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论著

  • PDCA循环法对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通过率的应用

    肖晓丹;郭奕文;何明钎;黄海荣;叶淑芳;

    年度考核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保证培训质量,培养合格住院医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介绍运用 PDCA 循环这一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年度考核通过率不高的原因,并针对相关原因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包括完善政策制度,加强员工的带教质量和调动员工带教积极性,加强学员轮转的过程管理和人文关怀,购置模拟医疗模型,建设技能训练中心,提高网考室,图书馆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的利用率等,提高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通过率做法和体会。

    2020年14期 v.7;No.43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课程优化整合的教学研究

    杨兴益;董瑞生;张进荣;郭浩;任红剑;

    医学课程的优化整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医学影像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桥梁课程,很有必要进行整合,我们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改革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总结分析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今后我们继续开展课程的优化整合提供参考。

    2020年14期 v.7;No.435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ssArray法对PCOS患者DENND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关联性的研究

    郑水;杨文娟;袁彦玲;谢正媛;李宝鑫;

    目的探讨PCOS发病与DENND1A基因启动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COS患者14例,对照组8例,采用MassArray法对PCOS组和对照组DENND1A基因启动子进行甲基化检测。结果在PCOS患者组和对照组中甲基化水平在10%以上的CpG位点有9个,PCOS患者组和对照组DENND1A基因启动甲基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ENND1A基因启动子的某些位点有较高甲基化水平。本研究中PCOS发病与DENND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不存在关联。

    2020年14期 v.7;No.43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针灸配合络刺泻血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

    顾凤凤;石凤;潘东杰;

    目的探索温针灸配合络刺泻血方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新方法。方法对本中心针灸门诊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的普针组(常规针刺)、温针组(温针灸配合络刺泻血法)。结果温针组愈显率为83%优于普针组的53%(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配合络刺泻血方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普针组治疗,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DCA循环法对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通过率的应用

    肖晓丹;郭奕文;何明钎;黄海荣;叶淑芳;

    年度考核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保证培训质量,培养合格住院医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介绍运用 PDCA 循环这一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年度考核通过率不高的原因,并针对相关原因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包括完善政策制度,加强员工的带教质量和调动员工带教积极性,加强学员轮转的过程管理和人文关怀,购置模拟医疗模型,建设技能训练中心,提高网考室,图书馆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的利用率等,提高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通过率做法和体会。

    2020年14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课程优化整合的教学研究

    杨兴益;董瑞生;张进荣;郭浩;任红剑;

    医学课程的优化整合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医学影像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桥梁课程,很有必要进行整合,我们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改革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总结分析所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今后我们继续开展课程的优化整合提供参考。

    2020年14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8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assArray法对PCOS患者DENND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关联性的研究

    郑水;杨文娟;袁彦玲;谢正媛;李宝鑫;

    目的探讨PCOS发病与DENND1A基因启动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COS患者14例,对照组8例,采用MassArray法对PCOS组和对照组DENND1A基因启动子进行甲基化检测。结果在PCOS患者组和对照组中甲基化水平在10%以上的CpG位点有9个,PCOS患者组和对照组DENND1A基因启动甲基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ENND1A基因启动子的某些位点有较高甲基化水平。本研究中PCOS发病与DENND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不存在关联。

    2020年14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针灸配合络刺泻血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

    顾凤凤;石凤;潘东杰;

    目的探索温针灸配合络刺泻血方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新方法。方法对本中心针灸门诊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的普针组(常规针刺)、温针组(温针灸配合络刺泻血法)。结果温针组愈显率为83%优于普针组的53%(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配合络刺泻血方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普针组治疗,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14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临床交流

  • 中药内外兼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及疼痛疗效观察

    吴建;张茂全;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实施中药内外兼治的疗效。方法将72例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均36例),常规组术后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术后3d,试验组患者的NP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7d,试验组患者的NPRS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术实施中药治疗效果明显,消肿及疼痛缓解均较快。

    2020年14期 v.7;No.435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分析

    余德宪;

    目的对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进行观察以及分析。方法回顾了我院ANCA相关性血管炎治疗的62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31)以及观察组(n=31)两组。对照组当中的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之后减为足量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之上增加血浆置换治疗,之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显著高于观察组,组别之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治疗时,采取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方式具有显著效果,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观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

    朱西;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至2019年期间,接受治疗的70例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干预患者为对照组,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数据显示结石清除率明显研究组较高,在手术时间的对比中,研究组长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方面,研究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接受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的治疗,在有效加强临床对患者的清石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临床价值较高。

    2020年14期 v.7;No.435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分析

    朱志萍;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40例行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单双号法对其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管理,研究组采用药学干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不仅能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还能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年14期 v.7;No.435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陈礼运;陈慧铭;李慧娟;周美;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9年8月的艾滋病合并PCP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新诺明(SMZ-TMP)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因子a-1。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获得良好的疗效,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Z-TMP联合胸腺因子a-1治疗艾滋病合并PCP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2020年14期 v.7;No.435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5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放射肿瘤治疗学教学模式的挑战与思考

    马姗姗;王仁生;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各种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我国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放射肿瘤治疗学涵盖了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射影像学以及临床肿瘤学等多个学科,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针对目前放射肿瘤治疗学教学现状和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阐述了放射肿瘤治疗学目前面临的教学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和具体方案。

    2020年14期 v.7;No.435 1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改良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肾阳虚型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

    赵喜运;马超;

    目的观察改良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针刺三阴交、涌泉治疗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效果,以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84例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严格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 10mg 肌注qd甲钴胺500ug 静注 bid,神经节苷脂40mg静脉点滴q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高位滴入保留灌肠联合针刺三阴交、涌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B超下残余尿量及远期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针刺三阴交、涌泉治疗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显著。

    2020年14期 v.7;No.435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内外兼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及疼痛疗效观察

    吴建;张茂全;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实施中药内外兼治的疗效。方法将72例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均36例),常规组术后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术后3d,试验组患者的NP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7d,试验组患者的NPRS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术实施中药治疗效果明显,消肿及疼痛缓解均较快。

    2020年1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110例临床效果分析

    赵长明;

    急性胆囊炎是发生于胆囊的急性炎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若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出现黄疸、肠麻痹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手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方式,在本次报告中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10例胆囊炎患者,患者均以手术治疗,其中50例实施开腹手术(对照组),另6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均治疗成功,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当,而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的恢复更快。

    2020年14期 v.7;No.435 1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孤立性肺结节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叶菲;王绩英;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和其它的相关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体检意识的不断加强,肺内孤立结节(SPN)的检出率有了显著性的提高。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SNP的发生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恶性SPN的及时诊断是至关重要的,肺癌目前仍然是世界范围内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鉴别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属性十分重要,可以及时发现肺癌,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降低此病的致死率。本文分析总结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危险因素,并对现已被人熟知的预测模型作一综述。

    2020年14期 v.7;No.435 1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分析

    余德宪;

    目的对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疗效进行观察以及分析。方法回顾了我院ANCA相关性血管炎治疗的62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31)以及观察组(n=31)两组。对照组当中的患者使用的治疗方式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之后减为足量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之上增加血浆置换治疗,之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显著高于观察组,组别之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治疗时,采取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方式具有显著效果,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5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观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

    朱西;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至2019年期间,接受治疗的70例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干预患者为对照组,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数据显示结石清除率明显研究组较高,在手术时间的对比中,研究组长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方面,研究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青年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接受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的治疗,在有效加强临床对患者的清石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临床价值较高。

    2020年1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镜下技术在四肢血管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谭文思;叶远坚;吕少威;孟宏;徐少宏;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或关节镜在四肢血管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该疾病查找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康复快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2017-01至2019-03我科收治的60例确诊为"四肢血管瘤"的住院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研究组(镜下技术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术切口开组)各30例,研究组用腹腔镜或关节镜在皮下组织或肌肉层分离形成腔隙,用激光、硬化剂或刨刀将血管瘤清除,并用低温氩气止血。对照组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伤口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肢体麻木疼痛感轻,切口愈合快,术后经随访切口疤痕短,半年内无复发,出院后患者均能正常工作生活。结论运用关节镜对四肢血管瘤进行微创手术,安全可靠,且由于创面小,出血少、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术后不影响生活质量,因而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医院及科室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也得到明显提升。

    2020年14期 v.7;No.435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分析

    朱志萍;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40例行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单双号法对其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管理,研究组采用药学干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不仅能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还能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年1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选择

    邹勇;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以2018年1月-2019年4月为准,回顾9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病人资料,其中延期组45例,早期组45例。对比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延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早期组,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尽早手术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时机。

    2020年14期 v.7;No.43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陈礼运;陈慧铭;李慧娟;周美;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9年8月的艾滋病合并PCP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新诺明(SMZ-TMP)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因子a-1。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获得良好的疗效,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Z-TMP联合胸腺因子a-1治疗艾滋病合并PCP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2020年14期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5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安君丽;魏宗科;王厚为;谭毅;

