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论著

  • 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

    王艳;张剑;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现状,分析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的建议。方法利用本院处方点评系统对2016年7月部老年人用药医嘱进行审核,结果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在进行调查的10344张门诊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存在,其中超给药剂量情况最为普遍,占全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的51%,超给药频次、超给药途径及超适应症分别占43%、4%及2%。结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目前存在较为普遍,但部分超说明书用药有其存在合理性,我国应尽快出台与超说明用药有关的法律或规章,明确相关权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2017年17期 9-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分析

    刘国君;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能更好地改善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2017年17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产前检查孕妇中实施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李玲;

    目的着重于分析孕妇产前检查中运用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80例孕妇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评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抑郁评分为(8.42.7)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孕妇的抑郁评分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2017年17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李世红;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方法以泌尿科特点为出发点,建立品管圈小组,对护理教学质量问题予以分析,并针对性制定相应的实施对策。结果对比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等综合能力,促进护理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7年17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牛筋草总黄酮的含量

    胡晓鸥;

    目的建立牛筋草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检测波长507 nm。结果牛筋草总黄酮在0.0042~0.095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2.342X+0.0082,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为3.35%。结论本方法简单、方便、专属性强,可为牛筋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17年17期 16-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06例临床观察

    王虹;刘颖萍;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航空总医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按建档时间分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排血量(CO)、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57%(48/53)高于对照组71.70%(3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LVSD低于对照组,CO、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2017年17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在产科中的应用

    薛红霞;

    目的比较全程陪伴分娩与传统助产分娩对产妇分娩过程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前来我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107例产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助产措施与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出血量及疼痛、心理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与剖宫产率分别为7.55%、45.28%,观察组为0.00%、20.37%,比较有差异;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与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可以缓解产妇的焦虑恐惧情绪,缩短分娩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20-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55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特点及变迁分析

    范毅斌;刘鳐;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耐药性特点,还有其自身所具有的变迁分析。方法选取医院中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各种感染的标本中所分离出的55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并且使用德国生产的生物全自动检测仪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本文所调查的551株大肠埃希菌,在三年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7.6%、43.1%、48.5%;同时所有的大肠埃希菌基本上都分布在内科,肾科和内分泌所占比例相对比较高;外科所占比例高的就是妇科。除此之外,大肠埃希菌对于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比较高。结论大肠埃希菌对于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在逐渐升高,所以在临床上还需要加强耐药性的检测,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的依据。

    2017年17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

    许士勇;

    目的对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胃瘫症状产生的临床原因及其诊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术后出现胃瘫症状的共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每个个体的病因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与治疗的具体疗效。结果在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5天到12天之间为胃瘫症状的出现时间,在我院的42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接受的手术与胃相关,在术前流出道梗阻的患者为33例。有超过半数的患者出现中重度的营养不良症状。这42位患者在接受了一系列非手术的综合治疗之后,在11天至60天内胃动力得到了恢复,康复至出院的时间19~21天,平均为(20.0±1.3)天。结论应在患者有胃瘫症状之前采取预防措施,积极给予肠道早期营养,有效采取除手术之外的相应疗法。

    2017年17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

    赵慧;

    目的分析腹部及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腹部B超)和B组(阴道B超)各40例,将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组B超诊断价值。结果经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B组阴道B超诊断率为87.5%,明显高于A组腹部B超诊断率7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腹部B超,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率,比较具有诊断价值。

    2017年17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脊椎骨科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的有效性分析

    李燕;宋伟;

    目的本次主要对脊椎骨科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的有效性分析进行观察分析。以便改进临床脊椎骨科疾病诊断的技术与水平。方法依照本次研究的要求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脊椎骨科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X线平片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则给予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主要包括诊断的准确率与漏诊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11例为棘突骨折,9例为椎弓骨折,5例为横突骨折,7例为其他类型的骨折,准确率为80%,漏诊率在20%;实验组中12例为棘突骨折,椎弓骨折与横突骨折各10例,8例其他类型骨折,准确率在100%,无漏诊,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应用在脊椎骨科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使诊断的准确率得到极大地提高,还可防止漏诊情况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7年17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观察

    陈悦;

    目的研讨牙髓炎患者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及干髓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选取82例牙髓炎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1例单纯接受根管治疗术治疗,Ⅱ组41例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和干髓术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对患者叩痛、远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后4周的成功率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1年随访,Ⅱ组成功率为95.1%,相比Ⅰ组的成功率80.5%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接受叩痛VAS评测,数据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叩痛评测结果显著比Ⅰ组的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及干髓术对牙髓炎患者进行处理,手术方案远近期疗效有保障,且可尽早减轻牙髓疼痛,值得推荐。

    2017年17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刘宝国;

    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比对。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以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2例(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22.92%),实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流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还能够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2017年17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盐酸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时体重及血糖的影响分析

    张炳智;

    目的分析盐酸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并分析该疗法对于体重和血糖的影响。方法参照完全随机对照分析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进行随机分组,得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治疗)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体重、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x2=1.32,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的体重和血糖分别为(62.68±3.78)kg、(5.01±0.79)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2.97,14.83;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5.62%、18.75%,组间对比差异无明显差异(x2=1.84,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接受奥氮平治疗后出现体重增加和血糖含量上升的副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意义重大。

    2017年17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

    王艳;张剑;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现状,分析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的建议。方法利用本院处方点评系统对2016年7月部老年人用药医嘱进行审核,结果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在进行调查的10344张门诊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存在,其中超给药剂量情况最为普遍,占全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的51%,超给药频次、超给药途径及超适应症分别占43%、4%及2%。结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目前存在较为普遍,但部分超说明书用药有其存在合理性,我国应尽快出台与超说明用药有关的法律或规章,明确相关权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2017年17期 v.4;No.126 3169-3170+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

    王艳;张剑;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现状,分析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老年人超说明书用药的建议。方法利用本院处方点评系统对2016年7月部老年人用药医嘱进行审核,结果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在进行调查的10344张门诊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存在,其中超给药剂量情况最为普遍,占全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的51%,超给药频次、超给药途径及超适应症分别占43%、4%及2%。结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目前存在较为普遍,但部分超说明书用药有其存在合理性,我国应尽快出台与超说明用药有关的法律或规章,明确相关权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2017年17期 v.4;No.126 3169-3170+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分析

    刘国君;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能更好地改善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2017年17期 v.4;No.126 3171-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分析

    刘国君;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能更好地改善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2017年17期 v.4;No.126 3171-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产前检查孕妇中实施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李玲;

    目的着重于分析孕妇产前检查中运用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80例孕妇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评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抑郁评分为(8.42.7)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孕妇的抑郁评分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2017年17期 v.4;No.126 3173+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产前检查孕妇中实施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李玲;

    目的着重于分析孕妇产前检查中运用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80例孕妇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评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抑郁评分为(8.42.7)分,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2.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孕妇的抑郁评分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2017年17期 v.4;No.126 3173+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李世红;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方法以泌尿科特点为出发点,建立品管圈小组,对护理教学质量问题予以分析,并针对性制定相应的实施对策。结果对比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等综合能力,促进护理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7年17期 v.4;No.126 3174-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李世红;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护理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方法以泌尿科特点为出发点,建立品管圈小组,对护理教学质量问题予以分析,并针对性制定相应的实施对策。结果对比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等综合能力,促进护理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7年17期 v.4;No.126 3174-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牛筋草总黄酮的含量

    胡晓鸥;

    目的建立牛筋草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检测波长507 nm。结果牛筋草总黄酮在0.0042~0.095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2.342X+0.0082,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为3.35%。结论本方法简单、方便、专属性强,可为牛筋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17年17期 v.4;No.126 3176-317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牛筋草总黄酮的含量

    胡晓鸥;

    目的建立牛筋草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检测波长507 nm。结果牛筋草总黄酮在0.0042~0.095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2.342X+0.0082,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为3.35%。结论本方法简单、方便、专属性强,可为牛筋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17年17期 v.4;No.126 3176-317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06例临床观察

    王虹;刘颖萍;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航空总医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按建档时间分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排血量(CO)、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57%(48/53)高于对照组71.70%(3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LVSD低于对照组,CO、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2017年17期 v.4;No.126 3178-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06例临床观察

    王虹;刘颖萍;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航空总医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按建档时间分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排血量(CO)、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57%(48/53)高于对照组71.70%(3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LVSD低于对照组,CO、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2017年17期 v.4;No.126 3178-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在产科中的应用

    薛红霞;

    目的比较全程陪伴分娩与传统助产分娩对产妇分娩过程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前来我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107例产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助产措施与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出血量及疼痛、心理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与剖宫产率分别为7.55%、45.28%,观察组为0.00%、20.37%,比较有差异;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与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可以缓解产妇的焦虑恐惧情绪,缩短分娩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0-3181+3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在产科中的应用

    薛红霞;

    目的比较全程陪伴分娩与传统助产分娩对产妇分娩过程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前来我院妇产科接受分娩的107例产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助产措施与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出血量及疼痛、心理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与剖宫产率分别为7.55%、45.28%,观察组为0.00%、20.37%,比较有差异;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与焦虑、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可以缓解产妇的焦虑恐惧情绪,缩短分娩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0-3181+3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55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特点及变迁分析

    范毅斌;刘鳐;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耐药性特点,还有其自身所具有的变迁分析。方法选取医院中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各种感染的标本中所分离出的55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并且使用德国生产的生物全自动检测仪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本文所调查的551株大肠埃希菌,在三年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7.6%、43.1%、48.5%;同时所有的大肠埃希菌基本上都分布在内科,肾科和内分泌所占比例相对比较高;外科所占比例高的就是妇科。除此之外,大肠埃希菌对于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比较高。结论大肠埃希菌对于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在逐渐升高,所以在临床上还需要加强耐药性的检测,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的依据。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2-3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55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特点及变迁分析

    范毅斌;刘鳐;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耐药性特点,还有其自身所具有的变迁分析。方法选取医院中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各种感染的标本中所分离出的55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并且使用德国生产的生物全自动检测仪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本文所调查的551株大肠埃希菌,在三年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7.6%、43.1%、48.5%;同时所有的大肠埃希菌基本上都分布在内科,肾科和内分泌所占比例相对比较高;外科所占比例高的就是妇科。除此之外,大肠埃希菌对于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都比较高。结论大肠埃希菌对于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在逐渐升高,所以在临床上还需要加强耐药性的检测,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的依据。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2-3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

    许士勇;

    目的对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胃瘫症状产生的临床原因及其诊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术后出现胃瘫症状的共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每个个体的病因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与治疗的具体疗效。结果在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5天到12天之间为胃瘫症状的出现时间,在我院的42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接受的手术与胃相关,在术前流出道梗阻的患者为33例。有超过半数的患者出现中重度的营养不良症状。这42位患者在接受了一系列非手术的综合治疗之后,在11天至60天内胃动力得到了恢复,康复至出院的时间19~21天,平均为(20.0±1.3)天。结论应在患者有胃瘫症状之前采取预防措施,积极给予肠道早期营养,有效采取除手术之外的相应疗法。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4-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

    许士勇;

    目的对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胃瘫症状产生的临床原因及其诊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术后出现胃瘫症状的共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每个个体的病因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与治疗的具体疗效。结果在腹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后的5天到12天之间为胃瘫症状的出现时间,在我院的42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接受的手术与胃相关,在术前流出道梗阻的患者为33例。有超过半数的患者出现中重度的营养不良症状。这42位患者在接受了一系列非手术的综合治疗之后,在11天至60天内胃动力得到了恢复,康复至出院的时间19~21天,平均为(20.0±1.3)天。结论应在患者有胃瘫症状之前采取预防措施,积极给予肠道早期营养,有效采取除手术之外的相应疗法。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4-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

    赵慧;

    目的分析腹部及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腹部B超)和B组(阴道B超)各40例,将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组B超诊断价值。结果经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B组阴道B超诊断率为87.5%,明显高于A组腹部B超诊断率7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腹部B超,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率,比较具有诊断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6+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分析

    赵慧;

    目的分析腹部及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腹部B超)和B组(阴道B超)各40例,将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组B超诊断价值。结果经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B组阴道B超诊断率为87.5%,明显高于A组腹部B超诊断率7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腹部B超,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率,比较具有诊断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6+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脊椎骨科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的有效性分析

    李燕;宋伟;

    目的本次主要对脊椎骨科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的有效性分析进行观察分析。以便改进临床脊椎骨科疾病诊断的技术与水平。方法依照本次研究的要求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脊椎骨科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X线平片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则给予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主要包括诊断的准确率与漏诊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11例为棘突骨折,9例为椎弓骨折,5例为横突骨折,7例为其他类型的骨折,准确率为80%,漏诊率在20%;实验组中12例为棘突骨折,椎弓骨折与横突骨折各10例,8例其他类型骨折,准确率在100%,无漏诊,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应用在脊椎骨科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使诊断的准确率得到极大地提高,还可防止漏诊情况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7-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脊椎骨科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的有效性分析

    李燕;宋伟;

    目的本次主要对脊椎骨科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的有效性分析进行观察分析。以便改进临床脊椎骨科疾病诊断的技术与水平。方法依照本次研究的要求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脊椎骨科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X线平片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则给予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主要包括诊断的准确率与漏诊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11例为棘突骨折,9例为椎弓骨折,5例为横突骨折,7例为其他类型的骨折,准确率为80%,漏诊率在20%;实验组中12例为棘突骨折,椎弓骨折与横突骨折各10例,8例其他类型骨折,准确率在100%,无漏诊,P<0.05,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应用在脊椎骨科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使诊断的准确率得到极大地提高,还可防止漏诊情况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7-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观察

    陈悦;

    目的研讨牙髓炎患者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及干髓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选取82例牙髓炎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1例单纯接受根管治疗术治疗,Ⅱ组41例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和干髓术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对患者叩痛、远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后4周的成功率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1年随访,Ⅱ组成功率为95.1%,相比Ⅰ组的成功率80.5%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接受叩痛VAS评测,数据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叩痛评测结果显著比Ⅰ组的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及干髓术对牙髓炎患者进行处理,手术方案远近期疗效有保障,且可尽早减轻牙髓疼痛,值得推荐。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9-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临床观察

    陈悦;

    目的研讨牙髓炎患者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及干髓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选取82例牙髓炎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1例单纯接受根管治疗术治疗,Ⅱ组41例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和干髓术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对患者叩痛、远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后4周的成功率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1年随访,Ⅱ组成功率为95.1%,相比Ⅰ组的成功率80.5%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接受叩痛VAS评测,数据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叩痛评测结果显著比Ⅰ组的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联合使用根管治疗术及干髓术对牙髓炎患者进行处理,手术方案远近期疗效有保障,且可尽早减轻牙髓疼痛,值得推荐。

    2017年17期 v.4;No.126 3189-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刘宝国;

    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比对。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以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2例(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22.92%),实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流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还能够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2017年17期 v.4;No.126 3191-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刘宝国;

    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比对。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实验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以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2例(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22.92%),实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流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还能够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2017年17期 v.4;No.126 3191-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盐酸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时体重及血糖的影响分析

    张炳智;

    目的分析盐酸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并分析该疗法对于体重和血糖的影响。方法参照完全随机对照分析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进行随机分组,得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治疗)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体重、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x2=1.32,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的体重和血糖分别为(62.68±3.78)kg、(5.01±0.79)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2.97,14.83;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5.62%、18.75%,组间对比差异无明显差异(x2=1.84,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接受奥氮平治疗后出现体重增加和血糖含量上升的副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意义重大。

    2017年17期 v.4;No.126 3193-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时体重及血糖的影响分析

    张炳智;

    目的分析盐酸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并分析该疗法对于体重和血糖的影响。方法参照完全随机对照分析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进行随机分组,得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辅助奥氮平治疗)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体重、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x2=1.32,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的体重和血糖分别为(62.68±3.78)kg、(5.01±0.79)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2.97,14.83;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5.62%、18.75%,组间对比差异无明显差异(x2=1.84,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应用于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接受奥氮平治疗后出现体重增加和血糖含量上升的副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意义重大。

    2017年17期 v.4;No.126 3193-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divi-1对七氟醚后处理的影响

    师高翔;韩冲芳;段应磊;

    目的糖尿病大鼠应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观察七氟醚后处理对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30~280 g,高脂高糖饲养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取模型成功大鼠40只,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分为4组(n=10):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ev组)、Mdivi-1+七氟醚后处理组(Mi-Sev组)。采用Langendorff系统灌注心脏,以95%O2预氧合的K-H液平衡灌注30 min后,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MIRI模型,C组持续平衡灌注180 min。Sev组、Mi-Sev组再灌注开始时用含3%七氟醚的K-H液灌注10 min;Mi-Sev组用含Mdivi-1 1μmol/L的K-H液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120 min时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法测定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3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大,AI升高,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Mi-Sev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AI降低,caspase-3表达下调(P<0.05),Sev组与I/R组之间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Sev组比较,Mi-Sev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AI降低,caspase-3表达下调(P<0.05)。结论 Mdivi-1可在糖尿病状态下抑制线粒体异常分裂从而减轻缺血心肌细胞凋亡,恢复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MIRI的保护作用。

    2017年17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divi-1对七氟醚后处理的影响

    师高翔;韩冲芳;段应磊;

    目的糖尿病大鼠应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观察七氟醚后处理对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30~280 g,高脂高糖饲养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取模型成功大鼠40只,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分为4组(n=10):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ev组)、Mdivi-1+七氟醚后处理组(Mi-Sev组)。采用Langendorff系统灌注心脏,以95%O2预氧合的K-H液平衡灌注30 min后,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MIRI模型,C组持续平衡灌注180 min。Sev组、Mi-Sev组再灌注开始时用含3%七氟醚的K-H液灌注10 min;Mi-Sev组用含Mdivi-1 1μmol/L的K-H液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120 min时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法测定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3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大,AI升高,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Mi-Sev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AI降低,caspase-3表达下调(P<0.05),Sev组与I/R组之间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Sev组比较,Mi-Sev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AI降低,caspase-3表达下调(P<0.05)。结论 Mdivi-1可在糖尿病状态下抑制线粒体异常分裂从而减轻缺血心肌细胞凋亡,恢复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MIRI的保护作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195-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Mdivi-1对七氟醚后处理的影响

    师高翔;韩冲芳;段应磊;

