与血压控制情况,都明显高于采用一般管理的对照组,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高血压慢性病治疗中有着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2020年43期 178+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银川市空气质量和肿瘤发病情况研究

    郭新;李昀东;许向荣;杨惠芳;

    随着工业化城市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已有的研究表明,肿瘤疾病的发生与空气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对于问题的复杂性,现有研究成果仍十分有限。目前对于银川市空气质量与肿瘤疾病的相关性调查较少,本文旨在为政府部门制定应对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020年43期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外伤性颅内动脉瘤法医学鉴定

    孟乔;高伟;李红妍;许亚军;

    目的浅析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原因。方法对鉴定中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案件外伤史明确,颅脑损伤严重,符合外伤性颅内动脉瘤的形成。结论外伤性动脉瘤需要从其形成机制上综合分析。

    2020年43期 181-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医学教育

  •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唐嘉;

    目的本文将主要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从2018年至今到我院神经内科规范化培训的护士中,随机选择40名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的方法将规培护士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规培护士分别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常规方法,实验组则选择互联网培训方法,对比两组规培护士的最终培训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规培护士应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掌握的知识以及教学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互联网+的培训方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并激发规培护士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率。

    2020年43期 v.7;No.464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护理组长在护理进修生临床带教中的作用

    贾晗;陈红云;

    由于社会对护理人员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进行进修教育成为了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护理人员进行进修教育,可以让一些中高级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促进护理工作的和谐进行。随着护理工作的分层管理,护理组长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护理组长可以协助护士长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帮助,护理组长在护理进修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护理技术培训对实习护生临床实践的效果分析

    卢凤华;郭继荣;

    目的研究分析实习护生在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中取用数字化护理技术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呼吸科80位实习护生护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纳入到研究中,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位实习生,前者给予经常规培训的实习护生在老师带教指导下作为责任护士,后者则以前者为基础,应用数字化护理技术培训的实习护生在老师带教指导下作为责任护士。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培训的效果对比临床无创呼吸机应用中取用数字化护理技术培训的效果显著。

    2020年43期 v.7;No.464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唐嘉;

    目的本文将主要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从2018年至今到我院神经内科规范化培训的护士中,随机选择40名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的方法将规培护士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规培护士分别2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常规方法,实验组则选择互联网培训方法,对比两组规培护士的最终培训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规培护士应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掌握的知识以及教学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互联网+的培训方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并激发规培护士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率。

    2020年43期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护理组长在护理进修生临床带教中的作用

    贾晗;陈红云;

    由于社会对护理人员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进行进修教育成为了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护理人员进行进修教育,可以让一些中高级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促进护理工作的和谐进行。随着护理工作的分层管理,护理组长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护理组长可以协助护士长对护理工作进行管理,对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帮助,护理组长在护理进修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2020年43期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护理技术培训对实习护生临床实践的效果分析

    卢凤华;郭继荣;

    目的研究分析实习护生在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中取用数字化护理技术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呼吸科80位实习护生护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纳入到研究中,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位实习生,前者给予经常规培训的实习护生在老师带教指导下作为责任护士,后者则以前者为基础,应用数字化护理技术培训的实习护生在老师带教指导下作为责任护士。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培训的效果对比临床无创呼吸机应用中取用数字化护理技术培训的效果显著。

    2020年43期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我院等级医院评审中药事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陈丽燕;王轶;张卫东;

    以等级医院复审为契机,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我院成功转变了药事管理工作模式,将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上,突出"质量、安全、服务、管理"主题,加强和推动医院药学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我院在"三甲"复审过程中,药事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为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2020年43期 v.7;No.464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狂犬病疫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科学对策

    徐亮;宋玲祥;

    目的研究分析疫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结合我院疫苗类药品的实际使用情况,查找我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总结,同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从而规范疫苗的管理。结果通过分析问题,采取相应办法,使疫苗管理更加科学完善,从而保证了疫苗的安全、及时、有效。结论加强疫苗管理,制定科学对策,实现管理规范,从而保证疫苗安全。

    2020年43期 v.7;No.464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热诊区药房建立的可行性探讨及其注意事项