    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是来自中胚层中的多潜能细胞,分裂与扩增的时候可以在体外进行,以至于在最开始就能从骨髓中分离出来。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是和机体老化同时进行的,有着很多的说法使馆一细胞衰老,细胞氧化损伤,端粒的长度,发育程序,线粒体DN,沉默信息调节蛋白复合物与部分的基因如p536,p16-INK4a。p536与p16-INK4a基因介导细胞衰老的信号通路如W n t/catenin等,细胞的衰老会牵扯到很多生物分子,其在机制上比较的复杂,如果能够使得衰老的细胞被再生的细胞多代替,让衰老的细胞和再生细胞之间能够比较均衡的发展则可以实现延缓衰老的状况。从1493年到1541年,菲律宾的帕拉塞尔苏斯Auredus Paracelsus首次提交了细胞疗法,通过输入活细胞使身体恢复活力。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上已经有了很多人在使用细胞的治疗方法,在细胞治疗的过程中最被常用的方法就是干细胞的治疗方法,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其干细胞不断的凋亡,所以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对干细胞及时的做以补充可以有效的抵抗衰老,近几年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的抵抗衰老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证实,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抗衰老的研究也在动物实验上得到了实现,基于此,本文主要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机制相关的内容,以便于为相关的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2020年14期 v.7;No.43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1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放射肿瘤治疗学教学模式的挑战与思考

    马姗姗;王仁生;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各种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我国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放射肿瘤治疗学涵盖了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射影像学以及临床肿瘤学等多个学科,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本文针对目前放射肿瘤治疗学教学现状和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阐述了放射肿瘤治疗学目前面临的教学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和具体方案。

    2020年14期 1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贝伐单抗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耿计伟;

    目的探究贝伐单抗对于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讨论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本院收治的100例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口服卡培他滨的方法。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贝伐单抗,其他治疗手段同对照组。治疗均持续四个周期。观察指标为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为8%,部分缓解为36%,病情稳定为40%,病情进展为16%。对照组完全缓解为2%,部分缓解为24%,病情稳定为36%,病情进展为3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病情控制率分别为44%和84%,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和62%。结论贝伐单抗能够有效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对病情的控制,防止病症继续发展或者新病灶出现,提高治疗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0年14期 v.7;No.435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改良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肾阳虚型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

    赵喜运;马超;

    目的观察改良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针刺三阴交、涌泉治疗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效果,以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84例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严格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 10mg 肌注qd甲钴胺500ug 静注 bid,神经节苷脂40mg静脉点滴q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高位滴入保留灌肠联合针刺三阴交、涌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B超下残余尿量及远期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针刺三阴交、涌泉治疗糖尿病性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显著。

    2020年14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110例临床效果分析

    赵长明;

    急性胆囊炎是发生于胆囊的急性炎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若患者未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出现黄疸、肠麻痹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手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方式,在本次报告中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10例胆囊炎患者,患者均以手术治疗,其中50例实施开腹手术(对照组),另6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均治疗成功,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与开腹手术效果相当,而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的恢复更快。

    2020年14期 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

    何永静;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在心血管内科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际临床效果,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方法研究选取2017-2018年前来我院就诊的10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4位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人数均等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通过治疗观察发现,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来说,有效率明显要低。而且,研究组患者的心室收缩症状,相比较对照组来说有更好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选择治疗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通过尿激酶开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孤立性肺结节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叶菲;王绩英;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和其它的相关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体检意识的不断加强,肺内孤立结节(SPN)的检出率有了显著性的提高。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SNP的发生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恶性SPN的及时诊断是至关重要的,肺癌目前仍然是世界范围内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鉴别患者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属性十分重要,可以及时发现肺癌,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降低此病的致死率。本文分析总结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危险因素,并对现已被人熟知的预测模型作一综述。

    2020年14期 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二胎政策下怀孕年龄及胎次变化对胎儿畸形患病率的影响

    唐翠;李倩;牛丽娜;

    目的分析二胎政策下怀孕年龄及胎次变化对胎儿畸形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妇产科1000例有生育记录的妇女,分析其怀孕年龄及胎次变化对胎儿畸形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1000例妇女中20岁以下约占(9.70%),20岁~30岁的约占(56.30%),31岁~40岁的约占(24.80%),41岁~45岁的约占(9.20%),从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胎儿畸形多由于母亲年龄过小或过大。结论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都会导致胎儿畸形的几率增加,但胎次对胎儿畸形的几率影响不大。

    2020年14期 v.7;No.435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镜下技术在四肢血管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谭文思;叶远坚;吕少威;孟宏;徐少宏;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或关节镜在四肢血管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该疾病查找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康复快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2017-01至2019-03我科收治的60例确诊为"四肢血管瘤"的住院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研究组(镜下技术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术切口开组)各30例,研究组用腹腔镜或关节镜在皮下组织或肌肉层分离形成腔隙,用激光、硬化剂或刨刀将血管瘤清除,并用低温氩气止血。对照组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伤口愈合情况、患者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肢体麻木疼痛感轻,切口愈合快,术后经随访切口疤痕短,半年内无复发,出院后患者均能正常工作生活。结论运用关节镜对四肢血管瘤进行微创手术,安全可靠,且由于创面小,出血少、伤口愈合快,复发率低,术后不影响生活质量,因而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医院及科室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也得到明显提升。

    2020年14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解析

    肖鹏;

    目的探究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32例患者。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效31例,对照组治疗有效+显效24例,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切口长度更短,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胃溃疡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在术后恢复更好,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瑜教授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经验举隅

    何为;江瑜;

    面肌痉挛是针灸科的常见病,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为主要特点。面肌痉挛属中医学"面风"范畴。江瑜教授临床上擅长运用针灸方法治疗气血不足之面风,从风论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本着治病求其本的原则,以养血益气、息风止搐为治则。文章通过分析江瑜教授治疗气血亏虚之面风的临床选穴配伍思想及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2020年14期 v.7;No.435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选择

    邹勇;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以2018年1月-2019年4月为准,回顾9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病人资料,其中延期组45例,早期组45例。对比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延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早期组,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尽早手术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时机。

    2020年1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IVUS指导下冠脉临界病变的治疗

    王小勤;

    目的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检查的过程中,应用IVUS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管桩动脉造影诊断为管桩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共48例,在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IVUS技术,以此来对患者的病情细节进行详细的了解,重点对患者的硬化斑块类型、性质以及患处狭窄情况进行了解,对病情变化不确定的患者采用IVUS介入治疗的方式。结果在所有研究患者中,软斑块患者比例为62.5%,患者数量为30例;硬斑块患者比例为37.5%,患者数量为18例。偏心斑块患者比例为56.25%,患者数量为27例;向心斑块患者比例为54.17%,患者数量为26例。除此之外,患者的板块面积平均狭窄率为58.3±12.6%;对面积对斑块面积狭窄>70%。最终,对可能存在病变或者斑块破裂的患者共19例开展介入治疗。结论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应用IVUS技术,可以更好的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性质以及其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同时也可以介入临床治疗中来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2020年14期 v.7;No.435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安君丽;魏宗科;王厚为;谭毅;

    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是来自中胚层中的多潜能细胞,分裂与扩增的时候可以在体外进行,以至于在最开始就能从骨髓中分离出来。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是和机体老化同时进行的,有着很多的说法使馆一细胞衰老,细胞氧化损伤,端粒的长度,发育程序,线粒体DN,沉默信息调节蛋白复合物与部分的基因如p536,p16-INK4a。p536与p16-INK4a基因介导细胞衰老的信号通路如W n t/catenin等,细胞的衰老会牵扯到很多生物分子,其在机制上比较的复杂,如果能够使得衰老的细胞被再生的细胞多代替,让衰老的细胞和再生细胞之间能够比较均衡的发展则可以实现延缓衰老的状况。从1493年到1541年,菲律宾的帕拉塞尔苏斯Auredus Paracelsus首次提交了细胞疗法,通过输入活细胞使身体恢复活力。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世界上已经有了很多人在使用细胞的治疗方法,在细胞治疗的过程中最被常用的方法就是干细胞的治疗方法,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其干细胞不断的凋亡,所以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对干细胞及时的做以补充可以有效的抵抗衰老,近几年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的抵抗衰老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很好的证实,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抗衰老的研究也在动物实验上得到了实现,基于此,本文主要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机制相关的内容,以便于为相关的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2020年14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1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临床原因探讨

    许新元;