    目的糖尿病大鼠应用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观察七氟醚后处理对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30~280 g,高脂高糖饲养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取模型成功大鼠40只,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分为4组(n=10):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ev组)、Mdivi-1+七氟醚后处理组(Mi-Sev组)。采用Langendorff系统灌注心脏,以95%O2预氧合的K-H液平衡灌注30 min后,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MIRI模型,C组持续平衡灌注180 min。Sev组、Mi-Sev组再灌注开始时用含3%七氟醚的K-H液灌注10 min;Mi-Sev组用含Mdivi-1 1μmol/L的K-H液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120 min时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法测定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3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大,AI升高,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Mi-Sev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AI降低,caspase-3表达下调(P<0.05),Sev组与I/R组之间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Sev组比较,Mi-Sev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AI降低,caspase-3表达下调(P<0.05)。结论 Mdivi-1可在糖尿病状态下抑制线粒体异常分裂从而减轻缺血心肌细胞凋亡,恢复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MIRI的保护作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195-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交流

  • 重度痔疮患者经局麻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何飞;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重度痔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48例患有重度痔的疮患者,以治疗方案的不同选择,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治疗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状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较低(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于治疗重度痔疮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热量限制干预的临床效果

    刘宝祥;王风芹;

    目的探讨热量限制干预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9月由我院收治的成年轻度高血压患者4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措施与热量限制干预措施。结果经治疗后常规组患者BMI为(24.07±1.63),治疗组为(22.11±1.08),治疗组对BMI的干预效果较为显著;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在治疗后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以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更佳(P=0.027,0.006)。结论热量限制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情况,利于患者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2017年17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王根锋;

    目的分析在临床中对跟骨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纳入的跟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选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干预组,选用非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2017年17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诊疗在男性不育症中的临床意义

    赵杰;刘凤青;崔山龙;

    目的探讨研析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诊疗对于男性不育症的实际功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入的60例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男性不育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把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展开,而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术治疗环节,通过进行调查得出两组患者精液参数的变化状况,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在医治过后,两组患者精子的密集程度、活率以及存液化时间均改善了许多,与治疗之前相比,实验组参数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照组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精液参数,不难发现实验组的精液质量以及配偶受孕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出许多,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CDFI对于SCV的诊疗是极为快速、有效的,其有助于提升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质量水平,促使配偶受孕率有所提高。

    2017年17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内窥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得手术体会

    吴景财;

    目的研究神经内窥镜辅助下实现经鼻碟入路垂体瘤的切除手术,分析造成低钠血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总结心得体会。方法针对本院在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进行神经内窥镜辅助下经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始手术之前,都进行了血液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检查,而且这160例患者都是在神经内窥镜下经鼻碟完成的瘤体切除手术。对这160例患者实行半年到两年时间的随访工作,观察患者情况。结果实行垂体瘤全切的患者有110例,次全切的有42例,进行部分切除的有8例。其中有18例患者术后出现了低钠血症不良反应,其他患者恢复的都不错。低钠血症的患者经过治疗,也完全的恢复。低钠血症发生的原因和患者年龄以及肿瘤的大小都具有非常大的关系。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下完成经鼻碟入路垂体瘤的切除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性,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低,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2017年17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儿疝气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谢兵;麦冉穆尼沙·吐尔逊;

    目的观察比较在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开展传统手术与微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家长自愿参与研究的92例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均分为例数均为46的两组,随机选取一组为微创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微创组开展微型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出院时间、首次自主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病率在数值上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开展微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刘政法;

    目的讨论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别采用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h、24h疼痛分值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但是在住院时间、术后48h疼痛分值方面,两组无差异。结论微波消融术以及腹腔镜肝切除术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需要全方面的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确保疗效达到最理想。

    2017年17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刘春洪;

    目的探讨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05例糖尿病足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庄传洲;

    目的对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6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1例/组。观察组采取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对照组实施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将两组不同阶段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度数以及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观察组的视力、眼压以及前房深度、前房角度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更高、眼压更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前房角度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

    2017年17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术前排尿训练对MED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

    刘美荣;

    目的主要研究分析手术前的排尿训练对患有颈间盘镜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以下简称MED)具有怎样的作用,对比分析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排尿训练对患者手术后的排尿有什么样的影响。方法选择一所著名的医院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首先选择患有MED患者60例,然后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患者有30例,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的1~2天内进行排尿训练,对照组的患者只是在手术前的1~2天内进行常规的手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后,对两组的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记录。结果经过详细的手术之后的临床观察,我们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就是实验组手术之后的排尿反应优先于对照组的患者,排尿困难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患有MED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进行排尿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手术前的排尿训练能够降低手术之后排尿困难的概率,提高MED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

    2017年17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史光辉;

    目的探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个人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全麻组和联合组,各54例。全麻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联合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以及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麻醉有效率52例(96.30%)显著高于全麻组44例(81.48%),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指标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全麻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麻醉有效率,同时,还能够加快麻醉药剂的起效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

    2017年17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与分析

    吴忠海;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40例患者应用经鼻外径路的手术方法,研究组40例患者应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具有较快的恢复速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姜幸福;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期间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抽取102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达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对其进行治疗,发现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2017年17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分析

    姜淑艳;姜玉珍;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7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均救治成功,未出现死亡情况,首次清醒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分别为(1.5±0.4)h、(3.1±0.3)h,急救后3d随访,患者均无后遗症出现。结论应用纳洛酮及乙酰谷酰胺可加速患者清醒,降低死亡率,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和应用。

    2017年17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尿酸水平与不同类型脑梗塞的关系

    孙晓洁;

    目的探讨急性期不同类型的脑梗塞患者血尿酸水平。方法按照TOAST分型对2014年1月~2014年8月就诊于龙口市人民医院的8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分型,并对8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同时对上述两组的血尿酸水平(UA)、空腹血糖水平(FBG)、甘油三脂水平(TG)、总胆固醇水平(TC)、低密度胆固醇水平(LDL-C)、高密度胆固醇水平(HDL-C)行血液生化检查,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血UA平均水平(303.84士91.33)u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14.50士58.12)umol/L,对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塞亚组的血UA水平(350.34士81.99)umol/L高于心源性栓塞组血UA水平(264.83士78.51)u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塞亚组的血UA水平(350.34士81.99)umol/L明显高于其他原因组血UA水平(222.05士32.78)u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尿酸与年龄和脑梗塞有相关性,其P<0.05。校正年龄作为混杂因素后发现血尿酸与脑梗塞明显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血尿酸值增高,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塞患者增高更明显。尿酸有可能是独立的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2017年17期 54-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宋劲亭;张革红;

    目的观察并分析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给予全部患者行早期骨牵引,同时择期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全部60例患者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的现象;给予疗效判定的标准:37例为优,20例为良,2例为可,1例为差,其优良率为95.00%。结论给予严重裸关节骨折的患者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2017年17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及预防方法分析

    宋晓云;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及预防方法。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2月肺结核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未采取相关措施,预防组加强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效果;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结果预防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效果和常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预防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在治疗的时候积极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可有效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且不影响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

    2017年17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诊疗策略分析

    娄义秀;

    目的探究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诊疗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诊疗策略进行分析。结果1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均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其中,9例伴有胎盘植入4例伴有胎盘粘连。经随访,所有患者子宫恢复良好,B-h CG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结论及时诊治凶险型前置胎盘,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

    2017年17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的临床研究与探讨

    康爱文;

    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肠套叠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灌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术方式来治疗肠套叠,其治疗有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加快患者尽早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52例临床观察

    张军;邹波;

    目的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对实行保乳术的52例病人切除肿瘤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实施放化疗辅助治疗。化疗使用CAF或TE方案。结果 52例病人,1年的存活率为97%,2年的存活率为93%,3年的存活率为90%,3年局部复发率是6%,乳房美容满意率为95.2%。40例病人产生了放化疗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治疗效果显著,保留乳房的美容效果良好。

    2017年17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36例体会

    张刚果;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疗效。方法回顾36例腹股沟复发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腹股沟复发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成功,随访无复发和后遗症。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再复发率低,恢复快,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理想的手术方式。

    2017年17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的PCT和血培养检测分析

    李彦伟;李荣辉;鞠传余;孟繁钦;

    目的不同的实验室指标检测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经过PCT和血培养等相关检查后进行抗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验性抗菌治疗,观察PCT的敏感性以及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PCT阳性结果与血培养一致(符合率100%);观察组各个住院指标的检查值相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结合血培养作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感染的检测指标,作用明显,可以减轻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负担,建议使用。

    2017年17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功能锻炼的积极作用

    彭海树;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功能锻炼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可显著提高疗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2017年17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

    徐琳;巩晓宁;

    目的探究肾衰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收治的肾衰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SUN)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连续性血液透析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鼻窦炎术后的处理体会

    朱秀辉;

    目的分析术后处理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性,方法选择123例鼻内镜下鼻窦术后患者术后系统换药,结合全身及局部用药以及中远期的随诊治疗,结论术后定期的随诊及术腔换药,结合全身及局部用药是减少复发,促进愈合的重要环节。

    2017年17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处肝切除手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析

    李岩;

    目的就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方法进行了临床分析以及评价。方法就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60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多处肝切除手术来进行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本次60例患者中,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有48例,残留结石患者有12例,在经过了Ⅱ期手术之后,又有10例患者的结石取净。结论借助于多处肝切除的方式来进行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其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2017年17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探讨

    李珈琪;刘艳玲;夏艳丽;

    目的探究对于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急诊介入治疗,探究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较高,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急诊介入治疗术,能够取得满意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利于疾病转归,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7年17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儿童EBV感染不同临床疾病类型免疫功能研究

    李璐璐;轩小燕;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疾病类型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00例,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分为IM组、CAEBV组和EBV-HLH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不同临床类型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IM组CD3+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AEBV组和EBV-HLH组则明显下降,EBV-HLH组CD4+下降幅度最大;IM组、EBV-HLH组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三组CD19+、CD56+阳性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CAEBV组和EBVHLH组CD19+、CD56+阳性率均低于IM组,EBV-HLH组CD56+阳性率低于IM组、CAEBV组。EBV-HLH组Ig G较IM组、CAEBV组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IM组、CAEBV组Ig M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EBVHLH组较对照组降低。CAEBV组Ig M高于IM组,EBV-HLH组Ig M低于IM组。结论儿童EB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疾病类型发生、发展均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监测其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7年17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应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杨跃军;

    目的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措施

    李艳青;谢荃;

    目的针对急性脑血管意外,讨论院前急救措施,为日后的急救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选年份上,均集中在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次研究中,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总计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急救的方法完成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院前急救的方法完成干预,针对两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十分明显。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在经过院前急救措施的干预后,减少各种不良后果的出现。因此患者的死亡率、伤残率、并发症率降到最低。建议在今后的急救工作中,将院前急救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王克锋;欧亚非;陆萍;闫斌;张伟伟;杨永生;

    目的研究与常规超声引导相比较,超声造影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有无优越性。方法 71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根据引导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超声造影引导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方式,术后1、3、6、9、12个月对治疗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及增强CT的评价。结果对照组48个病灶,45个病灶达到完全灭活,3个病灶存有残存活性区达到部分灭活。治疗组47个病灶,36个病灶达到完全灭活,11个病灶达到部分灭活。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超声造影引导可以有效的提高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

    2017年17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肛周脓肿术后应用小金片的临床观察

    王海林;

    目的采用对照法研究,探讨小金片对肛周脓肿术后创周硬结、疼痛及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41例肛周脓肿切排术后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0),治疗组予小金片口服,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两组间脓肿周围硬结吸收时间、创面疼痛、创面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小金片可明显改善肛周脓肿术后的硬结的吸收时间(P<0.05),并可有效改善术后创面疼痛(P<0.05),而两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金片可促进创周皮下硬结吸收,减轻术后创面疼痛,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2017年17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硅胶管双路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

    毛永跃;

    目的观察硅胶管双路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泪小管断裂手术,采用硅胶管双路置管法吻合下泪小管。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完全治愈18例,好转3例,未愈1例。结论硅胶管双路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方法实用、疗效好。

    2017年17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王涛;张磊;

    目的分析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7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缺失牙数目、牙周袋深度(PD)以及牙周附着水平(AL)。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D、AL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牙齿脱落情况来看,观察组的0.15颗/年也要远低于对照组0.38颗/年。结论采取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能够很好的减缓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保持牙周组织处于长期稳定状态。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袁才斌;

    目的观察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活动度、VAS评分及肌力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活动度、肌力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3.33%,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分析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测量与跖骨头下疼痛程度的相关性

    罗志勇;乌兰;

    目的根据对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测量进行详细分析,寻找拇外翻患者跖骨头下疼痛程度与患足足弓塌陷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收治的拇外翻患者196例392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足进行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下HVA、IM1-2、IM1-5各角度进行测量,计算两种不同摄片下的角度差异且分析各类角度差异量的大小与跖骨头下疼痛程度大小的相关性。结果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摄片下各类夹角的变化可知,IMI-2、IMI-5在拇外翻患者负重位摄片显示要明显比非负重位时大,而HVA在拇外翻患者负重位摄片显示要明显比非负重位时小;通过对各患者的各类夹角在两种不同摄影下的差异的大小及患者相应足弓塌陷程度并跖骨头下疼痛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负重位于非负重位下IMI-2、IMI-5的差值大小与足弓塌陷程度并跖骨头下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对拇外翻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可判断足弓塌陷程度的大小,且跖骨头下疼痛程度随着足弓塌陷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2017年17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分析

    高德英;李亚琼;李传伟;柳雅玲;

    项目研究范畴属于病理学以及肿瘤学。通过研究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组织样本,对血管生成拟态具有的临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肿瘤血管形成的三个阶段,最后探究技术方法及学术影响。

    2017年17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邹全庆;吴曰清;潘音桦;李文伟;韦海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就诊328例乳腺癌中体检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90例,所有患者亚甲蓝示踪行SLNB,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将前哨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送检。结果通过亚甲蓝示踪,其中有4例患者未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5.6%(86/90),其中前哨淋巴结阳性36例,前哨淋巴结阴性50例,腋窝淋巴结阳性38例,前哨淋巴结假阴性2例,准确率97.6%(84/86),灵敏性94.7%(36/38),假阴性率5.26%(2/38),特异性为96%(48/50),假阳性率为0。所有患者未出现无皮肤蓝染坏死、过敏等不良反应。SLNB与ALND的准确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经济安全、无环境污染以及并发症少,可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作为以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种手术方式。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2017年17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50例临床治疗体会

    钱海龙;

    目的观察并探讨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效果及优势。方法我科自2013~2016年共收治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50例,均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约1 h左右,出血少,术后患者反应轻,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几率均较少,且通过术后随访3个月显示患者胃肠道无明显不适,复查电子胃镜穿孔均已愈合。结论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脏器损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首选治疗术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种呼吸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周围循环和血气分析的影响

    陈江玲;侯振宇;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别选择A/C(辅助控制呼吸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以及PSV(压力支持通气)呼吸模式完成干预后,观察对其周围循环以及血气分析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0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首先对患者选择A/C的呼吸模式(A1组)进行治疗,之后逐渐转换为选择SIMV(A2组)以及PSV(A3组)呼吸模式进行治疗,最终对患者的周围循环情况以及血气分析情况加以观察。结果在周围循环情况以及血气分析方面,A2组以及A3组由于A1组合并症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有效选择SIMV以及PSV呼吸模式进行干预,最终可以成功将患者的周围循环情况以及血气分析情况加以改善,最终显着提高合并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7年17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和血小板功能仪的检测分析

    马俊彪;李淑华;程蕾;宋俊挺;蔺雪峰;韩轩茂;

    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合理的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研究表明,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双重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均能使ACS患者获益。但存在剂量不足及出血的双重风险[2]。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可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我科2016年10月始开展Sonoclot分析仪检测,现将ACS患者抗血小板负荷量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2 h内,相关指标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2017年17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手术措施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预后影响评估

    马建新;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措施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5年3月~2016年6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表现。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手术创口小、伤害低、术后患者恢复快、感染率低。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更加安全、可靠且效果显著,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2017年17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及价值评定

    麻宝玲;

    目的研究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及价值评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接受输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输血患者实施常规流程进行输血,观察组输血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质量控制,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97.50%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满意率70.00%(P<0.05)。结论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提高患者的输血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临床疗效分析

    齐培培;赵欣欣;

    目的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我科微血管减压术(MVD)的手术技巧进行总结。方法对2012年1月至今我科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18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回顾性分析了病人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术中处理,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181例患者在选择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均经系统的药物治疗,均取得明显效果。结论责任血管主要位于REZ区,亦可位于远段;责任血管以动脉为主,亦有少部分静脉责任血管。对三叉神经全程进行探查,将所有可疑血管进行分离垫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术中保留岩静脉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疗效与手术者的个人经验及手术操作的技巧密切相关。

    2017年17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重度痔疮患者经局麻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何飞;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重度痔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48例患有重度痔的疮患者,以治疗方案的不同选择,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治疗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状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较低(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于治疗重度痔疮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197+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度痔疮患者经局麻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何飞;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重度痔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48例患有重度痔的疮患者,以治疗方案的不同选择,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治疗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状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较低(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于治疗重度痔疮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197+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热量限制干预的临床效果

    刘宝祥;王风芹;

    目的探讨热量限制干预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9月由我院收治的成年轻度高血压患者4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措施与热量限制干预措施。结果经治疗后常规组患者BMI为(24.07±1.63),治疗组为(22.11±1.08),治疗组对BMI的干预效果较为显著;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在治疗后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以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更佳(P=0.027,0.006)。结论热量限制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情况,利于患者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2017年17期 v.4;No.126 3198-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热量限制干预的临床效果

    刘宝祥;王风芹;

    目的探讨热量限制干预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9月由我院收治的成年轻度高血压患者4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干预措施与热量限制干预措施。结果经治疗后常规组患者BMI为(24.07±1.63),治疗组为(22.11±1.08),治疗组对BMI的干预效果较为显著;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在治疗后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以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更佳(P=0.027,0.006)。结论热量限制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轻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情况,利于患者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2017年17期 v.4;No.126 3198-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王根锋;

    目的分析在临床中对跟骨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纳入的跟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选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干预组,选用非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王根锋;

    目的分析在临床中对跟骨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纳入的跟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选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干预组,选用非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诊疗在男性不育症中的临床意义

    赵杰;刘凤青;崔山龙;