    何孝银;王雷;陈开通;陈中英;

    目的探讨在发热诊区设立独立药房的可行性及相关注意事项,并针对问题拟定相关措施,避免患者、药师因取药而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方法查阅相关管理规范及文献,对设立发热诊区药房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总结注意事项。结果可以在发热诊区设置独立的药房,建立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链接的药房管理系统。结论必须建立封闭的正压通气的无菌药房,此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疫情在医院的传播,减少患者与药师感染风险,对于疫情控制有着积极作用。

    2020年43期 v.7;No.464 184+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医院药品供应保障新模式研究

    龚红健;

    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医疗事业也在不断深入改革,越来越重视医改工作,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平台,为此党和国家都在不断努力。提高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水平是保障临床药品供应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针对医院药品供应保障新模式进行相关的研究,希望对医院的医改工作能够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2020年43期 v.7;No.464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院等级医院评审中药事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陈丽燕;王轶;张卫东;

    以等级医院复审为契机,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我院成功转变了药事管理工作模式,将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上,突出"质量、安全、服务、管理"主题,加强和推动医院药学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我院在"三甲"复审过程中,药事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为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2020年43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医院医保管理实施对于提升医疗质量的影响

    俞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医疗体制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医院作为重要的医疗卫生机构,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治病疗愈及健康宣传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自医保新政实施以来,各地都以将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在一定水平内为工作目标,但在医保管理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如何在加强医保管理的同时提高医疗质量就成为我国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下需要探索并改善的问题。

    2020年43期 v.7;No.464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狂犬病疫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科学对策

    徐亮;宋玲祥;

    目的研究分析疫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结合我院疫苗类药品的实际使用情况,查找我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总结,同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从而规范疫苗的管理。结果通过分析问题,采取相应办法,使疫苗管理更加科学完善,从而保证了疫苗的安全、及时、有效。结论加强疫苗管理,制定科学对策,实现管理规范,从而保证疫苗安全。

    2020年43期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分析

    张珂;

    目的研究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在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我院静配中心审核的742450组医嘱,其中2018年2月~2018年7月为Ⅰ组,审核医嘱数332195组;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为Ⅱ组,审核医嘱数410255组,实施对比。结果较Ⅰ组比,Ⅱ组的不适宜医嘱数显著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可以看出,静配中心审方药师的配备,能有效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总体水平,可以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药剂科参与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效果评价

    刘玉娟;葛建彬;

    目的为了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保证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本院选取自2019年1月~2019年10月的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200例,将这200例患者分为100例的药剂科观察组和100例的常规对照组,研究药剂科参与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后,医护人员发现经由药剂科参与的药剂科观察组患者在药物使用率、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低于常规对照组,K<0.05。结论同常规对照组相比,药剂科观察组在患者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方面都较好,因此,药剂科参与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有着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应当在本院进行深入研究与推广。

    2020年43期 v.7;No.464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热诊区药房建立的可行性探讨及其注意事项

    何孝银;王雷;陈开通;陈中英;

    目的探讨在发热诊区设立独立药房的可行性及相关注意事项,并针对问题拟定相关措施,避免患者、药师因取药而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方法查阅相关管理规范及文献,对设立发热诊区药房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总结注意事项。结果可以在发热诊区设置独立的药房,建立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链接的药房管理系统。结论必须建立封闭的正压通气的无菌药房,此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疫情在医院的传播,减少患者与药师感染风险,对于疫情控制有着积极作用。

    2020年43期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医院药品供应保障新模式研究

    龚红健;

    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医疗事业也在不断深入改革,越来越重视医改工作,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平台,为此党和国家都在不断努力。提高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水平是保障临床药品供应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针对医院药品供应保障新模式进行相关的研究,希望对医院的医改工作能够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2020年43期 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医院医保管理实施对于提升医疗质量的影响

    俞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医疗体制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医院作为重要的医疗卫生机构,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治病疗愈及健康宣传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自医保新政实施以来,各地都以将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在一定水平内为工作目标,但在医保管理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如何在加强医保管理的同时提高医疗质量就成为我国当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下需要探索并改善的问题。

    2020年43期 194-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分析

    张珂;