    目的探讨在梅毒检验工作中,对其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进行原因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8年8月在我中心进行检验的梅毒检验的孕产妇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假阴性或假阴性结果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根据相应原因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结果 25例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梅毒患者,其中14例为假阳性,11例为假阴性,两组数据比例无统计学意义。讨论临床检验中,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原因较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整改,在提高检验准确率基础上给予质量管理和因素控制。

    2020年14期 v.7;No.435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影响血站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俞佩廷;

    目的探讨在血站的血液检验工作中,影响其结果正确性的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血站进行血液检验标本中,抽取200例检验结果异常作为研究对象,献血者年龄是(19—52)岁,平局年龄是36.2+3.1岁。结果通过分析异常血液结果得出,影响其结果正确性的主要因素,了解从标本采集.到血液检验工作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误差的原因,并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讨论通过分析影响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因素,对血液标本进行质量管理,容易出现误差的部分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2020年14期 v.7;No.435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贝伐单抗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耿计伟;

    目的探究贝伐单抗对于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讨论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本院收治的100例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口服卡培他滨的方法。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贝伐单抗,其他治疗手段同对照组。治疗均持续四个周期。观察指标为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完全缓解为8%,部分缓解为36%,病情稳定为40%,病情进展为16%。对照组完全缓解为2%,部分缓解为24%,病情稳定为36%,病情进展为3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病情控制率分别为44%和84%,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和62%。结论贝伐单抗能够有效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对病情的控制,防止病症继续发展或者新病灶出现,提高治疗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0年14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喉气管狭窄外科治疗效果的分析

    雷佳;

    目的分析14mm喉气管支架置入的外科治疗方式对喉气管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自2016-07至2019-02期间收治的70名喉气管狭窄病患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将两组实验者进行随机地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实验者35位,同时,对对照组的实验者采用16 mm的喉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治疗方式,同时对观察组的实验者采用14 mm喉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实验者在实验结束后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是否显著以及实验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后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优于对照组(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实验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7%)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喉气管狭窄的疾病患者采用14 mm的喉气管支架置入手术的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并且治疗时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比较低,因此该治疗方式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

    何永静;

    目的本文主要是针对在心血管内科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际临床效果,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方法研究选取2017-2018年前来我院就诊的10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4位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人数均等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通过治疗观察发现,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来说,有效率明显要低。而且,研究组患者的心室收缩症状,相比较对照组来说有更好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选择治疗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通过尿激酶开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陕西西宁鼻肠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陈玉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我国国人的生活水平也有着较大的提高,同时我国国人对生活品质以及对服务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医学服务行业也有着较高的提升,本篇文章主要是研究以及探讨鼻管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患者带来的影响以及应用价值。通过选取某院在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所接收的116例脑卒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同时在进行探讨前,相关的医疗内部负责人员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告知,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能够全面了解到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不能够违背伦理道德,同时能够减少医患纠纷。

    2020年14期 v.7;No.435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胎政策下怀孕年龄及胎次变化对胎儿畸形患病率的影响

    唐翠;李倩;牛丽娜;

    目的分析二胎政策下怀孕年龄及胎次变化对胎儿畸形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妇产科1000例有生育记录的妇女,分析其怀孕年龄及胎次变化对胎儿畸形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1000例妇女中20岁以下约占(9.70%),20岁~30岁的约占(56.30%),31岁~40岁的约占(24.80%),41岁~45岁的约占(9.20%),从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胎儿畸形多由于母亲年龄过小或过大。结论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都会导致胎儿畸形的几率增加,但胎次对胎儿畸形的几率影响不大。

    2020年14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早期神经康复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赖彩琼;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时间点改为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顺序分为对照组(n=33)及观察组(n=33)。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早期的神经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以早期的神经康复对患者的疗效有益,对患者、认知功能等预后均有很大帮助,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解析

    肖鹏;

    目的探究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32例患者。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效31例,对照组治疗有效+显效24例,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切口长度更短,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胃溃疡穿孔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状况,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在术后恢复更好,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肛裂切除术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

    缪雅秋;章蓓;

    目的对肛裂切除术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慢性肛裂患者86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两组,A组予以肛裂切除术,B组予以肛裂切除术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B组患者所接受治疗方案对组中97.67%患者有效,较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07%明显更高;B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肛裂切除术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术对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

    2020年14期 v.7;No.435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江瑜教授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经验举隅

    何为;江瑜;

    面肌痉挛是针灸科的常见病,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为主要特点。面肌痉挛属中医学"面风"范畴。江瑜教授临床上擅长运用针灸方法治疗气血不足之面风,从风论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本着治病求其本的原则,以养血益气、息风止搐为治则。文章通过分析江瑜教授治疗气血亏虚之面风的临床选穴配伍思想及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2020年14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秀敏;黄炜;刘洪敏;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限定为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将此期间的9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表格将其等分,各48例,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设置为研究组,将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相关评分作为对比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3%,高于参照组的81.25%,且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更为理想(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进行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IVUS指导下冠脉临界病变的治疗

    王小勤;

    目的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检查的过程中,应用IVUS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管桩动脉造影诊断为管桩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共48例,在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IVUS技术,以此来对患者的病情细节进行详细的了解,重点对患者的硬化斑块类型、性质以及患处狭窄情况进行了解,对病情变化不确定的患者采用IVUS介入治疗的方式。结果在所有研究患者中,软斑块患者比例为62.5%,患者数量为30例;硬斑块患者比例为37.5%,患者数量为18例。偏心斑块患者比例为56.25%,患者数量为27例;向心斑块患者比例为54.17%,患者数量为26例。除此之外,患者的板块面积平均狭窄率为58.3±12.6%;对面积对斑块面积狭窄>70%。最终,对可能存在病变或者斑块破裂的患者共19例开展介入治疗。结论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以及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应用IVUS技术,可以更好的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性质以及其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同时也可以介入临床治疗中来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2020年14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临床原因探讨

    许新元;

    目的探讨在梅毒检验工作中,对其出现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进行原因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8年8月在我中心进行检验的梅毒检验的孕产妇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假阴性或假阴性结果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根据相应原因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结果 25例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梅毒患者,其中14例为假阳性,11例为假阴性,两组数据比例无统计学意义。讨论临床检验中,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原因较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整改,在提高检验准确率基础上给予质量管理和因素控制。

    2020年14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浆FIB及D-二聚体在肺栓塞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孙俣;张洋;娄博;王明晖;

    目的评估血浆FIB指标、D-二聚体指标检测应用于肺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医院收入的33例肺栓塞患者归入试验组分析数据资料,选于2017年04月至2019年05月,选择同期33例健康体检人员归入对照组分析数据资料,对两组均实行血浆FIB指标、D-二聚体指标检测,研究两组受检人员血浆FIB测定值、D-二聚体测定值,比较试验组复发肺栓塞患者和未复发肺栓塞患者血浆FIB测定值、D-二聚体测定值。结果试验组肺栓塞患者血浆FIB测定值、D-二聚体测定值大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统计指标数值(P<0.05);试验组复发肺栓塞患者血浆FIB测定值、D-二聚体测定值大于未复发肺栓塞患者统计指标数值(P<0.05)。结论在肺栓塞治疗中采用血浆FIB指标、D-二聚体指标检测展示出重要临床意义。

    2020年14期 v.7;No.435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影响血站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俞佩廷;

    目的探讨在血站的血液检验工作中,影响其结果正确性的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血站进行血液检验标本中,抽取200例检验结果异常作为研究对象,献血者年龄是(19—52)岁,平局年龄是36.2+3.1岁。结果通过分析异常血液结果得出,影响其结果正确性的主要因素,了解从标本采集.到血液检验工作各个环节中容易出现误差的原因,并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讨论通过分析影响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因素,对血液标本进行质量管理,容易出现误差的部分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2020年1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研究

    杨薇薇;

    目的分析白内障并高度近视患者联合采取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7月12日40例眼轴大于28mm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予以治疗。结果 40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0.5者共计6例(15.00%),0.2~0.4者共计29例(72.50%),<0.1者共计5例(12.50%);术后眼压<21mmHg者32例(80.00%),21~25mmHg者6例(15.00%),>25mmHg者2例(5.00%);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者1例(2.50%)。结论白内障并高度近视患者联合采取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2020年14期 v.7;No.435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喉气管狭窄外科治疗效果的分析

    雷佳;

    目的分析14mm喉气管支架置入的外科治疗方式对喉气管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自2016-07至2019-02期间收治的70名喉气管狭窄病患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将两组实验者进行随机地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实验者35位,同时,对对照组的实验者采用16 mm的喉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治疗方式,同时对观察组的实验者采用14 mm喉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实验者在实验结束后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是否显著以及实验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后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优于对照组(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实验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7%)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喉气管狭窄的疾病患者采用14 mm的喉气管支架置入手术的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并且治疗时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比较低,因此该治疗方式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有关外科手术学基础操作考试的几点思考

    陈洁;郭妍;