    目的探讨研析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诊疗对于男性不育症的实际功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入的60例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男性不育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把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展开,而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术治疗环节,通过进行调查得出两组患者精液参数的变化状况,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在医治过后,两组患者精子的密集程度、活率以及存液化时间均改善了许多,与治疗之前相比,实验组参数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照组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精液参数,不难发现实验组的精液质量以及配偶受孕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出许多,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CDFI对于SCV的诊疗是极为快速、有效的,其有助于提升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质量水平,促使配偶受孕率有所提高。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诊疗在男性不育症中的临床意义

    赵杰;刘凤青;崔山龙;

    目的探讨研析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诊疗对于男性不育症的实际功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入的60例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男性不育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把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展开,而实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术治疗环节,通过进行调查得出两组患者精液参数的变化状况,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在医治过后,两组患者精子的密集程度、活率以及存液化时间均改善了许多,与治疗之前相比,实验组参数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对照组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精液参数,不难发现实验组的精液质量以及配偶受孕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出许多,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CDFI对于SCV的诊疗是极为快速、有效的,其有助于提升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质量水平,促使配偶受孕率有所提高。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内窥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得手术体会

    吴景财;

    目的研究神经内窥镜辅助下实现经鼻碟入路垂体瘤的切除手术,分析造成低钠血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总结心得体会。方法针对本院在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进行神经内窥镜辅助下经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始手术之前,都进行了血液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检查,而且这160例患者都是在神经内窥镜下经鼻碟完成的瘤体切除手术。对这160例患者实行半年到两年时间的随访工作,观察患者情况。结果实行垂体瘤全切的患者有110例,次全切的有42例,进行部分切除的有8例。其中有18例患者术后出现了低钠血症不良反应,其他患者恢复的都不错。低钠血症的患者经过治疗,也完全的恢复。低钠血症发生的原因和患者年龄以及肿瘤的大小都具有非常大的关系。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下完成经鼻碟入路垂体瘤的切除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性,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低,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2+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内窥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得手术体会

    吴景财;

    目的研究神经内窥镜辅助下实现经鼻碟入路垂体瘤的切除手术,分析造成低钠血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总结心得体会。方法针对本院在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进行神经内窥镜辅助下经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始手术之前,都进行了血液内分泌激素的相关检查,而且这160例患者都是在神经内窥镜下经鼻碟完成的瘤体切除手术。对这160例患者实行半年到两年时间的随访工作,观察患者情况。结果实行垂体瘤全切的患者有110例,次全切的有42例,进行部分切除的有8例。其中有18例患者术后出现了低钠血症不良反应,其他患者恢复的都不错。低钠血症的患者经过治疗,也完全的恢复。低钠血症发生的原因和患者年龄以及肿瘤的大小都具有非常大的关系。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下完成经鼻碟入路垂体瘤的切除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特性,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低,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2+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小儿疝气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谢兵;麦冉穆尼沙·吐尔逊;

    目的观察比较在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开展传统手术与微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家长自愿参与研究的92例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均分为例数均为46的两组,随机选取一组为微创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微创组开展微型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出院时间、首次自主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病率在数值上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开展微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3-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小儿疝气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谢兵;麦冉穆尼沙·吐尔逊;

    目的观察比较在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开展传统手术与微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家长自愿参与研究的92例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均分为例数均为46的两组,随机选取一组为微创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微创组开展微型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出院时间、首次自主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病率在数值上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开展微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3-3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刘政法;

    目的讨论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别采用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h、24h疼痛分值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但是在住院时间、术后48h疼痛分值方面,两组无差异。结论微波消融术以及腹腔镜肝切除术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需要全方面的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确保疗效达到最理想。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刘政法;

    目的讨论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别采用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h、24h疼痛分值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但是在住院时间、术后48h疼痛分值方面,两组无差异。结论微波消融术以及腹腔镜肝切除术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需要全方面的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确保疗效达到最理想。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刘春洪;

    目的探讨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05例糖尿病足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6+3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刘春洪;

    目的探讨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05例糖尿病足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补黄芪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6+3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庄传洲;

    目的对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6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1例/组。观察组采取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对照组实施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将两组不同阶段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度数以及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观察组的视力、眼压以及前房深度、前房角度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更高、眼压更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前房角度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7-3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庄传洲;

    目的对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62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1例/组。观察组采取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对照组实施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将两组不同阶段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度数以及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观察组的视力、眼压以及前房深度、前房角度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更高、眼压更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前房深度、前房角度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7-3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术前排尿训练对MED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

    刘美荣;

    目的主要研究分析手术前的排尿训练对患有颈间盘镜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以下简称MED)具有怎样的作用,对比分析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排尿训练对患者手术后的排尿有什么样的影响。方法选择一所著名的医院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首先选择患有MED患者60例,然后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患者有30例,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的1~2天内进行排尿训练,对照组的患者只是在手术前的1~2天内进行常规的手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后,对两组的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记录。结果经过详细的手术之后的临床观察,我们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就是实验组手术之后的排尿反应优先于对照组的患者,排尿困难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患有MED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进行排尿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手术前的排尿训练能够降低手术之后排尿困难的概率,提高MED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术前排尿训练对MED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

    刘美荣;

    目的主要研究分析手术前的排尿训练对患有颈间盘镜的患者进行治疗手术(以下简称MED)具有怎样的作用,对比分析患者在手术前进行排尿训练对患者手术后的排尿有什么样的影响。方法选择一所著名的医院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首先选择患有MED患者60例,然后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患者有30例,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的1~2天内进行排尿训练,对照组的患者只是在手术前的1~2天内进行常规的手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后,对两组的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记录。结果经过详细的手术之后的临床观察,我们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就是实验组手术之后的排尿反应优先于对照组的患者,排尿困难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患有MED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进行排尿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手术前的排尿训练能够降低手术之后排尿困难的概率,提高MED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史光辉;

    目的探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个人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全麻组和联合组,各54例。全麻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联合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以及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麻醉有效率52例(96.30%)显著高于全麻组44例(81.48%),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指标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全麻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麻醉有效率,同时,还能够加快麻醉药剂的起效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史光辉;

    目的探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个人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全麻组和联合组,各54例。全麻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联合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以及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麻醉有效率52例(96.30%)显著高于全麻组44例(81.48%),联合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指标以及麻醉起效时间均优于全麻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麻醉有效率,同时,还能够加快麻醉药剂的起效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与分析

    吴忠海;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40例患者应用经鼻外径路的手术方法,研究组40例患者应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具有较快的恢复速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与分析

    吴忠海;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40例患者应用经鼻外径路的手术方法,研究组40例患者应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具有较快的恢复速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姜幸福;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期间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抽取102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达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对其进行治疗,发现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姜幸福;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期间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抽取102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达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对其进行治疗,发现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分析

    姜淑艳;姜玉珍;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7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均救治成功,未出现死亡情况,首次清醒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分别为(1.5±0.4)h、(3.1±0.3)h,急救后3d随访,患者均无后遗症出现。结论应用纳洛酮及乙酰谷酰胺可加速患者清醒,降低死亡率,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和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分析

    姜淑艳;姜玉珍;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诊抢救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7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均救治成功,未出现死亡情况,首次清醒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分别为(1.5±0.4)h、(3.1±0.3)h,急救后3d随访,患者均无后遗症出现。结论应用纳洛酮及乙酰谷酰胺可加速患者清醒,降低死亡率,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和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尿酸水平与不同类型脑梗塞的关系

    孙晓洁;

    目的探讨急性期不同类型的脑梗塞患者血尿酸水平。方法按照TOAST分型对2014年1月~2014年8月就诊于龙口市人民医院的8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分型,并对8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同时对上述两组的血尿酸水平(UA)、空腹血糖水平(FBG)、甘油三脂水平(TG)、总胆固醇水平(TC)、低密度胆固醇水平(LDL-C)、高密度胆固醇水平(HDL-C)行血液生化检查,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血UA平均水平(303.84士91.33)u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14.50士58.12)umol/L,对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塞亚组的血UA水平(350.34士81.99)umol/L高于心源性栓塞组血UA水平(264.83士78.51)u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塞亚组的血UA水平(350.34士81.99)umol/L明显高于其他原因组血UA水平(222.05士32.78)u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尿酸与年龄和脑梗塞有相关性,其P<0.05。校正年龄作为混杂因素后发现血尿酸与脑梗塞明显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血尿酸值增高,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塞患者增高更明显。尿酸有可能是独立的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4-3215+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尿酸水平与不同类型脑梗塞的关系

    孙晓洁;

    目的探讨急性期不同类型的脑梗塞患者血尿酸水平。方法按照TOAST分型对2014年1月~2014年8月就诊于龙口市人民医院的8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分型,并对8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同时对上述两组的血尿酸水平(UA)、空腹血糖水平(FBG)、甘油三脂水平(TG)、总胆固醇水平(TC)、低密度胆固醇水平(LDL-C)、高密度胆固醇水平(HDL-C)行血液生化检查,并且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血UA平均水平(303.84士91.33)u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14.50士58.12)umol/L,对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塞亚组的血UA水平(350.34士81.99)umol/L高于心源性栓塞组血UA水平(264.83士78.51)u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塞亚组的血UA水平(350.34士81.99)umol/L明显高于其他原因组血UA水平(222.05士32.78)u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尿酸与年龄和脑梗塞有相关性,其P<0.05。校正年龄作为混杂因素后发现血尿酸与脑梗塞明显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血尿酸值增高,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塞患者增高更明显。尿酸有可能是独立的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4-3215+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宋劲亭;张革红;

    目的观察并分析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给予全部患者行早期骨牵引,同时择期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全部60例患者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的现象;给予疗效判定的标准:37例为优,20例为良,2例为可,1例为差,其优良率为95.00%。结论给予严重裸关节骨折的患者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6-3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宋劲亭;张革红;

    目的观察并分析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给予全部患者行早期骨牵引,同时择期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全部60例患者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的现象;给予疗效判定的标准:37例为优,20例为良,2例为可,1例为差,其优良率为95.00%。结论给予严重裸关节骨折的患者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6-3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及预防方法分析

    宋晓云;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及预防方法。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2月肺结核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未采取相关措施,预防组加强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效果;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结果预防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效果和常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预防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在治疗的时候积极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可有效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且不影响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7-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及预防方法分析

    宋晓云;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及预防方法。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2月肺结核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未采取相关措施,预防组加强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效果;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结果预防组患者肺结核治疗效果和常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预防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在治疗的时候积极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可有效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且不影响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7-3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诊疗策略分析

    娄义秀;

    目的探究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诊疗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诊疗策略进行分析。结果1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均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其中,9例伴有胎盘植入4例伴有胎盘粘连。经随访,所有患者子宫恢复良好,B-h CG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结论及时诊治凶险型前置胎盘,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诊疗策略分析

    娄义秀;

    目的探究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诊疗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诊疗策略进行分析。结果1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均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其中,9例伴有胎盘植入4例伴有胎盘粘连。经随访,所有患者子宫恢复良好,B-h CG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结论及时诊治凶险型前置胎盘,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

    2017年17期 v.4;No.126 3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的临床研究与探讨

    康爱文;

    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肠套叠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灌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术方式来治疗肠套叠,其治疗有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加快患者尽早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的临床研究与探讨

    康爱文;

    目的分析和研究手术治疗肠套叠并肠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肠套叠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灌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术方式来治疗肠套叠,其治疗有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加快患者尽早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52例临床观察

    张军;邹波;

    目的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对实行保乳术的52例病人切除肿瘤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实施放化疗辅助治疗。化疗使用CAF或TE方案。结果 52例病人,1年的存活率为97%,2年的存活率为93%,3年的存活率为90%,3年局部复发率是6%,乳房美容满意率为95.2%。40例病人产生了放化疗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治疗效果显著,保留乳房的美容效果良好。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52例临床观察

    张军;邹波;

    目的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对实行保乳术的52例病人切除肿瘤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实施放化疗辅助治疗。化疗使用CAF或TE方案。结果 52例病人,1年的存活率为97%,2年的存活率为93%,3年的存活率为90%,3年局部复发率是6%,乳房美容满意率为95.2%。40例病人产生了放化疗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治疗效果显著,保留乳房的美容效果良好。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36例体会

    张刚果;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疗效。方法回顾36例腹股沟复发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腹股沟复发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成功,随访无复发和后遗症。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再复发率低,恢复快,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理想的手术方式。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36例体会

    张刚果;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疗效。方法回顾36例腹股沟复发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腹股沟复发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成功,随访无复发和后遗症。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再复发率低,恢复快,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理想的手术方式。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的PCT和血培养检测分析

    李彦伟;李荣辉;鞠传余;孟繁钦;

    目的不同的实验室指标检测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经过PCT和血培养等相关检查后进行抗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验性抗菌治疗,观察PCT的敏感性以及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PCT阳性结果与血培养一致(符合率100%);观察组各个住院指标的检查值相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结合血培养作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感染的检测指标,作用明显,可以减轻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负担,建议使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3+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的PCT和血培养检测分析

    李彦伟;李荣辉;鞠传余;孟繁钦;

    目的不同的实验室指标检测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经过PCT和血培养等相关检查后进行抗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验性抗菌治疗,观察PCT的敏感性以及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PCT阳性结果与血培养一致(符合率100%);观察组各个住院指标的检查值相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结合血培养作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感染的检测指标,作用明显,可以减轻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负担,建议使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3+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功能锻炼的积极作用

    彭海树;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功能锻炼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可显著提高疗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4-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功能锻炼的积极作用

    彭海树;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功能锻炼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针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可显著提高疗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4-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

    徐琳;巩晓宁;

    目的探究肾衰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收治的肾衰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SUN)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连续性血液透析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5-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

    徐琳;巩晓宁;

    目的探究肾衰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收治的肾衰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SUN)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连续性血液透析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5-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鼻窦炎术后的处理体会

    朱秀辉;

    目的分析术后处理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性,方法选择123例鼻内镜下鼻窦术后患者术后系统换药,结合全身及局部用药以及中远期的随诊治疗,结论术后定期的随诊及术腔换药,结合全身及局部用药是减少复发,促进愈合的重要环节。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鼻内镜鼻窦炎术后的处理体会

    朱秀辉;

    目的分析术后处理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性,方法选择123例鼻内镜下鼻窦术后患者术后系统换药,结合全身及局部用药以及中远期的随诊治疗,结论术后定期的随诊及术腔换药,结合全身及局部用药是减少复发,促进愈合的重要环节。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处肝切除手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析

    李岩;

    目的就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方法进行了临床分析以及评价。方法就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60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多处肝切除手术来进行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本次60例患者中,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有48例,残留结石患者有12例,在经过了Ⅱ期手术之后,又有10例患者的结石取净。结论借助于多处肝切除的方式来进行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其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处肝切除手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析

    李岩;

    目的就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方法进行了临床分析以及评价。方法就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60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患者进行多处肝切除手术来进行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本次60例患者中,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有48例,残留结石患者有12例,在经过了Ⅱ期手术之后,又有10例患者的结石取净。结论借助于多处肝切除的方式来进行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其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探讨

    李珈琪;刘艳玲;夏艳丽;

    目的探究对于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急诊介入治疗,探究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较高,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急诊介入治疗术,能够取得满意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利于疾病转归,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9+3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探讨

    李珈琪;刘艳玲;夏艳丽;

    目的探究对于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急诊介入治疗,探究相关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较高,治疗期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急诊介入治疗术,能够取得满意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利于疾病转归,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29+3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儿童EBV感染不同临床疾病类型免疫功能研究

    李璐璐;轩小燕;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疾病类型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00例,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分为IM组、CAEBV组和EBV-HLH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不同临床类型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IM组CD3+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AEBV组和EBV-HLH组则明显下降,EBV-HLH组CD4+下降幅度最大;IM组、EBV-HLH组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三组CD19+、CD56+阳性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CAEBV组和EBVHLH组CD19+、CD56+阳性率均低于IM组,EBV-HLH组CD56+阳性率低于IM组、CAEBV组。EBV-HLH组Ig G较IM组、CAEBV组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IM组、CAEBV组Ig M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EBVHLH组较对照组降低。CAEBV组Ig M高于IM组,EBV-HLH组Ig M低于IM组。结论儿童EB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疾病类型发生、发展均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监测其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0-3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儿童EBV感染不同临床疾病类型免疫功能研究

    李璐璐;轩小燕;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疾病类型免疫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100例,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分为IM组、CAEBV组和EBV-HLH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不同临床类型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IM组CD3+较对照组明显升高,CAEBV组和EBV-HLH组则明显下降,EBV-HLH组CD4+下降幅度最大;IM组、EBV-HLH组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三组CD19+、CD56+阳性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CAEBV组和EBVHLH组CD19+、CD56+阳性率均低于IM组,EBV-HLH组CD56+阳性率低于IM组、CAEBV组。EBV-HLH组Ig G较IM组、CAEBV组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IM组、CAEBV组Ig M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EBVHLH组较对照组降低。CAEBV组Ig M高于IM组,EBV-HLH组Ig M低于IM组。结论儿童EB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疾病类型发生、发展均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监测其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0-3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应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杨跃军;

    目的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应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杨跃军;

    目的分析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2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措施

    李艳青;谢荃;

    目的针对急性脑血管意外,讨论院前急救措施,为日后的急救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选年份上,均集中在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次研究中,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总计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急救的方法完成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院前急救的方法完成干预,针对两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十分明显。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在经过院前急救措施的干预后,减少各种不良后果的出现。因此患者的死亡率、伤残率、并发症率降到最低。建议在今后的急救工作中,将院前急救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措施

    李艳青;谢荃;

    目的针对急性脑血管意外,讨论院前急救措施,为日后的急救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选年份上,均集中在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次研究中,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总计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急救的方法完成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院前急救的方法完成干预,针对两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十分明显。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在经过院前急救措施的干预后,减少各种不良后果的出现。因此患者的死亡率、伤残率、并发症率降到最低。建议在今后的急救工作中,将院前急救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3+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王克锋;欧亚非;陆萍;闫斌;张伟伟;杨永生;

    目的研究与常规超声引导相比较,超声造影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有无优越性。方法 71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根据引导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超声造影引导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方式,术后1、3、6、9、12个月对治疗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及增强CT的评价。结果对照组48个病灶,45个病灶达到完全灭活,3个病灶存有残存活性区达到部分灭活。治疗组47个病灶,36个病灶达到完全灭活,11个病灶达到部分灭活。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超声造影引导可以有效的提高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4-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临床观察