    目的研究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在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我院静配中心审核的742450组医嘱,其中2018年2月~2018年7月为Ⅰ组,审核医嘱数332195组;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为Ⅱ组,审核医嘱数410255组,实施对比。结果较Ⅰ组比,Ⅱ组的不适宜医嘱数显著降低,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可以看出,静配中心审方药师的配备,能有效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总体水平,可以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

    2020年43期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药剂科参与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效果评价

    刘玉娟;葛建彬;

    目的为了提升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保证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本院选取自2019年1月~2019年10月的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200例,将这200例患者分为100例的药剂科观察组和100例的常规对照组,研究药剂科参与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后,医护人员发现经由药剂科参与的药剂科观察组患者在药物使用率、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低于常规对照组,K<0.05。结论同常规对照组相比,药剂科观察组在患者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方面都较好,因此,药剂科参与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有着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应当在本院进行深入研究与推广。

    2020年43期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基于前庭性偏头痛研究进展

    韦永昌;廖碧林;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近些年以来才开始逐渐的被人们所了解,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头晕,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目前,临床上对前庭性偏头痛缺乏其特异性的检出措施,对其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的研究也存在较多争议,对其认识不足就会导致误诊或漏诊等。本文对前庭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20年43期 v.7;No.464 1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研究进展

    费凤;潘中良;

    <正>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国内儿童的慢性咳喘的病因学研究中,CVA排名第一[1]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白天多无症状,而夜间症状明显。CVA诊断要点主要可总结为:孤立性持续性咳嗽、气道反应性增高或呼气流量的变异率异常、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较为有效。目前,西药治疗主要是依靠吸入较低剂量的糖皮质激

    2020年43期 v.7;No.464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协作医疗视阈下第三方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前景研究

    唐华;张解和;陈豪;汪思宏;胡笛;

    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建设是全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下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介绍现阶段协作医疗背景下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发展区域化或集团化独立影像诊断中心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中国第三方独立影像诊断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相关研究数据。

    2020年43期 v.7;No.464 194-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

    张滨洋;徐香港;胡兴强;汪杏;

    综述现阶段国内外医院实施院前急救、急诊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此种护理干预方式的影响因素,针对护理风险提出针对性的、科学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院前急救和急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急救工作快速、有效、便捷地展开,提高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患者的救治率。

    2020年43期 v.7;No.464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脑电图特点与智力结构分析

    杨艳晓;衣明纪;单延春;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及诊断率逐年上升,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通过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特点,试图找到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智力结构与脑电图的关系,希望给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43期 v.7;No.464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前庭性偏头痛研究进展

    韦永昌;廖碧林;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近些年以来才开始逐渐的被人们所了解,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头晕,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目前,临床上对前庭性偏头痛缺乏其特异性的检出措施,对其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的研究也存在较多争议,对其认识不足就会导致误诊或漏诊等。本文对前庭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20年43期 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研究进展

    费凤;潘中良;

    <正>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国内儿童的慢性咳喘的病因学研究中,CVA排名第一[1]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白天多无症状,而夜间症状明显。CVA诊断要点主要可总结为:孤立性持续性咳嗽、气道反应性增高或呼气流量的变异率异常、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较为有效。目前,西药治疗主要是依靠吸入较低剂量的糖皮质激

    2020年43期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协作医疗视阈下第三方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前景研究

    唐华;张解和;陈豪;汪思宏;胡笛;

    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发展建设是全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下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介绍现阶段协作医疗背景下独立影像诊断中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发展区域化或集团化独立影像诊断中心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中国第三方独立影像诊断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相关研究数据。

    2020年43期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进展

    张滨洋;徐香港;胡兴强;汪杏;

    综述现阶段国内外医院实施院前急救、急诊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此种护理干预方式的影响因素,针对护理风险提出针对性的、科学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院前急救和急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急救工作快速、有效、便捷地展开,提高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患者的救治率。

    2020年43期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脑电图特点与智力结构分析

    杨艳晓;衣明纪;单延春;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及诊断率逐年上升,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通过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特点,试图找到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智力结构与脑电图的关系,希望给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2020年43期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