    外科手术学基础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这门课程的考试重点也往往会落在实训考核之上,用以检测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并与实际操作灵活结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这门课上获得真正的外科手术操作能力,探索出一套合理的考核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2020年14期 v.7;No.435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陕西西宁鼻肠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陈玉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我国国人的生活水平也有着较大的提高,同时我国国人对生活品质以及对服务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医学服务行业也有着较高的提升,本篇文章主要是研究以及探讨鼻管管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患者带来的影响以及应用价值。通过选取某院在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所接收的116例脑卒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同时在进行探讨前,相关的医疗内部负责人员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告知,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能够全面了解到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不能够违背伦理道德,同时能够减少医患纠纷。

    2020年1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秀敏;黄炜;刘洪敏;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限定为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将此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6例眩晕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表格将其等分,各28例,实施西药治疗的设置为对照组,实施中医辩证治疗的设置为研究组,将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眩晕复发情况作为对比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参照组的57.14%,而眩晕复发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眩晕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复发概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3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早期神经康复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赖彩琼;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时间点改为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顺序分为对照组(n=33)及观察组(n=33)。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药物治疗的同时加以早期的神经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以早期的神经康复对患者的疗效有益,对患者、认知功能等预后均有很大帮助,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疗效对比研究

    曹奕波;邰云飞;

    目的分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应用小骨窗钻孔引流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进行研究,纳入对象有完整资料,均接受小骨窗钻孔引流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随访复发率,同时评定术前与术后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卡式行为状态评分(KPS),并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89.56±15.73min、术中出血量78.49±20.31ml、术后引流量45.28±6.92ml,术后随访半年,复发2例,但经再次手术后效果良好;术后CS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而MMSE评分、KP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前与术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精神状态及活动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肛裂切除术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

    缪雅秋;章蓓;

    目的对肛裂切除术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慢性肛裂患者86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两组,A组予以肛裂切除术,B组予以肛裂切除术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B组患者所接受治疗方案对组中97.67%患者有效,较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07%明显更高;B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肛裂切除术联合外括约肌切断术对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

    2020年14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卢庆梅;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于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于腹腔镜引导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予以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用时、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50%,对照组为17.50%(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于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优化围术期指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2020年14期 v.7;No.435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秀敏;黄炜;刘洪敏;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限定为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将此期间的9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表格将其等分,各48例,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设置为研究组,将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相关评分作为对比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3%,高于参照组的81.25%,且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更为理想(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中风后遗症患者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进行推广。

    2020年14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部位留置PICC导管效果对比分析

    田慧星;谢蓝芝;

    目的对比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部位留置PICC导管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组观察,按照数据字法随机将患儿分为A组(4例;头部为置管部位)、B组(4例;上肢贵要静脉为置管部位)、C组(62例;下肢膝关节大隐静脉为置管部位)、D组(5例;下肢踝关节大隐静脉为置管部位),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时间。结果 C组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均优于A组、B组、D组,有差异性(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下肢膝关节大隐静脉留置PICC导管,效果更理想,是首选留置部位。

    2020年14期 v.7;No.435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浆FIB及D-二聚体在肺栓塞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孙俣;张洋;娄博;王明晖;

    目的评估血浆FIB指标、D-二聚体指标检测应用于肺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医院收入的33例肺栓塞患者归入试验组分析数据资料,选于2017年04月至2019年05月,选择同期33例健康体检人员归入对照组分析数据资料,对两组均实行血浆FIB指标、D-二聚体指标检测,研究两组受检人员血浆FIB测定值、D-二聚体测定值,比较试验组复发肺栓塞患者和未复发肺栓塞患者血浆FIB测定值、D-二聚体测定值。结果试验组肺栓塞患者血浆FIB测定值、D-二聚体测定值大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统计指标数值(P<0.05);试验组复发肺栓塞患者血浆FIB测定值、D-二聚体测定值大于未复发肺栓塞患者统计指标数值(P<0.05)。结论在肺栓塞治疗中采用血浆FIB指标、D-二聚体指标检测展示出重要临床意义。

    2020年14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于非;

    目的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过程中,对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方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远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的方式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4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疗效研究

    杨薇薇;

    目的分析白内障并高度近视患者联合采取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7月12日40例眼轴大于28mm白内障并发高度近视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予以治疗。结果 40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0.5者共计6例(15.00%),0.2~0.4者共计29例(72.50%),<0.1者共计5例(12.50%);术后眼压<21mmHg者32例(80.00%),21~25mmHg者6例(15.00%),>25mmHg者2例(5.00%);患者术后发生角膜水肿者1例(2.50%)。结论白内障并高度近视患者联合采取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2020年14期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解磷注射液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丽;

    目的观察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治疗中使用解磷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到2019年6月在本医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116例,以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n=58,常规治疗)与实验组(n=58,对照组+解磷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有机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治疗中应用解磷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理想,抢救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应积极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有关外科手术学基础操作考试的几点思考

    陈洁;郭妍;

    外科手术学基础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这门课程的考试重点也往往会落在实训考核之上,用以检测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并与实际操作灵活结合。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这门课上获得真正的外科手术操作能力,探索出一套合理的考核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2020年1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创拔牙技术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陈宏伟;刘晓璐;

    目的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90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5例,分别采取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治疗与锤凿劈冠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和拔牙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26.67%相比优势明显;对照组拔牙情况差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技术应用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秀敏;黄炜;刘洪敏;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限定为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将此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6例眩晕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表格将其等分,各28例,实施西药治疗的设置为对照组,实施中医辩证治疗的设置为研究组,将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眩晕复发情况作为对比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参照组的57.14%,而眩晕复发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眩晕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复发概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4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产后护理干预在促进孕妇产后乳汁分泌中的应用研究

    陈静亚;

    目的探究分析产后护理干预对于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相关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哺乳开始时间16.5±3.6h早于对照组开始时间35.8±6.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哺乳喂养成功率92.0%(46/50),高于对照组8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乳房胀痛次数37例明显高于观察组2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后产妇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早产妇哺乳开始时间、提高喂养成功率、减少产妇乳房胀痛次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14期 v.7;No.435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疗效对比研究

    曹奕波;邰云飞;

    目的分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应用小骨窗钻孔引流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进行研究,纳入对象有完整资料,均接受小骨窗钻孔引流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随访复发率,同时评定术前与术后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卡式行为状态评分(KPS),并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89.56±15.73min、术中出血量78.49±20.31ml、术后引流量45.28±6.92ml,术后随访半年,复发2例,但经再次手术后效果良好;术后CS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而MMSE评分、KP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术前与术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精神状态及活动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2020年14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芒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观察

    崔怡萍;金泽;陈静;

    目的观察芒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毫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芒针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与分析两组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治疗中风后呃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20年14期 v.7;No.435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卢庆梅;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于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于腹腔镜引导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予以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用时、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50%,对照组为17.50%(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于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优化围术期指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2020年1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杜干荣;

    目的研究胆道与胰腺手术治疗后病发急性的胰腺炎最佳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所收治100例胆道与胰腺手术治疗后病发急性的胰腺炎病患为对象,以就诊顺序将该例病患平分两组,每个小组均50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消炎治疗,研究组则除基础消炎治疗外给予针对性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胆道与胰腺手术治疗后病发急性的胰腺炎病患,需以炎症反应发生根源为核心,除基础消炎治疗外,再给予病患针对性治疗,以便于促进临床疗效的有效提升。

    2020年14期 v.7;No.435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部位留置PICC导管效果对比分析

    田慧星;谢蓝芝;

    目的对比极低出生体重儿不同部位留置PICC导管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组观察,按照数据字法随机将患儿分为A组(4例;头部为置管部位)、B组(4例;上肢贵要静脉为置管部位)、C组(62例;下肢膝关节大隐静脉为置管部位)、D组(5例;下肢踝关节大隐静脉为置管部位),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时间。结果 C组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均优于A组、B组、D组,有差异性(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下肢膝关节大隐静脉留置PICC导管,效果更理想,是首选留置部位。

    2020年14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火针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观察

    金泽;刘晓阳;安微;陈静;

    目的探究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高效疗法。方法 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6例。基础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接受火针疗法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普通针刺疗法和康复训练。2 组患者治疗每周 6d,连续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对照组87.5%。火针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较普通针刺有更优的临床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于非;

    目的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过程中,对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方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远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的方式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2020年14期 4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外敷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李保玺;

    目的探讨外敷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外敷法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异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法治疗面神经炎可缩短病程,提高痊愈率,减少后遗症发生,疗效更显著。

    2020年14期 v.7;No.435 4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解磷注射液急诊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丽;

    目的观察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治疗中使用解磷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到2019年6月在本医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纳入到研究中,共116例,以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n=58,常规治疗)与实验组(n=58,对照组+解磷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有机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治疗中应用解磷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理想,抢救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应积极推广。