    王克锋;欧亚非;陆萍;闫斌;张伟伟;杨永生;

    目的研究与常规超声引导相比较,超声造影引导下无水乙醇治疗肝癌有无优越性。方法 71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根据引导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超声造影引导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方式,术后1、3、6、9、12个月对治疗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及增强CT的评价。结果对照组48个病灶,45个病灶达到完全灭活,3个病灶存有残存活性区达到部分灭活。治疗组47个病灶,36个病灶达到完全灭活,11个病灶达到部分灭活。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超声造影引导可以有效的提高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4-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肛周脓肿术后应用小金片的临床观察

    王海林;

    目的采用对照法研究,探讨小金片对肛周脓肿术后创周硬结、疼痛及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41例肛周脓肿切排术后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0),治疗组予小金片口服,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两组间脓肿周围硬结吸收时间、创面疼痛、创面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小金片可明显改善肛周脓肿术后的硬结的吸收时间(P<0.05),并可有效改善术后创面疼痛(P<0.05),而两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金片可促进创周皮下硬结吸收,减轻术后创面疼痛,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5-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肛周脓肿术后应用小金片的临床观察

    王海林;

    目的采用对照法研究,探讨小金片对肛周脓肿术后创周硬结、疼痛及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41例肛周脓肿切排术后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0),治疗组予小金片口服,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两组间脓肿周围硬结吸收时间、创面疼痛、创面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小金片可明显改善肛周脓肿术后的硬结的吸收时间(P<0.05),并可有效改善术后创面疼痛(P<0.05),而两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金片可促进创周皮下硬结吸收,减轻术后创面疼痛,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5-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硅胶管双路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

    毛永跃;

    目的观察硅胶管双路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泪小管断裂手术,采用硅胶管双路置管法吻合下泪小管。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完全治愈18例,好转3例,未愈1例。结论硅胶管双路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方法实用、疗效好。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硅胶管双路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

    毛永跃;

    目的观察硅胶管双路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泪小管断裂手术,采用硅胶管双路置管法吻合下泪小管。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完全治愈18例,好转3例,未愈1例。结论硅胶管双路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方法实用、疗效好。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王涛;张磊;

    目的分析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7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缺失牙数目、牙周袋深度(PD)以及牙周附着水平(AL)。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D、AL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牙齿脱落情况来看,观察组的0.15颗/年也要远低于对照组0.38颗/年。结论采取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能够很好的减缓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保持牙周组织处于长期稳定状态。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8+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王涛;张磊;

    目的分析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7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缺失牙数目、牙周袋深度(PD)以及牙周附着水平(AL)。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D、AL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牙齿脱落情况来看,观察组的0.15颗/年也要远低于对照组0.38颗/年。结论采取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能够很好的减缓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保持牙周组织处于长期稳定状态。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8+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袁才斌;

    目的观察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活动度、VAS评分及肌力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活动度、肌力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3.33%,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9-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袁才斌;

    目的观察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活动度、VAS评分及肌力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活动度、肌力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3.33%,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肘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39-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分析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测量与跖骨头下疼痛程度的相关性

    罗志勇;乌兰;

    目的根据对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测量进行详细分析,寻找拇外翻患者跖骨头下疼痛程度与患足足弓塌陷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收治的拇外翻患者196例392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足进行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下HVA、IM1-2、IM1-5各角度进行测量,计算两种不同摄片下的角度差异且分析各类角度差异量的大小与跖骨头下疼痛程度大小的相关性。结果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摄片下各类夹角的变化可知,IMI-2、IMI-5在拇外翻患者负重位摄片显示要明显比非负重位时大,而HVA在拇外翻患者负重位摄片显示要明显比非负重位时小;通过对各患者的各类夹角在两种不同摄影下的差异的大小及患者相应足弓塌陷程度并跖骨头下疼痛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负重位于非负重位下IMI-2、IMI-5的差值大小与足弓塌陷程度并跖骨头下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对拇外翻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可判断足弓塌陷程度的大小,且跖骨头下疼痛程度随着足弓塌陷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分析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测量与跖骨头下疼痛程度的相关性

    罗志勇;乌兰;

    目的根据对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测量进行详细分析,寻找拇外翻患者跖骨头下疼痛程度与患足足弓塌陷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收治的拇外翻患者196例392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足进行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下HVA、IM1-2、IM1-5各角度进行测量,计算两种不同摄片下的角度差异且分析各类角度差异量的大小与跖骨头下疼痛程度大小的相关性。结果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摄片下各类夹角的变化可知,IMI-2、IMI-5在拇外翻患者负重位摄片显示要明显比非负重位时大,而HVA在拇外翻患者负重位摄片显示要明显比非负重位时小;通过对各患者的各类夹角在两种不同摄影下的差异的大小及患者相应足弓塌陷程度并跖骨头下疼痛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可见负重位于非负重位下IMI-2、IMI-5的差值大小与足弓塌陷程度并跖骨头下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对拇外翻足部X线常规与负重位摄影可判断足弓塌陷程度的大小,且跖骨头下疼痛程度随着足弓塌陷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分析

    高德英;李亚琼;李传伟;柳雅玲;

    项目研究范畴属于病理学以及肿瘤学。通过研究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组织样本,对血管生成拟态具有的临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肿瘤血管形成的三个阶段,最后探究技术方法及学术影响。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2+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恶性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分析

    高德英;李亚琼;李传伟;柳雅玲;

    项目研究范畴属于病理学以及肿瘤学。通过研究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组织样本,对血管生成拟态具有的临床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肿瘤血管形成的三个阶段,最后探究技术方法及学术影响。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2+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邹全庆;吴曰清;潘音桦;李文伟;韦海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就诊328例乳腺癌中体检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90例,所有患者亚甲蓝示踪行SLNB,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将前哨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送检。结果通过亚甲蓝示踪,其中有4例患者未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5.6%(86/90),其中前哨淋巴结阳性36例,前哨淋巴结阴性50例,腋窝淋巴结阳性38例,前哨淋巴结假阴性2例,准确率97.6%(84/86),灵敏性94.7%(36/38),假阴性率5.26%(2/38),特异性为96%(48/50),假阳性率为0。所有患者未出现无皮肤蓝染坏死、过敏等不良反应。SLNB与ALND的准确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经济安全、无环境污染以及并发症少,可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作为以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种手术方式。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3-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邹全庆;吴曰清;潘音桦;李文伟;韦海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就诊328例乳腺癌中体检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90例,所有患者亚甲蓝示踪行SLNB,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将前哨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送检。结果通过亚甲蓝示踪,其中有4例患者未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5.6%(86/90),其中前哨淋巴结阳性36例,前哨淋巴结阴性50例,腋窝淋巴结阳性38例,前哨淋巴结假阴性2例,准确率97.6%(84/86),灵敏性94.7%(36/38),假阴性率5.26%(2/38),特异性为96%(48/50),假阳性率为0。所有患者未出现无皮肤蓝染坏死、过敏等不良反应。SLNB与ALND的准确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经济安全、无环境污染以及并发症少,可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作为以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种手术方式。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3-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50例临床治疗体会

    钱海龙;

    目的观察并探讨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效果及优势。方法我科自2013~2016年共收治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50例,均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约1 h左右,出血少,术后患者反应轻,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几率均较少,且通过术后随访3个月显示患者胃肠道无明显不适,复查电子胃镜穿孔均已愈合。结论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脏器损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首选治疗术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50例临床治疗体会

    钱海龙;

    目的观察并探讨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效果及优势。方法我科自2013~2016年共收治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50例,均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约1 h左右,出血少,术后患者反应轻,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几率均较少,且通过术后随访3个月显示患者胃肠道无明显不适,复查电子胃镜穿孔均已愈合。结论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脏器损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首选治疗术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种呼吸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周围循环和血气分析的影响

    陈江玲;侯振宇;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别选择A/C(辅助控制呼吸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以及PSV(压力支持通气)呼吸模式完成干预后,观察对其周围循环以及血气分析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0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首先对患者选择A/C的呼吸模式(A1组)进行治疗,之后逐渐转换为选择SIMV(A2组)以及PSV(A3组)呼吸模式进行治疗,最终对患者的周围循环情况以及血气分析情况加以观察。结果在周围循环情况以及血气分析方面,A2组以及A3组由于A1组合并症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有效选择SIMV以及PSV呼吸模式进行干预,最终可以成功将患者的周围循环情况以及血气分析情况加以改善,最终显着提高合并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种呼吸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周围循环和血气分析的影响

    陈江玲;侯振宇;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别选择A/C(辅助控制呼吸模式)、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以及PSV(压力支持通气)呼吸模式完成干预后,观察对其周围循环以及血气分析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0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首先对患者选择A/C的呼吸模式(A1组)进行治疗,之后逐渐转换为选择SIMV(A2组)以及PSV(A3组)呼吸模式进行治疗,最终对患者的周围循环情况以及血气分析情况加以观察。结果在周围循环情况以及血气分析方面,A2组以及A3组由于A1组合并症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有效选择SIMV以及PSV呼吸模式进行干预,最终可以成功将患者的周围循环情况以及血气分析情况加以改善,最终显着提高合并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和血小板功能仪的检测分析

    马俊彪;李淑华;程蕾;宋俊挺;蔺雪峰;韩轩茂;

    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合理的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研究表明,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双重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均能使ACS患者获益。但存在剂量不足及出血的双重风险[2]。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可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我科2016年10月始开展Sonoclot分析仪检测,现将ACS患者抗血小板负荷量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2 h内,相关指标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凝血和血小板功能仪的检测分析

    马俊彪;李淑华;程蕾;宋俊挺;蔺雪峰;韩轩茂;

    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合理的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研究表明,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双重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均能使ACS患者获益。但存在剂量不足及出血的双重风险[2]。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可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我科2016年10月始开展Sonoclot分析仪检测,现将ACS患者抗血小板负荷量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2 h内,相关指标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手术措施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预后影响评估

    马建新;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措施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5年3月~2016年6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表现。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手术创口小、伤害低、术后患者恢复快、感染率低。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更加安全、可靠且效果显著,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手术措施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预后影响评估

    马建新;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措施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5年3月~2016年6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表现。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手术创口小、伤害低、术后患者恢复快、感染率低。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更加安全、可靠且效果显著,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及价值评定

    麻宝玲;

    目的研究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及价值评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接受输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输血患者实施常规流程进行输血,观察组输血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质量控制,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97.50%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满意率70.00%(P<0.05)。结论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提高患者的输血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9+3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及价值评定

    麻宝玲;

    目的研究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及价值评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接受输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输血患者实施常规流程进行输血,观察组输血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质量控制,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97.50%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满意率70.00%(P<0.05)。结论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且提高患者的输血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49+3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临床疗效分析

    齐培培;赵欣欣;

    目的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我科微血管减压术(MVD)的手术技巧进行总结。方法对2012年1月至今我科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18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回顾性分析了病人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术中处理,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181例患者在选择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均经系统的药物治疗,均取得明显效果。结论责任血管主要位于REZ区,亦可位于远段;责任血管以动脉为主,亦有少部分静脉责任血管。对三叉神经全程进行探查,将所有可疑血管进行分离垫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术中保留岩静脉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疗效与手术者的个人经验及手术操作的技巧密切相关。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0-3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临床疗效分析

    齐培培;赵欣欣;

    目的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我科微血管减压术(MVD)的手术技巧进行总结。方法对2012年1月至今我科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18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回顾性分析了病人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术中所见,术中处理,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181例患者在选择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术前均经系统的药物治疗,均取得明显效果。结论责任血管主要位于REZ区,亦可位于远段;责任血管以动脉为主,亦有少部分静脉责任血管。对三叉神经全程进行探查,将所有可疑血管进行分离垫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术中保留岩静脉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临床疗效与手术者的个人经验及手术操作的技巧密切相关。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0-3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护理

  •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

    孙迎春;丁艳丽;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低于对照组3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使用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患者的护理

    史亚男;

    目的探讨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白癜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患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54例(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72.41%);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评分(SAS)以及抑郁评分(SDS)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白癜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

    2017年17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崔永菁;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同时,由专业的心理测试人员对其进行测试,分析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比2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结果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为:悲观失望、迫切了解疾病知识、焦虑急躁、自卑多疑、睡眠障碍、性格特征、缺乏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等;实验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及干预前(P<0.05)。结论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较多,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其心理障碍情况的减轻,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更好配合治疗。

    2017年17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方法

    彭岩;沈春霞;黄焜;

    目的分析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采用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60例,治疗前后过程中给予患者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有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前患者VAS的评分为(31.22.20)分,治疗后患者VAS的评分为(17.24±1.13)分。讨论对于采用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来说,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7年17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健康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作用分析

    马武男;

    目的研究健康宣教干预措施对社区居民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并找到有效方法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从2012年1月~2014年9月体检中连续两年诊断为高脂血症的患者中抽取67例,进行健康宣教,主要针对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而采取运动和饮食的指导,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保证有效的治疗。结果经过一年的观察,健康干预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BMI)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的患者能坚持有规律地锻炼。结论通过健康宣教干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是做好社区居民预防工作的重要及有效方式。

    2017年17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干预效果

    乌兰格日勒;

    目的探讨对腰椎手术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腰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腰椎手术患者个人意愿分为58例中医组和58例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中医组行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疼痛评分(VAS)、骨科协会评分(JOA)、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中医组发生并发症几率8例(13.79%)显著低于参照组22例(37.93%),中医组VAS评分、JOA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手术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十分有效,同时,还能够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2017年17期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囊镜治疗精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余山桢;

    目的探讨对精囊炎患者行精囊镜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围术期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围术期组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围术期组护理满意度29例(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22例(73.33%),围术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0例(0%)显著低于常规组5例(16.67%),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精囊炎患者行精囊镜治疗中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7年17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围术期护理经验

    冉丽艳;陈斌;

    目的探讨对于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护理措施,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98例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且每组对象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9%,护理满意度为79.59%。比较后,发现实验组各项数据均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且在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手术效果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护理措施

    刘春华;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于我院实施剖宫产术产妇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常规热敷、温水冲洗等诱导排尿方法的对照组(24例),与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我院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24例),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首次排尿量和首次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和首次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1例,占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妇尿潴留发生5例,占20.83%,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主要选择心理干预、生活干预和卧床排尿护理干预等,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初次排尿时间、排尿量,且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2017年17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探讨

    刘春梅;

    目的分析探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方法以2014年12月~2016年10月为时间段,随机选取68例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方式,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对比疼痛评分与PSQI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心理分级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坎海英;刘淑华;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以常规门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以人性化门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研究指标为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00%,投诉率为8.00%;实验组中,护理满意度为93.00%,投诉率为3.00%。以上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投诉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使医患关系得到缓解,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刘海茹;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88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参照组44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4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在常规性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临床指标的差异比较明显;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临终关怀及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

    化宜香;秦磊;

    目的分析临终关怀及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及家属不接受临终关怀,余者3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临终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SAS评分及QLQ-30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7年17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湿疮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张小燕;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湿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湿疮患者,随机抽取90例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湿疮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0%、8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湿疮面积及严重程度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湿疮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能有效减轻湿疮的面积及严重程度,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诊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2017年17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李晓玲;

    目的对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进行探索。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接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精细化管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88.3%、操作技术服务满意度为91.7%,总体满意度达到93.3%;相比于对照组68.3%的服务态度满意度、76.7%的操作技术满意度以及75%的总体满意度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意外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8.3%的并发症发病率和6.7%的意外事件发生率而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管理能够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提供较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实践中值得推广,以便改善护患关系。

    2017年17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张雁霞;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患者200例,纳入对照组,对其坠床、跌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并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风险防范对策(另选取本时期20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评价风险防范对策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跌倒发生率为2.00%,坠床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18.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为神经外科患者应用风险防范对策,可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2017年17期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干预对临床脑震荡患者的应用体会

    张峥;李凯;

    目的研究和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临床脑震荡患者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74例脑震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选自我院2013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29%、81.08%,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DS及S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结果相比对照组较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震荡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2017年17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路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张黎莉;

    目的探究和分析采用中医护理途径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接受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 A)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则根据中医"望闻问切"的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象改善及治疗效果满意度等。结果治疗后3个月的血细胞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均显著升高,但组间差异不明显;出院时的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采用中医护理路径治疗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提示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路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中医护理路径相对于常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治疗3个月的血细胞检查结果两个研究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017年17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爱华;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参照组3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两组医护人员能力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患者进行精确规范护理,对患者需要进行满足,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对医患关系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肛肠科术后便秘与中医干预护理

    杨志慧;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后便秘问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11月在我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手术病人,将这些病人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五十例,对照组的50例病人在手术后进行日常医药护理;治疗组的50例病人,在手术后处理日常护理再加上中医护理干预。平均十天一个疗程,连续护理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医护理前后病人在手术后的便秘症状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便秘症状都有一定的改善,对照组的有效率8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使93%,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高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便秘症状都有所缓解,治疗组的疗效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针对便秘的原因来分别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有效提高肛肠手术后的便秘疗效。

    2017年17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探析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洪惠芸;王燕萍;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80例社区老年的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的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尿失禁的患者给予必要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其治病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老年患者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同时在改善其临床症状的同时,显著的提高了护理的满意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2017年17期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的影响

    杨雪;韩宛凇;陈杰;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确诊收治的8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结果经过两组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的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遵医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017年17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白瑞平;王莲花;

    目的总结不同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采取自拟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的实验1组以及采取中药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的实验2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组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药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见效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干休所老年人Barthel评分与跌倒的相关性分析

    李新星;缪茜;刘斌;沈琰;

    目的探讨干休所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跌倒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所2012~2016年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的老年人82例,比较不同居住地、居住方式与跌倒间的关系,并对年龄、Barthel得分、居住地和居住方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与跌倒的相关性。结果 82名老年人平均Barthel得分(61.00±15.42)分,近5年发生跌倒10例(12.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居住地之间跌倒发生无差异(P>0.05),子女同住与独居之间跌倒发生无差异(P>0.05),夫妻合住、保姆照顾与独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arthel得分(OR=1.882,P=0.031)、居住方式(OR=1.573,P=0.041)是跌倒的相关因素。结论老年人跌倒与Barthel得分和居住方式有关。