    2020年14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应用疗效评价

    刘立坤;

    目的评价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70例急性牙髓炎治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将纳入主体分为两组,对比组(35例,保髓治疗)和研究组(35例,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比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近期有效率94.29%(33/35)、远期有效率91.43%(32/35)均高于对比组77.14%(27/35)和71.43%(25/35),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近期疗效、远期疗效都比较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

    2020年14期 v.7;No.435 4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创拔牙技术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陈宏伟;刘晓璐;

    目的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90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5例,分别采取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治疗与锤凿劈冠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和拔牙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26.67%相比优势明显;对照组拔牙情况差于实验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技术应用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患者的治疗中,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刘瑞超;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观察组中,患者数量为60例,对其实施胺碘酮治疗手段进行临床治疗。在对照组中,对其余60例患者采用心律平来开展相关临床治疗。随后,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及室性早搏好转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室性早搏好转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中患者,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发病症状,存在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潜力。

    2020年14期 v.7;No.435 4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后护理干预在促进孕妇产后乳汁分泌中的应用研究

    陈静亚;

    目的探究分析产后护理干预对于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相关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哺乳开始时间16.5±3.6h早于对照组开始时间35.8±6.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哺乳喂养成功率92.0%(46/50),高于对照组80.0%(4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乳房胀痛次数37例明显高于观察组2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后产妇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早产妇哺乳开始时间、提高喂养成功率、减少产妇乳房胀痛次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14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缺氧环境下脑血管反应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优;吴世政;

    脑血管反应性的主要功能是在生理或病理因素作用下调节脑血管的舒张和收缩。研究表明,脑血管反应性与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脑血管反应性受损或消失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人们对缺氧环境下脑血管反应性机制了解有限。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缺氧环境下脑血管反应性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2020年14期 v.7;No.435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芒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观察

    崔怡萍;金泽;陈静;

    目的观察芒针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毫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芒针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与分析两组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治疗中风后呃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20年14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针药并用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祁晓莲;

    目的研究痛性糖尿病的神经病变(PDN)临床治疗中针药并用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所收治PDN病患100例为对象,以就诊顺序将该例病患平分两组,每个小组均50例。常规组实施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实施针药并用临床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疗效较高,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病患VAS(疼痛量表)改善效果显著,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药并用临床治疗方案,与传统西药治疗相比,在临床疗效与VAS(疼痛量表)改善效果方面优势突出,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运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杜干荣;

    目的研究胆道与胰腺手术治疗后病发急性的胰腺炎最佳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所收治100例胆道与胰腺手术治疗后病发急性的胰腺炎病患为对象,以就诊顺序将该例病患平分两组,每个小组均50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消炎治疗,研究组则除基础消炎治疗外给予针对性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胆道与胰腺手术治疗后病发急性的胰腺炎病患,需以炎症反应发生根源为核心,除基础消炎治疗外,再给予病患针对性治疗,以便于促进临床疗效的有效提升。

    2020年14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邵娜娜;杨勇莉;

    从早期宫颈病变到宫颈癌的缓慢发展给癌前病变的识别和干预提供了机会,所以宫颈癌防治的关键是预防性的筛查和识别早期病变。大量文献报道了宫颈在HPV感染的细胞转化过程中,发生了P16和Ki67的失调,这些分子可用于区分宫颈非肿瘤性病变与宫颈癌前病变,并且可以评估个体癌前病变级别的级别、进展和消退。

    2020年14期 v.7;No.435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火针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观察

    金泽;刘晓阳;安微;陈静;

    目的探究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高效疗法。方法 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6例。基础治疗方案相同,治疗组接受火针疗法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普通针刺疗法和康复训练。2 组患者治疗每周 6d,连续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对照组87.5%。火针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较普通针刺有更优的临床效果。

    2020年14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介入治疗在重度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沈雅平;任育昕;杨熙园;张涛;周政;吕哲宇;赵立新;

    目的探讨分析为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0月,将我院妇产科确诊收治的96例重度产后出血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为参照组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治疗或者是子宫全切除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外敷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李保玺;

    目的探讨外敷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外敷法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异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法治疗面神经炎可缩短病程,提高痊愈率,减少后遗症发生,疗效更显著。

    2020年14期 5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自拟癥瘕煎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患者66例临床疗效观察

    苏伸强;

    目的观察自拟癥瘕煎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子宫肌瘤患者66例,并且将这66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患者。在两组患者皆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或者是开腹手术之后,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住院抗感染治疗4~7天后出院康复保养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在此基础上在加氟癥瘕煎,用量为每次一袋,一天三次。结果通过对于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手术之后,还需要继续服用一到三个月的重要来进行进一步的消除肿瘤结节,通过在术后服用中药药物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这种方法在子宫肌瘤的治疗当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当广泛推广使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探讨

    苏文文;

    目的探讨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的结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腹泻患者146例,采集患者的新鲜粪便作为标本,并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肠内病毒检测。结果 146份患者粪便标准共检出病原78份,检出率53.42%,78份阳性病原菌中检出细菌41份(28.08%),病毒37份(25.34%)。细菌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有24份,副溶血性孤菌8份,沙门菌7份,志贺菌2份;病毒中轮状病毒15份,诺如病毒14份,星状病毒6份,肠道腺病毒2份。结论腹泻患者常规临床检验可精确检出腹泻病原菌,为腹泻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020年14期 v.7;No.435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应用疗效评价

    刘立坤;

    目的评价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70例急性牙髓炎治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将纳入主体分为两组,对比组(35例,保髓治疗)和研究组(35例,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比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近期有效率94.29%(33/35)、远期有效率91.43%(32/35)均高于对比组77.14%(27/35)和71.43%(25/35),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近期疗效、远期疗效都比较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

    2020年14期 5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脏瓣膜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肺保护通气的临床研究

    孙盛斌;商宏伟;郭志刚;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肺保护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03-2019.02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将其作为调查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为各39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肺保护,观察组患者给予术中肺保护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情况。结果采用术中肺保护性通气的观察组患者,肺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对老年患者进行肺保护性通气,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5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刘瑞超;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观察组中,患者数量为60例,对其实施胺碘酮治疗手段进行临床治疗。在对照组中,对其余60例患者采用心律平来开展相关临床治疗。随后,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及室性早搏好转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室性早搏好转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中患者,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手段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发病症状,存在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潜力。

    2020年14期 5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刀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经验浅析

    王长江;

    通过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汉章HZ4号1.0*50mm针刀,探讨针刀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2020年14期 v.7;No.43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缺氧环境下脑血管反应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优;吴世政;

    脑血管反应性的主要功能是在生理或病理因素作用下调节脑血管的舒张和收缩。研究表明,脑血管反应性与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脑血管反应性受损或消失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人们对缺氧环境下脑血管反应性机制了解有限。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缺氧环境下脑血管反应性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2020年14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硬腰联合麻醉在小儿急诊下肢骨折的临床研究

    向永红;

    目的研究硬腰联合麻醉在小儿急诊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诊下肢骨折患儿,均采取硬腰联合麻醉方式,观察麻醉情况。结果 (1)麻醉前与麻醉后的HR、RR、舒张压及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2)麻醉起效时间(7.83±1.17)mnin,阻滞起效时间平均(1.87±0.42)min;(3)92例患儿,共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5.4%(5/92)。结论小儿急诊下肢骨折中,硬腰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5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药并用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祁晓莲;

    目的研究痛性糖尿病的神经病变(PDN)临床治疗中针药并用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所收治PDN病患100例为对象,以就诊顺序将该例病患平分两组,每个小组均50例。常规组实施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实施针药并用临床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的临床疗效较高,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病患VAS(疼痛量表)改善效果显著,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药并用临床治疗方案,与传统西药治疗相比,在临床疗效与VAS(疼痛量表)改善效果方面优势突出,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运用。

    2020年1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

    于秀利;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方式在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165位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入我门诊求治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所有患者自愿加入对照组(83人)与治疗组(82人)。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针刺与针刺配合推拿方式开展治疗,比较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配合推拿方式治疗患者睡眠质量(98.74±1.01)远高于对照组(76.27±1.38),差异较大(P<0.05);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方式治疗患者满意度98.7%明显高于单一针刺治疗患者满意度82.8%(P<0.05)。结论针对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临床治疗应用针刺联合推拿措施,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各项功能,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有利于患者身心愉悦。

    2020年14期 v.7;No.435 5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P16/ki67双染在宫颈病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邵娜娜;杨勇莉;

    从早期宫颈病变到宫颈癌的缓慢发展给癌前病变的识别和干预提供了机会,所以宫颈癌防治的关键是预防性的筛查和识别早期病变。大量文献报道了宫颈在HPV感染的细胞转化过程中,发生了P16和Ki67的失调,这些分子可用于区分宫颈非肿瘤性病变与宫颈癌前病变,并且可以评估个体癌前病变级别的级别、进展和消退。

    2020年14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56例脑脓肿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关键探索

    张立江;

    目的总结分析CT扫描脑脓肿患者能够观察到的信息,提高CT对于脑脓肿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56例脑脓肿患者,56例患者就诊过程中均进行了CT扫描,对其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CT总结脑脓肿的病变分布规律。结果脑脓肿以单发居多,56例患者中有43例(76.8%)单腔脓肿,有8例(14.3%)多腔脓肿,有5例(8.9%)多发脓肿;病灶在CT上多表现出环形强化,其中有48处(76.2%)出现环形强化,环的CT值在60HU左右;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结论脑脓肿在CT影像上有比较典型的表现,CT对于脑脓肿的良好的诊断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介入治疗在重度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沈雅平;任育昕;杨熙园;张涛;周政;吕哲宇;赵立新;

    目的探讨分析为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0月,将我院妇产科确诊收治的96例重度产后出血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为参照组行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治疗或者是子宫全切除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14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扶正解毒汤治疗宫颈癌临床疗效分析

    张凌霄;

    目的研究扶正解毒汤治疗宫颈癌(CC)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CC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扶正解毒汤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适形调强放疗,扶正解毒汤组给予适形调强放疗+扶正解毒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等肿瘤相关因子,自然杀伤细胞(NK),放射性肠炎;结果治疗后,扶正解毒汤组VEGFA、sFl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扶正解毒汤组总有效率(81.63%)大于对照组(67.34%)(P<0.05)。扶正解毒汤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32.65%)低于对照组(57.14%)(P<0.05);结论扶正解毒汤治疗CC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恢复机体免疫,减少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疗效显著。

    2020年14期 v.7;No.435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拟癥瘕煎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患者66例临床疗效观察

    苏伸强;

    目的观察自拟癥瘕煎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子宫肌瘤患者66例,并且将这66例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患者。在两组患者皆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或者是开腹手术之后,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住院抗感染治疗4~7天后出院康复保养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在此基础上在加氟癥瘕煎,用量为每次一袋,一天三次。结果通过对于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手术之后,还需要继续服用一到三个月的重要来进行进一步的消除肿瘤结节,通过在术后服用中药药物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这种方法在子宫肌瘤的治疗当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应当广泛推广使用。

    2020年14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己酮可可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L-6、PDGF表达的影响

    刘妍;冯红霞;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对人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L-6、PDGF的表达影响。方法采取细菌培养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IL-6、PDGF的具体含量。结果己酮可可碱可以抑制IL-6、PDGF的表达。结论 PIX能防止瘢痕疙瘩的形成。可以在临床上推广PIX治疗瘢痕疙瘩。

    2020年14期 v.7;No.435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探讨

    苏文文;

    目的探讨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的结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腹泻患者146例,采集患者的新鲜粪便作为标本,并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肠内病毒检测。结果 146份患者粪便标准共检出病原78份,检出率53.42%,78份阳性病原菌中检出细菌41份(28.08%),病毒37份(25.34%)。细菌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有24份,副溶血性孤菌8份,沙门菌7份,志贺菌2份;病毒中轮状病毒15份,诺如病毒14份,星状病毒6份,肠道腺病毒2份。结论腹泻患者常规临床检验可精确检出腹泻病原菌,为腹泻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020年14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置入可回收滤器预防肺栓塞的应用探究

    崔钢;韩涛;王奕;张志强;曾木兰;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置入可回收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例展开研究,采用回顾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国产Aegisy可回收滤器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美国Gunther Tulip可回收滤器进行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在预防肺栓塞中的应用效果,出院患者对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经不断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复发率略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同样略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选择为患者置入可回收滤器能起到预防肺栓塞的效果,让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国产Aegisy可回收滤器与美国Gunther Tulip可回收滤器在预防肺栓塞中并无明显的差异,进口滤器的使用效果略佳。

    2020年14期 v.7;No.435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心脏瓣膜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肺保护通气的临床研究

    孙盛斌;商宏伟;郭志刚;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肺保护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03-2019.02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将其作为调查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为各39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肺保护,观察组患者给予术中肺保护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情况。结果采用术中肺保护性通气的观察组患者,肺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对老年患者进行肺保护性通气,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6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刀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经验浅析

    王长江;

    通过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汉章HZ4号1.0*50mm针刀,探讨针刀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2020年14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带cuff隧道导管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定期封管的临床效果观察

    任伟;杨怡昕;曹绥琳;

    目的探讨2组不同时期不同方式定期使用尿激酶预防及治疗带cuff隧道透析导管堵塞的疗效。方法选西安高新医院血液净化,带cuff隧道导管15例,发现导管功能不良时给予尿激酶静滴,作为常规组;后在蒲城县医院工作,将带cuff隧道导管15例,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定期封管,作为研究组,先后观察这2组患者18月内平均透析血流量、静脉压、凝血功能、导管功能良好等指标,并监测患者的皮下紫癜、自发出血例数,以分析尿激酶联合肝素定期封管在带cuff隧道透析导管中应用后的安全性、有效性、便捷性。结果研究组导管的血流量明显高于常规组[观察18月时P=0.030],静脉压低于常规组[观察18月时P=0.015],研究组的导管功能良好率高于常规组[P=0.035],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均无过敏、皮下紫癜;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查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定期应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预防及治疗带cuff隧道导管功能不良有临床意义,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预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透析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封管疗法,值得临床推荐。

    2020年14期 v.7;No.435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硬腰联合麻醉在小儿急诊下肢骨折的临床研究

    向永红;

    目的研究硬腰联合麻醉在小儿急诊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诊下肢骨折患儿,均采取硬腰联合麻醉方式,观察麻醉情况。结果 (1)麻醉前与麻醉后的HR、RR、舒张压及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2)麻醉起效时间(7.83±1.17)mnin,阻滞起效时间平均(1.87±0.42)min;(3)92例患儿,共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5.4%(5/92)。结论小儿急诊下肢骨折中,硬腰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

    2020年14期 6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

    于秀利;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方式在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165位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入我门诊求治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所有患者自愿加入对照组(83人)与治疗组(82人)。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针刺与针刺配合推拿方式开展治疗,比较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配合推拿方式治疗患者睡眠质量(98.74±1.01)远高于对照组(76.27±1.38),差异较大(P<0.05);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方式治疗患者满意度98.7%明显高于单一针刺治疗患者满意度82.8%(P<0.05)。结论针对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临床治疗应用针刺联合推拿措施,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各项功能,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有利于患者身心愉悦。

    2020年14期 6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56例脑脓肿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关键探索

    张立江;

    目的总结分析CT扫描脑脓肿患者能够观察到的信息,提高CT对于脑脓肿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56例脑脓肿患者,56例患者就诊过程中均进行了CT扫描,对其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CT总结脑脓肿的病变分布规律。结果脑脓肿以单发居多,56例患者中有43例(76.8%)单腔脓肿,有8例(14.3%)多腔脓肿,有5例(8.9%)多发脓肿;病灶在CT上多表现出环形强化,其中有48处(76.2%)出现环形强化,环的CT值在60HU左右;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结论脑脓肿在CT影像上有比较典型的表现,CT对于脑脓肿的良好的诊断效果。

    2020年14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龄经产妇、高龄初产妇和非高龄经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分析

    徐叶芳;尹璐瑶;

    目的探究高龄经产妇、高龄初产妇和非高龄经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分娩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产妇150例,其中高龄初产妇和经产妇、非高龄经产妇分别有50例,对比高龄初产妇和经产妇、非高龄经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和胎盘黏连、巨大儿、妊娠高血压概率和分娩方式。结果高龄经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和胎盘粘连、巨大儿概率高于非高龄经产妇、高龄初产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龄经产妇、高龄经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概率少于高龄初产妇,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龄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方式对比,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经产妇按时参加体检,提高自然分娩概率,满意度和依从性得到提高,减少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2020年14期 v.7;No.435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扶正解毒汤治疗宫颈癌临床疗效分析

    张凌霄;

    目的研究扶正解毒汤治疗宫颈癌(CC)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CC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扶正解毒汤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适形调强放疗,扶正解毒汤组给予适形调强放疗+扶正解毒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等肿瘤相关因子,自然杀伤细胞(NK),放射性肠炎;结果治疗后,扶正解毒汤组VEGFA、sFl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扶正解毒汤组总有效率(81.63%)大于对照组(67.34%)(P<0.05)。扶正解毒汤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32.65%)低于对照组(57.14%)(P<0.05);结论扶正解毒汤治疗CC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恢复机体免疫,减少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疗效显著。

    2020年14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在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中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观察

    田冬艳;