    2017年17期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观察

    梁广霞;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实施剖宫产产妇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护理的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28例),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我院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28例),比较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前恐惧评分、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等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恐惧、缩短产妇的排气时间、且有效降低产妇的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2017年17期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段惠;郭召鹏;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我院96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VAS评分与ODI指数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要好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精心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7年17期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PDCA模式在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邬晓慧;康士萍;

    目的探讨对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行PDCA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组研究,分为PDCA组和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PDCA组行PDCA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 PDCA组发生并发症几率2例(4.17%)显著低于参照组10例(20.83%),PDCA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肠蠕动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行PDCA护理模式,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肠蠕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2017年17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熊莎;

    目的探索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选取为80例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化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大咯血率(0.00%)、住院时间(11.46±3.94)天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中效果显著。

    2017年17期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伟青;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2017年17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

    黄玲凤;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其中对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包括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降血脂药,对实验组的冠心病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使冠心病患者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冠心病患者的需求,通过患者具体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出院指导记录两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心率、收缩率病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心率[97.32±13.9]、收缩压[22.42±2.12]均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心率[74.59±12.90]、收缩压[20.21±1.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50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为16例,百分比为32%,全部低于于对照组50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为27例,百分比为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为安全,且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心率和收缩压,减少心绞痛发生情况,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心里护理干预对疝气手术患儿术后康复的影响

    王颖艳;

    目的探讨疝气手术患儿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疝气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Prince-Hener评分、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心理状态改善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疝气手术患儿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疝气手术患儿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

    2017年17期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信在过敏性鼻炎患者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探讨

    秦磊;郝秀杰;

    目的探索微信在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效果,使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时获得直接有效的健康教育知识。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变态反应科门诊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于相同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结合通讯工具微信按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健康宣教合格率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应用微信按健康教育路径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微信是帮助和促进医护人员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2017年17期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聂丹妮;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前后的相关资料。结果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病室管理评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患者护理安全评分等指标方面,应用精细化管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明显的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在儿童康复护理中的运用

    蒋萌烨;

    目的对优质护理运用在儿童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在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04例儿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52例,参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再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康复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加以推广。

    2017年17期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面神经炎病人焦虑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袁泉;

    目的探究面神经炎病人的焦虑状况,分析后探究其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112例神经炎病人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焦虑状况的患者情况,同时针对其焦虑做一分析,总结护理干预的方法;本次112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结果面神经炎存在焦虑患者例数为所占总数比例的89.28%;其中100例患者焦虑的因素包括经济困难、影响社交、关注疾病恢复情况、对于病情相关知识缺乏。结论面神经炎病人焦虑状况分析发现,影响患者的因素较多,因此我们在护理干预时应该从全方面展开工作,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改善其情况。

    2017年17期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优化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比较

    娄彦宏;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采用优化急诊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和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接受抢救时间、接受心电图监测时间、接受病情评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4.1%),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抢救时间、接受心电图监测时间、接受病情评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有效缩短院内急救时间以及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

    孙迎春;丁艳丽;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低于对照组3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使用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1-3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

    孙迎春;丁艳丽;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CNP),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低于对照组3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使用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1-3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患者的护理

    史亚男;

    目的探讨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白癜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患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54例(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72.41%);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评分(SAS)以及抑郁评分(SDS)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白癜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3+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患者的护理

    史亚男;

    目的探讨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白癜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患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有效率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54例(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72.41%);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评分(SAS)以及抑郁评分(SDS)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白癜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等负性情绪。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3+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崔永菁;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同时,由专业的心理测试人员对其进行测试,分析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比2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结果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为:悲观失望、迫切了解疾病知识、焦虑急躁、自卑多疑、睡眠障碍、性格特征、缺乏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等;实验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及干预前(P<0.05)。结论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较多,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其心理障碍情况的减轻,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更好配合治疗。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4-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

    崔永菁;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评估,同时,由专业的心理测试人员对其进行测试,分析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比2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结果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为:悲观失望、迫切了解疾病知识、焦虑急躁、自卑多疑、睡眠障碍、性格特征、缺乏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等;实验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及干预前(P<0.05)。结论导致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较多,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其心理障碍情况的减轻,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更好配合治疗。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4-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方法

    彭岩;沈春霞;黄焜;

    目的分析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采用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60例,治疗前后过程中给予患者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有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前患者VAS的评分为(31.22.20)分,治疗后患者VAS的评分为(17.24±1.13)分。讨论对于采用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来说,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方法

    彭岩;沈春霞;黄焜;

    目的分析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采用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60例,治疗前后过程中给予患者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有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前患者VAS的评分为(31.22.20)分,治疗后患者VAS的评分为(17.24±1.13)分。讨论对于采用氯化锶[~(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患者来说,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健康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作用分析

    马武男;

    目的研究健康宣教干预措施对社区居民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并找到有效方法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从2012年1月~2014年9月体检中连续两年诊断为高脂血症的患者中抽取67例,进行健康宣教,主要针对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而采取运动和饮食的指导,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保证有效的治疗。结果经过一年的观察,健康干预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BMI)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的患者能坚持有规律地锻炼。结论通过健康宣教干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是做好社区居民预防工作的重要及有效方式。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7+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健康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作用分析

    马武男;

    目的研究健康宣教干预措施对社区居民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并找到有效方法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从2012年1月~2014年9月体检中连续两年诊断为高脂血症的患者中抽取67例,进行健康宣教,主要针对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而采取运动和饮食的指导,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保证有效的治疗。结果经过一年的观察,健康干预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体重指数(BMI)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的患者能坚持有规律地锻炼。结论通过健康宣教干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是做好社区居民预防工作的重要及有效方式。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7+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干预效果

    乌兰格日勒;

    目的探讨对腰椎手术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腰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腰椎手术患者个人意愿分为58例中医组和58例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中医组行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疼痛评分(VAS)、骨科协会评分(JOA)、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中医组发生并发症几率8例(13.79%)显著低于参照组22例(37.93%),中医组VAS评分、JOA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手术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十分有效,同时,还能够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8-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干预效果

    乌兰格日勒;

    目的探讨对腰椎手术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腰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腰椎手术患者个人意愿分为58例中医组和58例参照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中医组行综合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疼痛评分(VAS)、骨科协会评分(JOA)、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中医组发生并发症几率8例(13.79%)显著低于参照组22例(37.93%),中医组VAS评分、JOA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手术患者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十分有效,同时,还能够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2017年17期 v.4;No.126 3258-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囊镜治疗精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余山桢;

    目的探讨对精囊炎患者行精囊镜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围术期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围术期组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围术期组护理满意度29例(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22例(73.33%),围术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0例(0%)显著低于常规组5例(16.67%),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精囊炎患者行精囊镜治疗中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0+3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囊镜治疗精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余山桢;

    目的探讨对精囊炎患者行精囊镜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围术期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围术期组行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围术期组护理满意度29例(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22例(73.33%),围术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0例(0%)显著低于常规组5例(16.67%),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结论对精囊炎患者行精囊镜治疗中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0+3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围术期护理经验

    冉丽艳;陈斌;

    目的探讨对于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护理措施,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98例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且每组对象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9%,护理满意度为79.59%。比较后,发现实验组各项数据均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且在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手术效果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1-3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围术期护理经验

    冉丽艳;陈斌;

    目的探讨对于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护理措施,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98例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且每组对象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6%,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9%,护理满意度为79.59%。比较后,发现实验组各项数据均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泌尿结石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且在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手术效果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1-3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护理措施

    刘春华;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于我院实施剖宫产术产妇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常规热敷、温水冲洗等诱导排尿方法的对照组(24例),与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我院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24例),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首次排尿量和首次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和首次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1例,占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妇尿潴留发生5例,占20.83%,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主要选择心理干预、生活干预和卧床排尿护理干预等,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初次排尿时间、排尿量,且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3+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护理措施

    刘春华;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于我院实施剖宫产术产妇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常规热敷、温水冲洗等诱导排尿方法的对照组(24例),与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我院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24例),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首次排尿量和首次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和首次排尿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1例,占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妇尿潴留发生5例,占20.83%,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主要选择心理干预、生活干预和卧床排尿护理干预等,可以有效改善产妇初次排尿时间、排尿量,且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3+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探讨

    刘春梅;

    目的分析探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方法以2014年12月~2016年10月为时间段,随机选取68例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方式,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对比疼痛评分与PSQI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心理分级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4-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探讨

    刘春梅;

    目的分析探讨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分级护理模式。方法以2014年12月~2016年10月为时间段,随机选取68例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方式,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对比疼痛评分与PSQI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与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介入择期手术患者,采用心理分级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4-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坎海英;刘淑华;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以常规门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以人性化门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研究指标为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00%,投诉率为8.00%;实验组中,护理满意度为93.00%,投诉率为3.00%。以上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投诉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使医患关系得到缓解,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5-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坎海英;刘淑华;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以常规门诊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以人性化门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研究指标为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00%,投诉率为8.00%;实验组中,护理满意度为93.00%,投诉率为3.00%。以上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投诉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使医患关系得到缓解,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5-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刘海茹;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88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参照组44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4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在常规性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临床指标的差异比较明显;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刘海茹;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88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参照组44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4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在常规性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临床指标的差异比较明显;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临终关怀及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

    化宜香;秦磊;

    目的分析临终关怀及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及家属不接受临终关怀,余者3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临终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SAS评分及QLQ-30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临终关怀及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

    化宜香;秦磊;

    目的分析临终关怀及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及家属不接受临终关怀,余者3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临终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其SAS评分及QLQ-30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湿疮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张小燕;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湿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湿疮患者,随机抽取90例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湿疮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0%、8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湿疮面积及严重程度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湿疮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能有效减轻湿疮的面积及严重程度,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诊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9+3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湿疮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张小燕;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湿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湿疮患者,随机抽取90例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湿疮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0%、8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湿疮面积及严重程度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湿疮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能有效减轻湿疮的面积及严重程度,且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诊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69+3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李晓玲;

    目的对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进行探索。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接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精细化管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88.3%、操作技术服务满意度为91.7%,总体满意度达到93.3%;相比于对照组68.3%的服务态度满意度、76.7%的操作技术满意度以及75%的总体满意度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意外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8.3%的并发症发病率和6.7%的意外事件发生率而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管理能够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提供较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实践中值得推广,以便改善护患关系。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0-3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李晓玲;

    目的对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进行探索。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接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精细化管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88.3%、操作技术服务满意度为91.7%,总体满意度达到93.3%;相比于对照组68.3%的服务态度满意度、76.7%的操作技术满意度以及75%的总体满意度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意外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8.3%的并发症发病率和6.7%的意外事件发生率而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管理能够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提供较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实践中值得推广,以便改善护患关系。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0-3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张雁霞;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患者200例,纳入对照组,对其坠床、跌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并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风险防范对策(另选取本时期20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评价风险防范对策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跌倒发生率为2.00%,坠床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18.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为神经外科患者应用风险防范对策,可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1-3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张雁霞;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患者200例,纳入对照组,对其坠床、跌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并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风险防范对策(另选取本时期20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评价风险防范对策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跌倒发生率为2.00%,坠床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6.00%、18.00%(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为神经外科患者应用风险防范对策,可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1-3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干预对临床脑震荡患者的应用体会

    张峥;李凯;

    目的研究和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临床脑震荡患者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74例脑震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选自我院2013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29%、81.08%,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DS及S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结果相比对照组较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震荡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干预对临床脑震荡患者的应用体会

    张峥;李凯;

    目的研究和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临床脑震荡患者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74例脑震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选自我院2013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29%、81.08%,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DS及S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结果相比对照组较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震荡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路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张黎莉;

    目的探究和分析采用中医护理途径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接受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 A)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则根据中医"望闻问切"的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象改善及治疗效果满意度等。结果治疗后3个月的血细胞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均显著升高,但组间差异不明显;出院时的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采用中医护理路径治疗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提示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路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中医护理路径相对于常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治疗3个月的血细胞检查结果两个研究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路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张黎莉;

    目的探究和分析采用中医护理途径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接受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 A)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则根据中医"望闻问切"的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象改善及治疗效果满意度等。结果治疗后3个月的血细胞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均显著升高,但组间差异不明显;出院时的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采用中医护理路径治疗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提示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路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中医护理路径相对于常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治疗3个月的血细胞检查结果两个研究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爱华;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参照组3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两组医护人员能力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患者进行精确规范护理,对患者需要进行满足,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对医患关系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5+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爱华;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参照组32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两组医护人员能力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患者进行精确规范护理,对患者需要进行满足,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对医患关系进行改善,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5+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肛肠科术后便秘与中医干预护理

    杨志慧;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后便秘问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11月在我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手术病人,将这些病人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五十例,对照组的50例病人在手术后进行日常医药护理;治疗组的50例病人,在手术后处理日常护理再加上中医护理干预。平均十天一个疗程,连续护理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医护理前后病人在手术后的便秘症状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便秘症状都有一定的改善,对照组的有效率8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使93%,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高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便秘症状都有所缓解,治疗组的疗效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针对便秘的原因来分别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有效提高肛肠手术后的便秘疗效。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6-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肛肠科术后便秘与中医干预护理

    杨志慧;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后便秘问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11月在我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手术病人,将这些病人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五十例,对照组的50例病人在手术后进行日常医药护理;治疗组的50例病人,在手术后处理日常护理再加上中医护理干预。平均十天一个疗程,连续护理两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医护理前后病人在手术后的便秘症状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便秘症状都有一定的改善,对照组的有效率8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使93%,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高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便秘症状都有所缓解,治疗组的疗效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针对便秘的原因来分别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有效提高肛肠手术后的便秘疗效。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6-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探析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洪惠芸;王燕萍;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80例社区老年的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的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尿失禁的患者给予必要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其治病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老年患者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同时在改善其临床症状的同时,显著的提高了护理的满意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7-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探析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洪惠芸;王燕萍;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在社区老年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80例社区老年的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的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尿失禁的患者给予必要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其治病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老年患者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同时在改善其临床症状的同时,显著的提高了护理的满意率,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7-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的影响

    杨雪;韩宛凇;陈杰;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确诊收治的8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结果经过两组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的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遵医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9+3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的影响

    杨雪;韩宛凇;陈杰;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确诊收治的8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遵医行为。结果经过两组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的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遵医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对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79+3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白瑞平;王莲花;

    目的总结不同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采取自拟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的实验1组以及采取中药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的实验2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组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药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见效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0-3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白瑞平;王莲花;

    目的总结不同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采取自拟中药灌肠液保留灌肠的实验1组以及采取中药清热解毒汤保留灌肠的实验2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组间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药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见效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0-3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干休所老年人Barthel评分与跌倒的相关性分析

    李新星;缪茜;刘斌;沈琰;

    目的探讨干休所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跌倒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所2012~2016年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的老年人82例,比较不同居住地、居住方式与跌倒间的关系,并对年龄、Barthel得分、居住地和居住方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与跌倒的相关性。结果 82名老年人平均Barthel得分(61.00±15.42)分,近5年发生跌倒10例(12.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居住地之间跌倒发生无差异(P>0.05),子女同住与独居之间跌倒发生无差异(P>0.05),夫妻合住、保姆照顾与独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arthel得分(OR=1.882,P=0.031)、居住方式(OR=1.573,P=0.041)是跌倒的相关因素。结论老年人跌倒与Barthel得分和居住方式有关。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干休所老年人Barthel评分与跌倒的相关性分析

    李新星;缪茜;刘斌;沈琰;

    目的探讨干休所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跌倒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所2012~2016年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的老年人82例,比较不同居住地、居住方式与跌倒间的关系,并对年龄、Barthel得分、居住地和居住方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与跌倒的相关性。结果 82名老年人平均Barthel得分(61.00±15.42)分,近5年发生跌倒10例(12.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居住地之间跌倒发生无差异(P>0.05),子女同住与独居之间跌倒发生无差异(P>0.05),夫妻合住、保姆照顾与独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arthel得分(OR=1.882,P=0.031)、居住方式(OR=1.573,P=0.041)是跌倒的相关因素。结论老年人跌倒与Barthel得分和居住方式有关。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观察

    梁广霞;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实施剖宫产产妇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护理的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28例),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我院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28例),比较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前恐惧评分、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等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恐惧、缩短产妇的排气时间、且有效降低产妇的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3+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观察

    梁广霞;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于我院实施剖宫产产妇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护理的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28例),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选择我院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28例),比较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前恐惧评分、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等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恐惧、缩短产妇的排气时间、且有效降低产妇的疼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3+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段惠;郭召鹏;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我院96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VAS评分与ODI指数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要好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精心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4-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段惠;郭召鹏;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我院96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VAS评分与ODI指数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要好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精心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4-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PDCA模式在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邬晓慧;康士萍;

    目的探讨对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行PDCA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组研究,分为PDCA组和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PDCA组行PDCA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 PDCA组发生并发症几率2例(4.17%)显著低于参照组10例(20.83%),PDCA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肠蠕动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行PDCA护理模式,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肠蠕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5-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DCA模式在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邬晓慧;康士萍;

    目的探讨对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行PDCA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回肠新膀胱术后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组研究,分为PDCA组和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PDCA组行PDCA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 PDCA组发生并发症几率2例(4.17%)显著低于参照组10例(20.83%),PDCA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肠蠕动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梗阻患者行PDCA护理模式,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肠蠕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5-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熊莎;

    目的探索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选取为80例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化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大咯血率(0.00%)、住院时间(11.46±3.94)天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中效果显著。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7+3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

    熊莎;

    目的探索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选取为80例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化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大咯血率(0.00%)、住院时间(11.46±3.94)天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中效果显著。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7+3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伟青;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8-3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伟青;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8-3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

    黄玲凤;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其中对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包括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降血脂药,对实验组的冠心病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使冠心病患者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冠心病患者的需求,通过患者具体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出院指导记录两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心率、收缩率病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心率[97.32±13.9]、收缩压[22.42±2.12]均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心率[74.59±12.90]、收缩压[20.21±1.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50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为16例,百分比为32%,全部低于于对照组50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为27例,百分比为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为安全,且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心率和收缩压,减少心绞痛发生情况,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9-3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