    目的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中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8年3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每组各3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的方式,后者采用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β-HCG下降速度、刮宫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β-HCG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的方式,能加快β-HCG下降速度,减少刮宫出血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

    2020年14期 v.7;No.435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己酮可可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L-6、PDGF表达的影响

    刘妍;冯红霞;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对人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L-6、PDGF的表达影响。方法采取细菌培养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IL-6、PDGF的具体含量。结果己酮可可碱可以抑制IL-6、PDGF的表达。结论 PIX能防止瘢痕疙瘩的形成。可以在临床上推广PIX治疗瘢痕疙瘩。

    2020年1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研究进展

    赵建;张瑞芬;

    不稳定性心绞痛作为冠状动脉急性缺血性疾病的一种,其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方案以缓解心绞痛及减少死亡率为主。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非二氢吡啶类药物是目前临床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常用药,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可降低患者的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是提高患者存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中医认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从属于胸痹心痛,瘀血阻滞心脉是导致患者患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直接因素,因此,可利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

    2020年14期 v.7;No.43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置入可回收滤器预防肺栓塞的应用探究

    崔钢;韩涛;王奕;张志强;曾木兰;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置入可回收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例展开研究,采用回顾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国产Aegisy可回收滤器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美国Gunther Tulip可回收滤器进行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在预防肺栓塞中的应用效果,出院患者对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经不断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复发率略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肺栓塞发生率同样略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选择为患者置入可回收滤器能起到预防肺栓塞的效果,让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国产Aegisy可回收滤器与美国Gunther Tulip可回收滤器在预防肺栓塞中并无明显的差异,进口滤器的使用效果略佳。

    2020年14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分析低频脉冲电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贺词;

    目的分析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联合采取低频脉冲电疗和康复训练的治疗价值。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并结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低频脉冲电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84.21%(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联合采取康复训练和低频脉冲电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2020年14期 v.7;No.435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诊治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郑巍;

    目的研究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实施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4482例我院纳入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全部患者均予行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讨论患者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结果。结果全部4482例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阴道镜检查阳性56例,占比1.25%;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38例,占比0.85%。ASCUS阳性108例,占比2.41%;ASC—H阳性8例,占比0.18%;LSIL阳性8例,占比0.18%;HSIL阳性14例,占比0.31%;CINⅠ阳性7例,占比0.16%;CINⅡ阳性4例,占比0.09%;CINⅢ阳性1例,占比0.02%;总计150例,占比3.3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行三阶梯诊疗程度筛查效果确切,能够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为及早治疗提供基础。

    2020年14期 v.7;No.435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沈强;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膜病变患者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的成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诊的15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使用奇偶法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79例/组,对照组采用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比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水肿改善时间、视网膜厚度、渗出吸收和眼底出血吸收均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膜病变患者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带cuff隧道导管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定期封管的临床效果观察

    任伟;杨怡昕;曹绥琳;

    目的探讨2组不同时期不同方式定期使用尿激酶预防及治疗带cuff隧道透析导管堵塞的疗效。方法选西安高新医院血液净化,带cuff隧道导管15例,发现导管功能不良时给予尿激酶静滴,作为常规组;后在蒲城县医院工作,将带cuff隧道导管15例,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定期封管,作为研究组,先后观察这2组患者18月内平均透析血流量、静脉压、凝血功能、导管功能良好等指标,并监测患者的皮下紫癜、自发出血例数,以分析尿激酶联合肝素定期封管在带cuff隧道透析导管中应用后的安全性、有效性、便捷性。结果研究组导管的血流量明显高于常规组[观察18月时P=0.030],静脉压低于常规组[观察18月时P=0.015],研究组的导管功能良好率高于常规组[P=0.035],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均无过敏、皮下紫癜;比较两组间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查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定期应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对预防及治疗带cuff隧道导管功能不良有临床意义,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预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透析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封管疗法,值得临床推荐。

    2020年14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惠玲;

    目的探究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2015年3月-2017年9月,共选取本科室1200例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比组600例(根管超充治疗),研究组600例(根管适充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结果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比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治疗中进行根管适充治疗,能够更好地进行病症治疗,治疗效果更好,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价值更高。

    2020年14期 v.7;No.435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龄经产妇、高龄初产妇和非高龄经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分析

    徐叶芳;尹璐瑶;

    目的探究高龄经产妇、高龄初产妇和非高龄经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分娩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产妇150例,其中高龄初产妇和经产妇、非高龄经产妇分别有50例,对比高龄初产妇和经产妇、非高龄经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和胎盘黏连、巨大儿、妊娠高血压概率和分娩方式。结果高龄经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和胎盘粘连、巨大儿概率高于非高龄经产妇、高龄初产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龄经产妇、高龄经产妇发生妊娠高血压概率少于高龄初产妇,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龄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方式对比,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经产妇按时参加体检,提高自然分娩概率,满意度和依从性得到提高,减少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2020年14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理教授从“风”论治喉源性咳嗽

    邓建洪;梁方琪;田理;

    喉源性咳嗽中医属 "风咳","燥咳",一般外感风邪居多,与肺,脾,肝三脏关系密切。吾师田理教授采用祛风止咳,健脾利咽之法,化裁止嗽散和喉科六味汤临症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在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中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观察

    田冬艳;

    目的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中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8年3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每组各3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的方式,后者采用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β-HCG下降速度、刮宫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β-HCG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的方式,能加快β-HCG下降速度,减少刮宫出血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

    2020年14期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液肿瘤患者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曹颖芳;

    目的针对血液肿瘤患者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32例血液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选取的患者采用生命意义量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血液肿瘤患者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临床分析显示,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命意义总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结论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患者生命意义寻求越积极,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因此在血液肿瘤患者临床中需要帮助患者寻找生命意义,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0年14期 v.7;No.435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研究进展

    赵建;张瑞芬;

    不稳定性心绞痛作为冠状动脉急性缺血性疾病的一种,其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方案以缓解心绞痛及减少死亡率为主。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非二氢吡啶类药物是目前临床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常用药,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可降低患者的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是提高患者存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中医认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从属于胸痹心痛,瘀血阻滞心脉是导致患者患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直接因素,因此,可利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

    2020年14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差错及其防控

    陈勤;

    目的探讨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的差错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以往食品药品检验流程,对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差错进行分析,找出差错发生的原因,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将食品药品检验差错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统计防控措施开展前后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差错的发生次数,观察防控措施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食品药品检验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监测,发现食品药品检验出现差错存在多方面原因,如:程序差错、样品采集差错以及样品前处理存在的差错等,想要提高食品药品检验的质量和效率,应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严格把控每一个检验环节。结论食品药品检验是一项重要工作,相关部门应做好人员管理和监控工作,找出检验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并采取防控措施进行预防,确保食品药品检验的安全性、可靠性。

    2020年14期 v.7;No.435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分析低频脉冲电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贺词;

    目的分析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联合采取低频脉冲电疗和康复训练的治疗价值。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并结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低频脉冲电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84.21%(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联合采取康复训练和低频脉冲电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2020年14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诊治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郑巍;

    目的研究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实施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4482例我院纳入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全部患者均予行三阶梯诊疗程序筛查,讨论患者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结果。结果全部4482例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患者阴道镜检查阳性56例,占比1.25%;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38例,占比0.85%。ASCUS阳性108例,占比2.41%;ASC—H阳性8例,占比0.18%;LSIL阳性8例,占比0.18%;HSIL阳性14例,占比0.31%;CINⅠ阳性7例,占比0.16%;CINⅡ阳性4例,占比0.09%;CINⅢ阳性1例,占比0.02%;总计150例,占比3.3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行三阶梯诊疗程度筛查效果确切,能够尽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为及早治疗提供基础。

    2020年14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探讨

    刘怀彬;朱灿红;

    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呈逐年上升趋势,占到10%~30%。支原体肺炎肺部临床表现与实际病症不符即很轻微甚至无表现,极易误诊为细菌性肺炎从而延误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方法,但鉴于目前抗生素的普遍滥用现象,减少肺炎支原体产生耐药性是医者应该引起重视的,早发现早治疗无论对于疾病转归还是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来讲都是有重大意义。

    2020年14期 v.7;No.435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沈强;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膜病变患者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的成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诊的15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使用奇偶法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79例/组,对照组采用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比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水肿改善时间、视网膜厚度、渗出吸收和眼底出血吸收均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膜病变患者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2020年14期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惠玲;

    目的探究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2015年3月-2017年9月,共选取本科室1200例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比组600例(根管超充治疗),研究组600例(根管适充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结果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比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治疗中进行根管适充治疗,能够更好地进行病症治疗,治疗效果更好,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价值更高。