    黄玲凤;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为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其中对对照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包括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降血脂药,对实验组的冠心病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使冠心病患者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冠心病患者的需求,通过患者具体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出院指导记录两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心率、收缩率病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心率[97.32±13.9]、收缩压[22.42±2.12]均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后心率[74.59±12.90]、收缩压[20.21±1.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50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为16例,百分比为32%,全部低于于对照组50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为27例,百分比为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为安全,且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心率和收缩压,减少心绞痛发生情况,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89-3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心里护理干预对疝气手术患儿术后康复的影响

    王颖艳;

    目的探讨疝气手术患儿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疝气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Prince-Hener评分、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心理状态改善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疝气手术患儿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疝气手术患儿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里护理干预对疝气手术患儿术后康复的影响

    王颖艳;

    目的探讨疝气手术患儿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疝气手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Prince-Hener评分、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心理状态改善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疝气手术患儿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疝气手术患儿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信在过敏性鼻炎患者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探讨

    秦磊;郝秀杰;

    目的探索微信在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效果,使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时获得直接有效的健康教育知识。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变态反应科门诊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于相同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结合通讯工具微信按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健康宣教合格率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应用微信按健康教育路径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微信是帮助和促进医护人员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信在过敏性鼻炎患者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探讨

    秦磊;郝秀杰;

    目的探索微信在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效果,使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时获得直接有效的健康教育知识。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变态反应科门诊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于相同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结合通讯工具微信按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健康宣教合格率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应用微信按健康教育路径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微信是帮助和促进医护人员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聂丹妮;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前后的相关资料。结果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病室管理评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患者护理安全评分等指标方面,应用精细化管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明显的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聂丹妮;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前后的相关资料。结果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病室管理评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患者护理安全评分等指标方面,应用精细化管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能够明显的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在儿童康复护理中的运用

    蒋萌烨;

    目的对优质护理运用在儿童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在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04例儿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52例,参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再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康复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加以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在儿童康复护理中的运用

    蒋萌烨;

    目的对优质护理运用在儿童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在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04例儿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52例,参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再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康复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加以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面神经炎病人焦虑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袁泉;

    目的探究面神经炎病人的焦虑状况,分析后探究其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112例神经炎病人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焦虑状况的患者情况,同时针对其焦虑做一分析,总结护理干预的方法;本次112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结果面神经炎存在焦虑患者例数为所占总数比例的89.28%;其中100例患者焦虑的因素包括经济困难、影响社交、关注疾病恢复情况、对于病情相关知识缺乏。结论面神经炎病人焦虑状况分析发现,影响患者的因素较多,因此我们在护理干预时应该从全方面展开工作,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改善其情况。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面神经炎病人焦虑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袁泉;

    目的探究面神经炎病人的焦虑状况,分析后探究其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112例神经炎病人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焦虑状况的患者情况,同时针对其焦虑做一分析,总结护理干预的方法;本次112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结果面神经炎存在焦虑患者例数为所占总数比例的89.28%;其中100例患者焦虑的因素包括经济困难、影响社交、关注疾病恢复情况、对于病情相关知识缺乏。结论面神经炎病人焦虑状况分析发现,影响患者的因素较多,因此我们在护理干预时应该从全方面展开工作,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改善其情况。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优化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比较

    娄彦宏;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采用优化急诊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和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接受抢救时间、接受心电图监测时间、接受病情评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4.1%),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抢救时间、接受心电图监测时间、接受病情评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有效缩短院内急救时间以及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优化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比较

    娄彦宏;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采用优化急诊护理以及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机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和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接受抢救时间、接受心电图监测时间、接受病情评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4.1%),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抢救时间、接受心电图监测时间、接受病情评估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有效缩短院内急救时间以及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诊断技术

  • 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曾维芳;

    目的研究将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应用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输血检验人员,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受检者例数为30例,将采取盐水法检验的受检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查的受检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经不同检验后的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受检者在阳性检出率、稳定性、准确度、灵敏度以及检测耗时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升阳性检出率,提高输血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具备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2017年17期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CT在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

    付珺;

    目的评价CT用于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确诊的5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结合其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并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0例真菌性鼻窦炎中因曲霉菌感染而引发的42例,形成真菌球,表现为:(1)病变鼻窦主要为单窦,且多为上颌窦,多窦双侧少见;(2)病变鼻窦表现为软组织影密度不均,部分膨向鼻腔;(3)多数病灶有团状、小条片状、沙粒样钙化灶;(4)受累窦壁存在不同程度骨质增生、骨质轻微破坏。8例因毛霉菌感染而引发,CT表现为鼻窦黏膜明显增厚,鼻窦腔有高密度影,为毛玻璃样特征。结论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比较典型,经CT检查可准确显示病变范围,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

    2017年17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

    杨冬月;

    目的探讨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于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收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诊断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心血管超声诊断方法,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出右心室Tei指数偏高12例、左心室Tei指数偏高42例、右心房左右内径偏高33例、左心房左右内径偏高22例、主肺动脉内径偏高15例以及右肺动脉内径偏高28例;经诊断,对照组患者确诊34例,误诊11例。诊断效率为75.11%,观察组患者确诊42例,误诊3例,诊断效率为91.11%,两种方法相比,诊断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心血管超声检查与常规诊断方法相比,诊断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7年17期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作用

    解晨婧;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感染性肺炎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组,其中病毒性感染50例、细菌性感染50例,同时选择50例无感染发生的新生儿,将其纳入常规组,抽取静脉血,观察各组患儿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情况(PCT)。结果研究组中病毒性感染患儿PCT为(0.66±0.33)ng/ml、CRP为(9.41±2.55)mg/L、WBC为(10.78±2.61)x109/L,研究组中细菌性感染患儿PCT为(0.77±0.31)ng/ml、CRP为(22.35±3.32)mg/L、WBC为(16.78±2.56)×109/L。常规组患儿PCT为(0.31±0.27)ng/ml、CRP为(5.33±2.12)mg/L、WBC为(6.49±2.38)x109/L,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能够为医生提供临床诊断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7年17期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比较与研究

    梁晓霞;

    目的探讨比较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8例。参照组18例患者应用经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18例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效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诊断的准确率进行计算。结果在诊断符合率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可取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彩超应用在流产引产、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汪宝霞;汤颖颖;

    目的分析在流产引产、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应用阴道彩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产科患者60例参与研究,均实施阴道彩超检查,分析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实施清宫术处理后刮除组织2~35 g,10例患者给予抗炎、甲基睾丸素口服治疗后后蜕膜组织排出,停止出血。结论阴道彩超应用在流产引产、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

    陈杰;

    目的分析并探讨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两年期间收治的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静息超声心动图和静息心电图检查,以最终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比较,静息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35.8%(43/120),特异性为92.5%(111/120),阳性预测值35.8%(43/120),阴性预测值92.5%(111/120),静息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24.1%(29/120),特异性为78.9%(10/120)。在120例患者中,静息心电图病变血管≥75%(33支)、22例,静息超声心动图有相应室壁运动异常28支,17例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病变均≥80%,有相应室壁运动异常26支。讨论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血管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适合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2017年17期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曾维芳;

    目的研究将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应用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输血检验人员,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受检者例数为30例,将采取盐水法检验的受检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查的受检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经不同检验后的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受检者在阳性检出率、稳定性、准确度、灵敏度以及检测耗时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升阳性检出率,提高输血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具备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7+3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曾维芳;

    目的研究将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应用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输血检验人员,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受检者例数为30例,将采取盐水法检验的受检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查的受检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经不同检验后的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受检者在阳性检出率、稳定性、准确度、灵敏度以及检测耗时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改善,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升阳性检出率,提高输血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具备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7+3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CT在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

    付珺;

    目的评价CT用于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确诊的5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结合其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并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0例真菌性鼻窦炎中因曲霉菌感染而引发的42例,形成真菌球,表现为:(1)病变鼻窦主要为单窦,且多为上颌窦,多窦双侧少见;(2)病变鼻窦表现为软组织影密度不均,部分膨向鼻腔;(3)多数病灶有团状、小条片状、沙粒样钙化灶;(4)受累窦壁存在不同程度骨质增生、骨质轻微破坏。8例因毛霉菌感染而引发,CT表现为鼻窦黏膜明显增厚,鼻窦腔有高密度影,为毛玻璃样特征。结论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比较典型,经CT检查可准确显示病变范围,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8-3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CT在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

    付珺;

    目的评价CT用于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确诊的5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结合其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并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0例真菌性鼻窦炎中因曲霉菌感染而引发的42例,形成真菌球,表现为:(1)病变鼻窦主要为单窦,且多为上颌窦,多窦双侧少见;(2)病变鼻窦表现为软组织影密度不均,部分膨向鼻腔;(3)多数病灶有团状、小条片状、沙粒样钙化灶;(4)受累窦壁存在不同程度骨质增生、骨质轻微破坏。8例因毛霉菌感染而引发,CT表现为鼻窦黏膜明显增厚,鼻窦腔有高密度影,为毛玻璃样特征。结论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比较典型,经CT检查可准确显示病变范围,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

    2017年17期 v.4;No.126 3298-3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

    杨冬月;

    目的探讨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于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收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诊断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心血管超声诊断方法,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出右心室Tei指数偏高12例、左心室Tei指数偏高42例、右心房左右内径偏高33例、左心房左右内径偏高22例、主肺动脉内径偏高15例以及右肺动脉内径偏高28例;经诊断,对照组患者确诊34例,误诊11例。诊断效率为75.11%,观察组患者确诊42例,误诊3例,诊断效率为91.11%,两种方法相比,诊断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心血管超声检查与常规诊断方法相比,诊断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0+3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

    杨冬月;

    目的探讨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于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收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诊断方法,而观察组患者采取心血管超声诊断方法,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出右心室Tei指数偏高12例、左心室Tei指数偏高42例、右心房左右内径偏高33例、左心房左右内径偏高22例、主肺动脉内径偏高15例以及右肺动脉内径偏高28例;经诊断,对照组患者确诊34例,误诊11例。诊断效率为75.11%,观察组患者确诊42例,误诊3例,诊断效率为91.11%,两种方法相比,诊断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心血管超声检查与常规诊断方法相比,诊断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0+3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作用

    解晨婧;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感染性肺炎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组,其中病毒性感染50例、细菌性感染50例,同时选择50例无感染发生的新生儿,将其纳入常规组,抽取静脉血,观察各组患儿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情况(PCT)。结果研究组中病毒性感染患儿PCT为(0.66±0.33)ng/ml、CRP为(9.41±2.55)mg/L、WBC为(10.78±2.61)x109/L,研究组中细菌性感染患儿PCT为(0.77±0.31)ng/ml、CRP为(22.35±3.32)mg/L、WBC为(16.78±2.56)×109/L。常规组患儿PCT为(0.31±0.27)ng/ml、CRP为(5.33±2.12)mg/L、WBC为(6.49±2.38)x109/L,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能够为医生提供临床诊断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1-3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作用

    解晨婧;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感染性肺炎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组,其中病毒性感染50例、细菌性感染50例,同时选择50例无感染发生的新生儿,将其纳入常规组,抽取静脉血,观察各组患儿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情况(PCT)。结果研究组中病毒性感染患儿PCT为(0.66±0.33)ng/ml、CRP为(9.41±2.55)mg/L、WBC为(10.78±2.61)x109/L,研究组中细菌性感染患儿PCT为(0.77±0.31)ng/ml、CRP为(22.35±3.32)mg/L、WBC为(16.78±2.56)×109/L。常规组患儿PCT为(0.31±0.27)ng/ml、CRP为(5.33±2.12)mg/L、WBC为(6.49±2.38)x109/L,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能够为医生提供临床诊断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1-3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比较与研究

    梁晓霞;

    目的探讨比较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8例。参照组18例患者应用经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18例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效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诊断的准确率进行计算。结果在诊断符合率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可取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比较与研究

    梁晓霞;

    目的探讨比较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8例。参照组18例患者应用经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18例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效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对诊断的准确率进行计算。结果在诊断符合率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可取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彩超应用在流产引产、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汪宝霞;汤颖颖;

    目的分析在流产引产、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应用阴道彩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产科患者60例参与研究,均实施阴道彩超检查,分析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实施清宫术处理后刮除组织2~35 g,10例患者给予抗炎、甲基睾丸素口服治疗后后蜕膜组织排出,停止出血。结论阴道彩超应用在流产引产、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彩超应用在流产引产、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汪宝霞;汤颖颖;

    目的分析在流产引产、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应用阴道彩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产科患者60例参与研究,均实施阴道彩超检查,分析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实施清宫术处理后刮除组织2~35 g,10例患者给予抗炎、甲基睾丸素口服治疗后后蜕膜组织排出,停止出血。结论阴道彩超应用在流产引产、产后宫内残留物诊断中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

    陈杰;

    目的分析并探讨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两年期间收治的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静息超声心动图和静息心电图检查,以最终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比较,静息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35.8%(43/120),特异性为92.5%(111/120),阳性预测值35.8%(43/120),阴性预测值92.5%(111/120),静息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24.1%(29/120),特异性为78.9%(10/120)。在120例患者中,静息心电图病变血管≥75%(33支)、22例,静息超声心动图有相应室壁运动异常28支,17例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病变均≥80%,有相应室壁运动异常26支。讨论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血管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适合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

    陈杰;

    目的分析并探讨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两年期间收治的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静息超声心动图和静息心电图检查,以最终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比较,静息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35.8%(43/120),特异性为92.5%(111/120),阳性预测值35.8%(43/120),阴性预测值92.5%(111/120),静息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24.1%(29/120),特异性为78.9%(10/120)。在120例患者中,静息心电图病变血管≥75%(33支)、22例,静息超声心动图有相应室壁运动异常28支,17例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病变均≥80%,有相应室壁运动异常26支。讨论静息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及相关血管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适合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与临床

  • 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作用研究

    李小鸾;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时使用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共88例,通过随机分配方案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甲状腺片,观察组联合优甲乐,将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于海霞;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治疗时,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5.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85.0%),P<0.05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发现,其均能够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2017年17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孙杉;王文娜;马海梅;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所接诊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患者13例,只使用前列地尔治疗,B组患者13例,只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C组患者13例,选择两种药物联合治疗,D组患者13例,作为空白对照,四组患者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单纯的一种方式治疗,虽然可以起到治疗效果,但是总有效率只有69.23%,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率可达92.31%,另外,联合治疗的血糖下降程度最明显。结论选择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足,比两种药单独治疗效果更好,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颤振方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血脂影响

    牛敬宪;李咏梅;李凤军;张海龙;杨贵平;杨生太;

    目的观察颤振方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肝肾阴虚、风痰阻络)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血管性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用多巴丝肼治疗,治疗组用多巴丝肼加颤振方并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统一帕金森病综合征评定量表(UPDRS)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有效率79.0%,对照组有效率44.2%,两组治疗前后有统计数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血脂含量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数意义(P<0.01),结论颤振方能改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症状及调节血脂水平,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2017年17期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280例的临床疗效探究

    李抗抗;

    目的研究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中风患者280例,将其随机分两组。A组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风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2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中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2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B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副作用,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孟松;

    目的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方法,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中,抽选7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A组与B组,每组35例。A组采取常规剂量的阿托品治疗,B组采取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28%,药副作用发生率为25.71%,显著低于B组的91.42%与5.71%,P<0.05。结论采取小剂量的阿托品结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能够增强治疗疗效,副作用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2017年17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效果

    范贶;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0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帕金森痴呆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MMSE和Barthel指数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提高,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帕金森痴呆患者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效果分析

    付琼;

    目的分析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治疗的110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60例),前者单纯行阿德福韦酯治疗,后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HBVDNA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LT复常率与HBVDNA转阴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行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取得效果更为确切,且安全性高。

    2017年17期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不良反应分析

    华萍;

    目的讨论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80例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采用中成药和西药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症状进行整理,同时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神经系统损伤,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泌尿系统损伤等,其主要因素为中成药用药剂量过大,其次为中西用药使用不合理、中西药物搭配不合理等,其给药途径主要为注射给药,其次为口服,最后为外用。结论合理使用相关药物,综合考虑,加大药物的使用规范性,进而才能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其健康。

    2017年17期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蒙脱石散与儿泻停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分析

    孙积金;

    目的分析蒙脱石散与儿泻停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蒙脱石散与儿泻停的联合用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以及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79.5%,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2.3%、18.2%,治疗组患儿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呕吐和腹泻消失的时间明显低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治疗而言,给予蒙脱石散与儿泻停联合用药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呕吐及腹泻消失时间,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乌拉地尔治疗非瓣膜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巩晓宁;徐琳;杨增升;

    目的分析研究乌拉地尔治疗非瓣膜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10月治疗的60名非瓣膜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乌拉地尔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均采用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治疗时间为一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比治疗前有所提高,研究组的提高更加显著。治疗后研究组发生头晕、恶心、心悸、出汗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乌拉地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7年17期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纳洛酮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张学琼;周凡蓉;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阿片类药物止痛。如诊断或高度怀疑阿片类药物过量,则停用阿片类药物,给予纳洛酮静脉推注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病情未缓解则在5~10 min后再次缓慢推注纳洛酮0.2 mg,并视情况给予一定疼痛刺激,之后酌情调整滴速,救治时勿一次使用过大剂量纳洛酮。观察本组患者纳洛酮用药情况和救治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纳洛酮救治后瞳孔针尖样缩小、呼吸抑制、嗜睡等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止痛效果满意,且生命体征平稳,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并不少见,采用纳洛酮救治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阿片类药物过量所致反应,确保止痛治疗顺利实施。

    2017年17期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氨溴索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

    张明泉;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9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退热、抗炎、镇静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6/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皮敏消胶囊复方甘草酸苷应用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李政敏;

    目的分析皮敏消胶囊复方甘草酸苷应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试验组采用皮敏消胶囊结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的价值。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以后的总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的78.79%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敏消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用于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2017年17期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预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肌保护作用

    张丽杰;

    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预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溶栓前3个月连续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的心肌损伤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溶栓前的心肌损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的心肌损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的减轻对其心肌的损伤,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3年疗效观察

    方国平;钱梅云;翟德芳;苏建农;曹琪;谢静;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住院观察的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34例予单药恩替卡韦,用药时间均为3年,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乙肝两对半、HBVDNA的变化。结果两组肝功能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病毒学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能显著抑制病毒进一步复制,降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165-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肾盂肾炎患者的影响

    张正胜;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肾盂肾炎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根据肾功能不同调整给药剂量。用药14日后观察两组疗效、安全性、复发率。结果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治疗肾盂肾炎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性呕吐、皮疹、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6个月,研究组复发2例(3.3%),对照组复发9例(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左氧氟沙星治疗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治疗肾盂肾炎患者,疗效明显提高,安全性不相上下,且明显降低复发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影响。

    2017年17期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草药临床配伍及合理用药分析

    李曼曼;

    目的本文探讨中草药临床配伍及合理用药分析。方法从辨证论治、有毒中药、品种产地、配伍理论、炮制加工、等几个方面分析中药不合理用药用药的现状,并结合中药不合理用药现状,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临床中药师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结果与结论要为临床推动中药的合理用药,要为中药临床上用药服务,检测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

    2017年17期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纳布啡用于宫腔镜检查麻醉中安全性和效果研究

    李雁军;张选强;

    目的探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在宫腔镜检查麻醉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择期宫腔镜诊疗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衡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B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两组均行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安全性,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进入诱导后A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波动明显优于B组,术后不良反应A组优于B组,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的时间(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A组在提高镇痛作用同时极大降低用药中不良反应。A组用于宫腔镜麻醉更有优势,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78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李爱华;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给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87%,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2017年17期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温富春;

    目的分析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36例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予以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以常规方法治疗的36例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得分,血清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治疗后第3个月起日临床症状、平均体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总Ig E、尘螨特异性Ig E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2017年17期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经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的效果研究

    汤颖颖;汪宝霞;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8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叶酸联合波尼松治疗,观察组选择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经叶酸和泼尼松治疗后总有效率73.17%(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能够提升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王廷珍;

    目的探究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3例。单一组主要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联合组主要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包括血压、血糖等治疗相关指标均优于单一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反生率为6.98%,较之单一组(11.6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

    2017年17期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无生长追赶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伟;史灵利;姜书琴;郑贺丽;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无生长追赶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诊治中心就诊的无生长追赶SGA患儿32例,根据治疗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给予rhGH(0.12、0.2U﹒Kg-1﹒d-1),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结果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患儿治疗前的生长速率(GV)、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GV为(8.21±2.35)cm/y,大剂量组GV为(11.03±2.73)cm/y,小剂量组HtSDS为(-1.95±0.37),大剂量组(HtSDS)为(-1.42±0.19),大剂量组均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H可以有效促进无生长追赶小于胎龄儿的生长,且大剂量疗效优于小剂量,不同给药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7年17期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斯美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王连庆;周善鑫;

    目的探讨阿斯美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感染后咳嗽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阿斯美组30例,给予阿斯美2粒/次,3次/日,苏黄止咳胶囊组30例,给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联合治疗组30例,给予阿斯美2粒/次,3次/日及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疗程均为7天。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7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咳嗽程度进行评分,观察3组治疗后3天、7天VAS评分的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结果 3组均在治疗3天、7天较治疗前VAS评分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阿斯美组及苏黄止咳胶囊组在治疗3天、7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较其他2组在治疗3天、7天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斯美及苏黄止咳胶囊均可明显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症状,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是有效的治疗感染后咳嗽方法。

    2017年17期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王静;

    目的就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进行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只运用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运用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并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汉密顿抑郁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来进行帕金森病的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治疗效果,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解析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胡应辉;黄成;

    目的探讨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300例,均接受抗生素治疗。我院于2015年8~12月根据卫生部及我市卫生厅的要求制定了适合我院的抗生素管理方案,并在全院范围内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各抗生素使用强度(AUD)和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后我院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为50.77,较实施前降低27.17%。其中喹诺酮类、其它内酰胺类、氨基苷类、青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硝基咪唑类和抗真菌药的使用强度下降较为明显。经实施后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下降。结论实施抗生素管理可在短期内降低抗生素使用强度,改善常见致病菌耐药率。

    2017年17期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临床分析

    董海良;任园园;章晓阳;金如钧;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组研究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患处涂抹哈西奈德溶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依匹斯汀片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期间,观察组共发生嗜睡3例、口干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共发生嗜睡2例、口干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在慢性湿疹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而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17年17期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

    葛丽珍;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2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5)和观察组(n=125),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

    蔡国强;

    目的剖析酒精性消化溃疡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0月我科接诊的酒精性消化溃疡病患共70例,并将之按抽签法的方式分成A、B两组(n=35),A组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B组联用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观察比较两组的用药效果。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B组(20.0%),P<0.05;A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B组(82.86%),P<0.05。结论于酒精性消化溃疡中合理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可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减轻药物副作用。

    2017年17期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许可银;

    目的研究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6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出30例急性胰腺炎为对象,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自主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上,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5天、7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治疗效果确切,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阻断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陈永丽;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氨磺必利在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为阴性症状为主,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与奥氮平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两组PANSS评分及SANS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都比较好,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参芪芩二仙汤治疗DN第三期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鲁晓龙;胡宝辉;

    目的探讨参芪芩二仙汤治疗DN第三期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第三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口服缬沙坦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参芪芩二仙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尿总蛋白、尿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经治疗后,实验组尿总蛋白、尿白蛋白下降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结论参芪芩二仙汤治疗DN第三期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作用研究

    李小鸾;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时使用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共88例,通过随机分配方案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甲状腺片,观察组联合优甲乐,将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作用研究

    李小鸾;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时使用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共88例,通过随机分配方案分成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甲状腺片,观察组联合优甲乐,将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于海霞;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治疗时,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5.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85.0%),P<0.05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发现,其均能够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7+3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于海霞;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治疗时,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5.0%相对较高(对照组为85.0%),P<0.05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发现,其均能够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7+3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孙杉;王文娜;马海梅;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所接诊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患者13例,只使用前列地尔治疗,B组患者13例,只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C组患者13例,选择两种药物联合治疗,D组患者13例,作为空白对照,四组患者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单纯的一种方式治疗,虽然可以起到治疗效果,但是总有效率只有69.23%,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率可达92.31%,另外,联合治疗的血糖下降程度最明显。结论选择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足,比两种药单独治疗效果更好,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8-3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孙杉;王文娜;马海梅;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所接诊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患者13例,只使用前列地尔治疗,B组患者13例,只使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C组患者13例,选择两种药物联合治疗,D组患者13例,作为空白对照,四组患者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单纯的一种方式治疗,虽然可以起到治疗效果,但是总有效率只有69.23%,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有效率可达92.31%,另外,联合治疗的血糖下降程度最明显。结论选择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足,比两种药单独治疗效果更好,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8-3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颤振方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血脂影响

    牛敬宪;李咏梅;李凤军;张海龙;杨贵平;杨生太;

    目的观察颤振方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肝肾阴虚、风痰阻络)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血管性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用多巴丝肼治疗,治疗组用多巴丝肼加颤振方并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统一帕金森病综合征评定量表(UPDRS)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有效率79.0%,对照组有效率44.2%,两组治疗前后有统计数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血脂含量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数意义(P<0.01),结论颤振方能改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症状及调节血脂水平,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9-3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颤振方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血脂影响

    牛敬宪;李咏梅;李凤军;张海龙;杨贵平;杨生太;

    目的观察颤振方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肝肾阴虚、风痰阻络)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血管性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用多巴丝肼治疗,治疗组用多巴丝肼加颤振方并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统一帕金森病综合征评定量表(UPDRS)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有效率79.0%,对照组有效率44.2%,两组治疗前后有统计数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血脂含量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数意义(P<0.01),结论颤振方能改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症状及调节血脂水平,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2017年17期 v.4;No.126 3309-3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280例的临床疗效探究

    李抗抗;

    目的研究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中风患者280例,将其随机分两组。A组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风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2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中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2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B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副作用,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280例的临床疗效探究

    李抗抗;

    目的研究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中风患者280例,将其随机分两组。A组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风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2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中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2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B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副作用,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孟松;

    目的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方法,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中,抽选7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A组与B组,每组35例。A组采取常规剂量的阿托品治疗,B组采取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28%,药副作用发生率为25.71%,显著低于B组的91.42%与5.71%,P<0.05。结论采取小剂量的阿托品结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能够增强治疗疗效,副作用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孟松;

    目的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用于窦性心动过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方法,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中,抽选7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A组与B组,每组35例。A组采取常规剂量的阿托品治疗,B组采取小剂量阿托品与氨茶碱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28%,药副作用发生率为25.71%,显著低于B组的91.42%与5.71%,P<0.05。结论采取小剂量的阿托品结合氨茶碱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能够增强治疗疗效,副作用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效果

    范贶;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0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帕金森痴呆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MMSE和Barthel指数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提高,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帕金森痴呆患者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3+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效果

    范贶;

    目的探讨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0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帕金森痴呆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MMSE和Barthel指数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提高,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帕金森痴呆患者采用盐酸美金刚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3+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效果分析

    付琼;

    目的分析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治疗的110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60例),前者单纯行阿德福韦酯治疗,后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HBVDNA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LT复常率与HBVDNA转阴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行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取得效果更为确切,且安全性高。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4-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效果分析

    付琼;

    目的分析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治疗的110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60例),前者单纯行阿德福韦酯治疗,后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HBVDNA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LT复常率与HBVDNA转阴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行核苷类似物联合治疗取得效果更为确切,且安全性高。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4-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不良反应分析

    华萍;

    目的讨论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80例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采用中成药和西药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症状进行整理,同时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神经系统损伤,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泌尿系统损伤等,其主要因素为中成药用药剂量过大,其次为中西用药使用不合理、中西药物搭配不合理等,其给药途径主要为注射给药,其次为口服,最后为外用。结论合理使用相关药物,综合考虑,加大药物的使用规范性,进而才能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其健康。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6+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不良反应分析

    华萍;

    目的讨论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80例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采用中成药和西药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症状进行整理,同时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神经系统损伤,其次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系统、泌尿系统损伤等,其主要因素为中成药用药剂量过大,其次为中西用药使用不合理、中西药物搭配不合理等,其给药途径主要为注射给药,其次为口服,最后为外用。结论合理使用相关药物,综合考虑,加大药物的使用规范性,进而才能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其健康。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6+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蒙脱石散与儿泻停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分析

    孙积金;

    目的分析蒙脱石散与儿泻停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蒙脱石散与儿泻停的联合用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以及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79.5%,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2.3%、18.2%,治疗组患儿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呕吐和腹泻消失的时间明显低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治疗而言,给予蒙脱石散与儿泻停联合用药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呕吐及腹泻消失时间,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7-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蒙脱石散与儿泻停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分析

    孙积金;

    目的分析蒙脱石散与儿泻停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蒙脱石散与儿泻停的联合用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以及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79.5%,治疗组患儿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2.3%、18.2%,治疗组患儿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呕吐和腹泻消失的时间明显低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腹泻病的治疗而言,给予蒙脱石散与儿泻停联合用药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呕吐及腹泻消失时间,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7-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乌拉地尔治疗非瓣膜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巩晓宁;徐琳;杨增升;

    目的分析研究乌拉地尔治疗非瓣膜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10月治疗的60名非瓣膜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乌拉地尔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均采用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治疗时间为一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比治疗前有所提高,研究组的提高更加显著。治疗后研究组发生头晕、恶心、心悸、出汗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乌拉地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9+3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乌拉地尔治疗非瓣膜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巩晓宁;徐琳;杨增升;

    目的分析研究乌拉地尔治疗非瓣膜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10月治疗的60名非瓣膜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乌拉地尔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均采用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治疗时间为一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比治疗前有所提高,研究组的提高更加显著。治疗后研究组发生头晕、恶心、心悸、出汗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乌拉地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19+3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纳洛酮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张学琼;周凡蓉;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阿片类药物止痛。如诊断或高度怀疑阿片类药物过量,则停用阿片类药物,给予纳洛酮静脉推注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病情未缓解则在5~10 min后再次缓慢推注纳洛酮0.2 mg,并视情况给予一定疼痛刺激,之后酌情调整滴速,救治时勿一次使用过大剂量纳洛酮。观察本组患者纳洛酮用药情况和救治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纳洛酮救治后瞳孔针尖样缩小、呼吸抑制、嗜睡等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止痛效果满意,且生命体征平稳,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并不少见,采用纳洛酮救治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阿片类药物过量所致反应,确保止痛治疗顺利实施。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0-3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纳洛酮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张学琼;周凡蓉;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阿片类药物止痛。如诊断或高度怀疑阿片类药物过量,则停用阿片类药物,给予纳洛酮静脉推注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病情未缓解则在5~10 min后再次缓慢推注纳洛酮0.2 mg,并视情况给予一定疼痛刺激,之后酌情调整滴速,救治时勿一次使用过大剂量纳洛酮。观察本组患者纳洛酮用药情况和救治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纳洛酮救治后瞳孔针尖样缩小、呼吸抑制、嗜睡等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止痛效果满意,且生命体征平稳,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并不少见,采用纳洛酮救治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阿片类药物过量所致反应,确保止痛治疗顺利实施。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0-3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氨溴索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

    张明泉;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9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退热、抗炎、镇静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6/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1-3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氨溴索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

    张明泉;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9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退热、抗炎、镇静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6/4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1-3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皮敏消胶囊复方甘草酸苷应用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李政敏;

    目的分析皮敏消胶囊复方甘草酸苷应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试验组采用皮敏消胶囊结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的价值。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以后的总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的78.79%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敏消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用于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3+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皮敏消胶囊复方甘草酸苷应用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李政敏;

    目的分析皮敏消胶囊复方甘草酸苷应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试验组采用皮敏消胶囊结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的价值。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以后的总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的78.79%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敏消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用于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3+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预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肌保护作用

    张丽杰;

    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预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溶栓前3个月连续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的心肌损伤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溶栓前的心肌损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的心肌损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的减轻对其心肌的损伤,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4-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预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肌保护作用

    张丽杰;

    目的探讨分析阿托伐他汀预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溶栓前3个月连续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溶栓前后的心肌损伤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溶栓前的心肌损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的心肌损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的减轻对其心肌的损伤,降低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4-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3年疗效观察

    方国平;钱梅云;翟德芳;苏建农;曹琪;谢静;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住院观察的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34例予单药恩替卡韦,用药时间均为3年,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乙肝两对半、HBVDNA的变化。结果两组肝功能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病毒学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能显著抑制病毒进一步复制,降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5-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3年疗效观察

    方国平;钱梅云;翟德芳;苏建农;曹琪;谢静;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住院观察的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34例予单药恩替卡韦,用药时间均为3年,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乙肝两对半、HBVDNA的变化。结果两组肝功能复常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病毒学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能显著抑制病毒进一步复制,降低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值得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5-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肾盂肾炎患者的影响

    张正胜;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肾盂肾炎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根据肾功能不同调整给药剂量。用药14日后观察两组疗效、安全性、复发率。结果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治疗肾盂肾炎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性呕吐、皮疹、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6个月,研究组复发2例(3.3%),对照组复发9例(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左氧氟沙星治疗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治疗肾盂肾炎患者,疗效明显提高,安全性不相上下,且明显降低复发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影响。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7+3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肾盂肾炎患者的影响

    张正胜;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肾盂肾炎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我院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根据肾功能不同调整给药剂量。用药14日后观察两组疗效、安全性、复发率。结果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治疗肾盂肾炎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性呕吐、皮疹、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6个月,研究组复发2例(3.3%),对照组复发9例(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左氧氟沙星治疗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治疗肾盂肾炎患者,疗效明显提高,安全性不相上下,且明显降低复发率,具有显著的临床影响。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7+3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草药临床配伍及合理用药分析

    李曼曼;

    目的本文探讨中草药临床配伍及合理用药分析。方法从辨证论治、有毒中药、品种产地、配伍理论、炮制加工、等几个方面分析中药不合理用药用药的现状,并结合中药不合理用药现状,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临床中药师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结果与结论要为临床推动中药的合理用药,要为中药临床上用药服务,检测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8-3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草药临床配伍及合理用药分析

    李曼曼;

    目的本文探讨中草药临床配伍及合理用药分析。方法从辨证论治、有毒中药、品种产地、配伍理论、炮制加工、等几个方面分析中药不合理用药用药的现状,并结合中药不合理用药现状,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临床中药师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结果与结论要为临床推动中药的合理用药,要为中药临床上用药服务,检测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避免药害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8-3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纳布啡用于宫腔镜检查麻醉中安全性和效果研究

    李雁军;张选强;

    目的探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在宫腔镜检查麻醉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择期宫腔镜诊疗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衡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B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两组均行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安全性,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进入诱导后A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波动明显优于B组,术后不良反应A组优于B组,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的时间(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A组在提高镇痛作用同时极大降低用药中不良反应。A组用于宫腔镜麻醉更有优势,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9-3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纳布啡用于宫腔镜检查麻醉中安全性和效果研究

    李雁军;张选强;

    目的探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用在宫腔镜检查麻醉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择期宫腔镜诊疗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衡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B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两组均行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安全性,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进入诱导后A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波动明显优于B组,术后不良反应A组优于B组,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的时间(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A组在提高镇痛作用同时极大降低用药中不良反应。A组用于宫腔镜麻醉更有优势,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29-3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78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李爱华;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给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87%,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1+3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78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李爱华;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给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87%,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1+3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温富春;

    目的分析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36例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予以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以常规方法治疗的36例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得分,血清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治疗后第3个月起日临床症状、平均体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总Ig E、尘螨特异性Ig E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2-3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36例临床观察

    温富春;

    目的分析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36例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予以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以常规方法治疗的36例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得分,血清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治疗后第3个月起日临床症状、平均体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总Ig E、尘螨特异性Ig E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变应原疫苗滴剂治疗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2-3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经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的效果研究

    汤颖颖;汪宝霞;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8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叶酸联合波尼松治疗,观察组选择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经叶酸和泼尼松治疗后总有效率73.17%(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能够提升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经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的效果研究

    汤颖颖;汪宝霞;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8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叶酸联合波尼松治疗,观察组选择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经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经叶酸和泼尼松治疗后总有效率73.17%(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能够提升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王廷珍;

    目的探究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3例。单一组主要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联合组主要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包括血压、血糖等治疗相关指标均优于单一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反生率为6.98%,较之单一组(11.6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5+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王廷珍;

    目的探究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3例。单一组主要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联合组主要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包括血压、血糖等治疗相关指标均优于单一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反生率为6.98%,较之单一组(11.6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5+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无生长追赶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伟;史灵利;姜书琴;郑贺丽;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无生长追赶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诊治中心就诊的无生长追赶SGA患儿32例,根据治疗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给予rhGH(0.12、0.2U﹒Kg-1﹒d-1),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结果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患儿治疗前的生长速率(GV)、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GV为(8.21±2.35)cm/y,大剂量组GV为(11.03±2.73)cm/y,小剂量组HtSDS为(-1.95±0.37),大剂量组(HtSDS)为(-1.42±0.19),大剂量组均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H可以有效促进无生长追赶小于胎龄儿的生长,且大剂量疗效优于小剂量,不同给药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6-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无生长追赶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伟;史灵利;姜书琴;郑贺丽;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无生长追赶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诊治中心就诊的无生长追赶SGA患儿32例,根据治疗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给予rhGH(0.12、0.2U﹒Kg-1﹒d-1),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结果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患儿治疗前的生长速率(GV)、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GV为(8.21±2.35)cm/y,大剂量组GV为(11.03±2.73)cm/y,小剂量组HtSDS为(-1.95±0.37),大剂量组(HtSDS)为(-1.42±0.19),大剂量组均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H可以有效促进无生长追赶小于胎龄儿的生长,且大剂量疗效优于小剂量,不同给药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6-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斯美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王连庆;周善鑫;

    目的探讨阿斯美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感染后咳嗽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阿斯美组30例,给予阿斯美2粒/次,3次/日,苏黄止咳胶囊组30例,给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联合治疗组30例,给予阿斯美2粒/次,3次/日及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疗程均为7天。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7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咳嗽程度进行评分,观察3组治疗后3天、7天VAS评分的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结果 3组均在治疗3天、7天较治疗前VAS评分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阿斯美组及苏黄止咳胶囊组在治疗3天、7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较其他2组在治疗3天、7天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斯美及苏黄止咳胶囊均可明显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症状,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是有效的治疗感染后咳嗽方法。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斯美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王连庆;周善鑫;

    目的探讨阿斯美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感染后咳嗽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阿斯美组30例,给予阿斯美2粒/次,3次/日,苏黄止咳胶囊组30例,给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联合治疗组30例,给予阿斯美2粒/次,3次/日及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疗程均为7天。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7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咳嗽程度进行评分,观察3组治疗后3天、7天VAS评分的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结果 3组均在治疗3天、7天较治疗前VAS评分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阿斯美组及苏黄止咳胶囊组在治疗3天、7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较其他2组在治疗3天、7天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斯美及苏黄止咳胶囊均可明显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症状,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是有效的治疗感染后咳嗽方法。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王静;

    目的就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进行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只运用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运用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并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汉密顿抑郁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来进行帕金森病的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治疗效果,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9+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王静;

    目的就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进行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100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只运用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运用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并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0%(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汉密顿抑郁量评分也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来进行帕金森病的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治疗效果,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39+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解析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胡应辉;黄成;

    目的探讨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300例,均接受抗生素治疗。我院于2015年8~12月根据卫生部及我市卫生厅的要求制定了适合我院的抗生素管理方案,并在全院范围内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各抗生素使用强度(AUD)和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后我院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为50.77,较实施前降低27.17%。其中喹诺酮类、其它内酰胺类、氨基苷类、青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硝基咪唑类和抗真菌药的使用强度下降较为明显。经实施后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下降。结论实施抗生素管理可在短期内降低抗生素使用强度,改善常见致病菌耐药率。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0-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解析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胡应辉;黄成;

    目的探讨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300例,均接受抗生素治疗。我院于2015年8~12月根据卫生部及我市卫生厅的要求制定了适合我院的抗生素管理方案,并在全院范围内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各抗生素使用强度(AUD)和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后我院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为50.77,较实施前降低27.17%。其中喹诺酮类、其它内酰胺类、氨基苷类、青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硝基咪唑类和抗真菌药的使用强度下降较为明显。经实施后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下降。结论实施抗生素管理可在短期内降低抗生素使用强度,改善常见致病菌耐药率。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0-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临床分析

    董海良;任园园;章晓阳;金如钧;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组研究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患处涂抹哈西奈德溶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依匹斯汀片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期间,观察组共发生嗜睡3例、口干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共发生嗜睡2例、口干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在慢性湿疹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而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2+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临床分析

    董海良;任园园;章晓阳;金如钧;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组研究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患处涂抹哈西奈德溶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依匹斯汀片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期间,观察组共发生嗜睡3例、口干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共发生嗜睡2例、口干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在慢性湿疹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而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2+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

    葛丽珍;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2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5)和观察组(n=125),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3-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

    葛丽珍;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2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25)和观察组(n=125),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3-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

    蔡国强;

    目的剖析酒精性消化溃疡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0月我科接诊的酒精性消化溃疡病患共70例,并将之按抽签法的方式分成A、B两组(n=35),A组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B组联用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观察比较两组的用药效果。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B组(20.0%),P<0.05;A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B组(82.86%),P<0.05。结论于酒精性消化溃疡中合理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可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减轻药物副作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5+3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

    蔡国强;

    目的剖析酒精性消化溃疡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0月我科接诊的酒精性消化溃疡病患共70例,并将之按抽签法的方式分成A、B两组(n=35),A组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B组联用奥美拉唑与抗生素。观察比较两组的用药效果。结果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B组(20.0%),P<0.05;A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B组(82.86%),P<0.05。结论于酒精性消化溃疡中合理联用兰索拉唑与抗生素,可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减轻药物副作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5+3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许可银;

    目的研究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6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出30例急性胰腺炎为对象,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自主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上,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5天、7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治疗效果确切,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阻断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6-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许可银;

    目的研究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6月~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出30例急性胰腺炎为对象,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必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自主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上,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5天、7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大黄灌肠联合血必净治疗效果确切,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阻断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6-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陈永丽;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氨磺必利在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为阴性症状为主,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与奥氮平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两组PANSS评分及SANS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都比较好,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7-3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陈永丽;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氨磺必利在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为阴性症状为主,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与奥氮平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两组PANSS评分及SANS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都比较好,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7-3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参芪芩二仙汤治疗DN第三期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鲁晓龙;胡宝辉;

    目的探讨参芪芩二仙汤治疗DN第三期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第三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口服缬沙坦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参芪芩二仙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尿总蛋白、尿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经治疗后,实验组尿总蛋白、尿白蛋白下降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结论参芪芩二仙汤治疗DN第三期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9+3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参芪芩二仙汤治疗DN第三期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鲁晓龙;胡宝辉;

    目的探讨参芪芩二仙汤治疗DN第三期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第三期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口服缬沙坦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参芪芩二仙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尿总蛋白、尿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经治疗后,实验组尿总蛋白、尿白蛋白下降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结论参芪芩二仙汤治疗DN第三期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17年17期 v.4;No.126 3349+3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调查分析

  • 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四个季度调查分析

    刘晓卿;

    目的定期开展压疮现患率调查,可以分析医院压疮发生趋势,为压疮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由总护士长、科护士长、压疮小组全体成员及临床护士长,组成调查小组共24人,分12个小组,每小组2人,对全院37个护理单元压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个季度压疮现患率分别为1.50%、1.01%、0.95%、0.52%。结论通过压疮现患率调查,我院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低于相关文献报道,原因分析与医院收治患者病情有关,同时与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同有关系。

    2017年17期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四个季度调查分析

    刘晓卿;

    目的定期开展压疮现患率调查,可以分析医院压疮发生趋势,为压疮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由总护士长、科护士长、压疮小组全体成员及临床护士长,组成调查小组共24人,分12个小组,每小组2人,对全院37个护理单元压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个季度压疮现患率分别为1.50%、1.01%、0.95%、0.52%。结论通过压疮现患率调查,我院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低于相关文献报道,原因分析与医院收治患者病情有关,同时与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同有关系。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0-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四个季度调查分析

    刘晓卿;

    目的定期开展压疮现患率调查,可以分析医院压疮发生趋势,为压疮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由总护士长、科护士长、压疮小组全体成员及临床护士长,组成调查小组共24人,分12个小组,每小组2人,对全院37个护理单元压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个季度压疮现患率分别为1.50%、1.01%、0.95%、0.52%。结论通过压疮现患率调查,我院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低于相关文献报道,原因分析与医院收治患者病情有关,同时与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同有关系。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0-3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卫生论坛

  • 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思考

    杜文彪;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基于这样的原因,人们也提高了对身体健康状况与医疗水平的关注与重视,做好少儿卫生工作,确保少儿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少儿的身体健康,必须做好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少儿卫生工作,以确保学校学习过程中少儿的身体健康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卫生、少儿卫生工作仍旧面临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本篇论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2017年17期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研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应用

    蔡峰;

    目的探究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生活饮用水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进行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我县10家供水单位,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量化分级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价值。结果观察组合格率(100.00%)明显好于对照组(6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生活饮用水的管理中应用可保障水的卫生安全,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2017年17期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思考

    杜文彪;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基于这样的原因,人们也提高了对身体健康状况与医疗水平的关注与重视,做好少儿卫生工作,确保少儿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少儿的身体健康,必须做好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少儿卫生工作,以确保学校学习过程中少儿的身体健康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卫生、少儿卫生工作仍旧面临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本篇论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1-3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思考

    杜文彪;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基于这样的原因,人们也提高了对身体健康状况与医疗水平的关注与重视,做好少儿卫生工作,确保少儿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少儿的身体健康,必须做好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少儿卫生工作,以确保学校学习过程中少儿的身体健康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但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卫生、少儿卫生工作仍旧面临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本篇论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1-3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研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应用

    蔡峰;

    目的探究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生活饮用水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进行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我县10家供水单位,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量化分级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价值。结果观察组合格率(100.00%)明显好于对照组(6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生活饮用水的管理中应用可保障水的卫生安全,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研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应用

    蔡峰;

    目的探究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生活饮用水的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进行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我县10家供水单位,设立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量化分级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价值。结果观察组合格率(100.00%)明显好于对照组(6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生活饮用水的管理中应用可保障水的卫生安全,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安全。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医学教育

  • 路径目标理论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刘永玲;

    目的探讨分析路径目标理论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实习的60名肾内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名,在对观察组护生的教学中应用路径目标理论,对照组则应用传统教学理论,实习结束后统一考评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临床操作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路径目标理论能够有效培养护生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值得应用推广。

    2017年17期 194+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课程中的应用

    祁凤梅;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的60名本科生当作研究对象,根据学号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班、对照班,各30名。实验班的30名学生在康复护理课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对照班的30名学生在康复护理课程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实验班、对照班的出勤率与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的出勤率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课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药剂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杨秀清;

    目的探讨分析药剂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药学系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在药剂学教学中对实验组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期末统一考评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理论知识成绩,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剂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值得应用推广。

    2017年17期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路径目标理论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刘永玲;

    目的探讨分析路径目标理论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实习的60名肾内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名,在对观察组护生的教学中应用路径目标理论,对照组则应用传统教学理论,实习结束后统一考评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临床操作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路径目标理论能够有效培养护生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值得应用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4+3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路径目标理论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刘永玲;

    目的探讨分析路径目标理论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实习的60名肾内科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名,在对观察组护生的教学中应用路径目标理论,对照组则应用传统教学理论,实习结束后统一考评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临床操作能力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临床操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路径目标理论能够有效培养护生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值得应用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4+3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课程中的应用

    祁凤梅;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的60名本科生当作研究对象,根据学号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班、对照班,各30名。实验班的30名学生在康复护理课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对照班的30名学生在康复护理课程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实验班、对照班的出勤率与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的出勤率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课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课程中的应用

    祁凤梅;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的60名本科生当作研究对象,根据学号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班、对照班,各30名。实验班的30名学生在康复护理课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对照班的30名学生在康复护理课程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实验班、对照班的出勤率与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的出勤率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课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药剂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杨秀清;

    目的探讨分析药剂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药学系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在药剂学教学中对实验组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期末统一考评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理论知识成绩,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剂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值得应用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药剂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杨秀清;

    目的探讨分析药剂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包头医学院药学系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在药剂学教学中对实验组采用启发式教学,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期末统一考评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理论知识成绩,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剂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值得应用推广。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研究进展

    侯静姣;史惠蓉;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数肿瘤为功能性肿瘤(如黄体囊肿)且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少数可导致流产、早产、胎位异常等引起不良的妊娠结局。首选检查方式为超声,腹腔镜手术以其独特的优点为最佳选择的手术方式。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涉及伦理科问题,需考虑母胎双重因素,因此其诊治需要一个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的治疗方案。本文针对PO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2017年17期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前期的防治研究进展

    张旭;阿燕;

    近年来国际上引进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对上述人群进行分类,明确提出高血压前期指的是收缩压130~139 mm Hg或者舒张压85~89 mm Hg。高血压前期是防止高血压以及避免一切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重要阶段。因此,高血压前期的防治工作对于患者的健康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对高血压前期的防治工作进行综述,帮助更多的研究者认识了解高血压前期的基本概念和防治措施。

    2017年17期 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循环miRNA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张海燕;张芃芃;郝京生;修贺明;管希云;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率较低,目前缺乏有效的敏感性诊断指标。miRNA在胰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胰腺癌的早期就出现异常表达。近期研究表明,循环miRNA可以作为胰腺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简要介绍了循环miRNA及其检测方法,以及循环miRNA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做铺垫。

    2017年17期 200-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献血者HIV感染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林国奎;杨坤;李新艳;姚德耀;黄新宝;

    艾滋病(AID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HIV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我国卫生计生委推荐的首选检测HIV抗体方法。笔者从HIV感染标志物的血清学变化、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检测方法的普及难易程度的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2017年17期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靳增录;

    肝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这一病症时常常同时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以及序贯治疗措施,主要有肝切除术、射频消融术、化学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等方法,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相应的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将针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来具体论述。

    2017年17期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大黄碳酸氢钠和复方氢氧化铝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比较

    袁爱;

    胃病是人们的常见疾病之一,常常不算特别严重,却无法根治。大黄碳酸氢钠和复方氢氧化铝是医生常为消化系统患者开出的两种常用药,部分患者也常常自购这两类药品备用。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治疗胃病的常用药其作用与区别。

    2017年17期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研究进展

    侯静姣;史惠蓉;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数肿瘤为功能性肿瘤(如黄体囊肿)且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少数可导致流产、早产、胎位异常等引起不良的妊娠结局。首选检查方式为超声,腹腔镜手术以其独特的优点为最佳选择的手术方式。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涉及伦理科问题,需考虑母胎双重因素,因此其诊治需要一个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的治疗方案。本文针对PO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7-3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研究进展

    侯静姣;史惠蓉;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数肿瘤为功能性肿瘤(如黄体囊肿)且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少数可导致流产、早产、胎位异常等引起不良的妊娠结局。首选检查方式为超声,腹腔镜手术以其独特的优点为最佳选择的手术方式。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涉及伦理科问题,需考虑母胎双重因素,因此其诊治需要一个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的治疗方案。本文针对PO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7-3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前期的防治研究进展

    张旭;阿燕;

    近年来国际上引进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对上述人群进行分类,明确提出高血压前期指的是收缩压130~139 mm Hg或者舒张压85~89 mm Hg。高血压前期是防止高血压以及避免一切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重要阶段。因此,高血压前期的防治工作对于患者的健康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对高血压前期的防治工作进行综述,帮助更多的研究者认识了解高血压前期的基本概念和防治措施。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血压前期的防治研究进展

    张旭;阿燕;

    近年来国际上引进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对上述人群进行分类,明确提出高血压前期指的是收缩压130~139 mm Hg或者舒张压85~89 mm Hg。高血压前期是防止高血压以及避免一切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重要阶段。因此,高血压前期的防治工作对于患者的健康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对高血压前期的防治工作进行综述,帮助更多的研究者认识了解高血压前期的基本概念和防治措施。

    2017年17期 v.4;No.126 3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循环miRNA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张海燕;张芃芃;郝京生;修贺明;管希云;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率较低,目前缺乏有效的敏感性诊断指标。miRNA在胰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胰腺癌的早期就出现异常表达。近期研究表明,循环miRNA可以作为胰腺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简要介绍了循环miRNA及其检测方法,以及循环miRNA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做铺垫。

    2017年17期 v.4;No.126 3360-3361+3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循环miRNA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张海燕;张芃芃;郝京生;修贺明;管希云;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率较低,目前缺乏有效的敏感性诊断指标。miRNA在胰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胰腺癌的早期就出现异常表达。近期研究表明,循环miRNA可以作为胰腺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简要介绍了循环miRNA及其检测方法,以及循环miRNA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做铺垫。

    2017年17期 v.4;No.126 3360-3361+3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献血者HIV感染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林国奎;杨坤;李新艳;姚德耀;黄新宝;

    艾滋病(AID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HIV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我国卫生计生委推荐的首选检测HIV抗体方法。笔者从HIV感染标志物的血清学变化、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检测方法的普及难易程度的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2017年17期 v.4;No.126 3362-3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献血者HIV感染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林国奎;杨坤;李新艳;姚德耀;黄新宝;

    艾滋病(AID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HIV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我国卫生计生委推荐的首选检测HIV抗体方法。笔者从HIV感染标志物的血清学变化、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检测方法的普及难易程度的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2017年17期 v.4;No.126 3362-3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靳增录;

    肝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这一病症时常常同时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以及序贯治疗措施,主要有肝切除术、射频消融术、化学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等方法,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相应的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将针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来具体论述。

    2017年17期 v.4;No.126 3364+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靳增录;

    肝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这一病症时常常同时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以及序贯治疗措施,主要有肝切除术、射频消融术、化学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等方法,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不断探索,相应的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将针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来具体论述。

    2017年17期 v.4;No.126 3364+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大黄碳酸氢钠和复方氢氧化铝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比较

    袁爱;

    胃病是人们的常见疾病之一,常常不算特别严重,却无法根治。大黄碳酸氢钠和复方氢氧化铝是医生常为消化系统患者开出的两种常用药,部分患者也常常自购这两类药品备用。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治疗胃病的常用药其作用与区别。

    2017年17期 v.4;No.126 3365-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黄碳酸氢钠和复方氢氧化铝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比较

    袁爱;

    胃病是人们的常见疾病之一,常常不算特别严重,却无法根治。大黄碳酸氢钠和复方氢氧化铝是医生常为消化系统患者开出的两种常用药,部分患者也常常自购这两类药品备用。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治疗胃病的常用药其作用与区别。

    2017年17期 v.4;No.126 3365-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