    2020年14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获益年龄和手术时机

    牛树江;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获益年龄和手术时机。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年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年龄<60岁,12例)和对照组(年龄≥60岁,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死亡率和恢复情况;按照手术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发病时间<48小时)和晚期组(发病时间≥48小时),每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死亡率和术后恢复情况。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和晚期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效果好,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效果没有差异,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比大于60岁的患者术后康复快。该手术获益年龄在60岁以下,岁数太大恢复不好;手术时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具有更好的手术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理教授从“风”论治喉源性咳嗽

    邓建洪;梁方琪;田理;

    喉源性咳嗽中医属 "风咳","燥咳",一般外感风邪居多,与肺,脾,肝三脏关系密切。吾师田理教授采用祛风止咳,健脾利咽之法,化裁止嗽散和喉科六味汤临症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研究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照射、白蛋白联合治疗价值

    郝燕杰;

    目的分析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联合采取蓝光照射及白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单独采取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取白蛋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00%,对照组为7.50%(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联合采取蓝光照射与白蛋白静滴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并提升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14期 v.7;No.435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血液肿瘤患者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曹颖芳;

    目的针对血液肿瘤患者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32例血液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对选取的患者采用生命意义量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血液肿瘤患者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临床分析显示,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命意义总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结论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命意义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患者生命意义寻求越积极,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因此在血液肿瘤患者临床中需要帮助患者寻找生命意义,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0年14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差错及其防控

    陈勤;

    目的探讨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的差错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回顾以往食品药品检验流程,对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差错进行分析,找出差错发生的原因,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将食品药品检验差错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统计防控措施开展前后食品药品检验中常见差错的发生次数,观察防控措施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食品药品检验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监测,发现食品药品检验出现差错存在多方面原因,如:程序差错、样品采集差错以及样品前处理存在的差错等,想要提高食品药品检验的质量和效率,应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严格把控每一个检验环节。结论食品药品检验是一项重要工作,相关部门应做好人员管理和监控工作,找出检验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并采取防控措施进行预防,确保食品药品检验的安全性、可靠性。

    2020年14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治疗效果研究

    李海杰;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头罩吸氧,实验组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疗效、24h动脉血氧分压级二氧化碳分压值方面两组均存在巨大差异(P<0.05)。结论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疗效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2020年14期 v.7;No.435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李思恩;陈琦;马苡侨;柳福健;许荣刚;鲁培良;杨成益;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的顺序及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及对照组(21例),其中研究组手术切口缝合完毕后从引流管灌注氨甲环酸80ml(0.8g),对照组常规放置引流管不灌注任何药物。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第一天的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二天及第三天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给药,能够减少术后早期的引流量,降低出血的风险。

    2020年14期 v.7;No.435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性足病的中西医治疗与预防

    李雪晶;

    在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糖尿病足属于非常严重与凶险的并发症,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足危害认识加深,临床医学也开始加快了对该疾病治疗手段的研究与预防。通过对大量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利用中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抗与预防糖尿病有很大成效,其治疗成效优于纯粹的中医、西医疗法。在中西医的结合治疗下,糖尿病足的微循环有极大改善,血糖控制也得到成效。

    2020年14期 v.7;No.435 85+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探讨

    刘怀彬;朱灿红;

    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呈逐年上升趋势,占到10%~30%。支原体肺炎肺部临床表现与实际病症不符即很轻微甚至无表现,极易误诊为细菌性肺炎从而延误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主要方法,但鉴于目前抗生素的普遍滥用现象,减少肺炎支原体产生耐药性是医者应该引起重视的,早发现早治疗无论对于疾病转归还是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来讲都是有重大意义。

    2020年14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刘涛;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8年期间本院诊治的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6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患者20例,占比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植物生存和死亡率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和1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14期 v.7;No.435 8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疗效研究

    杨涛;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本院 2016年6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128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法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骨性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不愈合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法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患者发生几率,增加患者骨折愈合率,手术时间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临灵床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获益年龄和手术时机

    牛树江;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获益年龄和手术时机。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年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年龄<60岁,12例)和对照组(年龄≥60岁,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死亡率和恢复情况;按照手术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发病时间<48小时)和晚期组(发病时间≥48小时),每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死亡率和术后恢复情况。所有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和晚期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效果好,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效果没有差异,年龄小于60岁的患者比大于60岁的患者术后康复快。该手术获益年龄在60岁以下,岁数太大恢复不好;手术时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具有更好的手术效果。

    2020年14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留学生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朱雅琳;

    目的探讨留学生皮肤性病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将我校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阶段接受的200位留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教学模式,研究组实施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结束后,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实际操作考试以及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教学的效果,使留学生对知识掌握更为全面,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8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研究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照射、白蛋白联合治疗价值

    郝燕杰;

    目的分析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联合采取蓝光照射及白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单独采取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取白蛋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00%,对照组为7.50%(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联合采取蓝光照射与白蛋白静滴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并提升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1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治疗效果研究

    李海杰;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头罩吸氧,实验组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疗效、24h动脉血氧分压级二氧化碳分压值方面两组均存在巨大差异(P<0.05)。结论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疗效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

    2020年14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

    李思恩;陈琦;马苡侨;柳福健;许荣刚;鲁培良;杨成益;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的顺序及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21例)及对照组(21例),其中研究组手术切口缝合完毕后从引流管灌注氨甲环酸80ml(0.8g),对照组常规放置引流管不灌注任何药物。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第一天的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二天及第三天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给药,能够减少术后早期的引流量,降低出血的风险。

    2020年14期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性足病的中西医治疗与预防

    李雪晶;

    在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中,糖尿病足属于非常严重与凶险的并发症,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随着人们对糖尿病足危害认识加深,临床医学也开始加快了对该疾病治疗手段的研究与预防。通过对大量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利用中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对抗与预防糖尿病有很大成效,其治疗成效优于纯粹的中医、西医疗法。在中西医的结合治疗下,糖尿病足的微循环有极大改善,血糖控制也得到成效。

    2020年14期 9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刘涛;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8年期间本院诊治的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6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患者20例,占比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植物生存和死亡率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和1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年14期 93+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疗效研究

    杨涛;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本院 2016年6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128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法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骨性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不愈合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法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患者发生几率,增加患者骨折愈合率,手术时间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临灵床推广。

    2020年14期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留学生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朱雅琳;

    目的探讨留学生皮肤性病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将我校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阶段接受的200位留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教学模式,研究组实施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结束后,分析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实际操作考试以及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教学的效果,使留学生对知识掌握更为全面,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9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护理

  • 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明祥英;斯亚玲;姜燕;

    目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分析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择其中的8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中安排40名患者。对实验1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在此基础上为实验2组加入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心理状态以及具体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2组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好的SAS 评分以及较短的住院止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住院和止血的时间,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2020年14期 v.7;No.435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心理护理对高度近视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心理焦虑疗效分析

    徐小利;

    目的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对高度近视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心理焦虑疗效。方法对有焦虑的病人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第一只眼术前心理干预前后焦虑得分和第二只眼术前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得分。结果对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围手术期一只眼术后给与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最好,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降低。结论一只眼术后给与患者心理护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9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阿衣古丽·阿布来提;荆兰;

    目的对呼吸科危重症病人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进行认真分析;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危重症病人中任意抽取92人进行研究,并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制订了操作性较强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经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实际护理情况;结果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事件明显减少,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普遍赞扬;结论在呼吸科危重症病人护理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失误事件,创建安全稳定的护理环境。

    2020年14期 v.7;No.435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晚期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李阿芳;

    目的对晚期肺癌护理中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份——2018年7月份之间所接受的晚期肺癌患者90例,并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们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癌症的控制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都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晚期肺癌患者们实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癌症控制有效率。

    2020年14期 v.7;No.435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DCA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价值体会

    马争楣;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PDCA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双盲法分组标准将本院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接收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50)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n=50)给予PDCA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次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中给予PDCA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该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护理效用分析

    邓小琼;

    目的研究和分析针对腹腔镜术后患者使用中医护理方式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选取,选出其中40例患者的档案进行研究。将4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比对组。其中比对组患者为20例,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的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两组腹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与比对组相比,明显较低,优势显著,P<0.05。结论对于行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可以采取中医护理干预的方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其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韩琼;

    目的对优质护理措施应用来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楚雄州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200例进行研究,为了突出试验结果的对比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和优质护理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概率为2.00%,低于对照组发生概率5.00%。结论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儿科院内感染发生概率,促进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在儿科护理中广泛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明祥英;斯亚玲;姜燕;

    目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分析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择其中的8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中安排40名患者。对实验1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在此基础上为实验2组加入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心理状态以及具体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2组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好的SAS 评分以及较短的住院止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住院和止血的时间,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2020年14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王楠;徐亚芹;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接收的60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号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行综合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将两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有较大优势,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便秘症状得到尽早改善。

    2020年14期 v.7;No.43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理护理对高度近视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心理焦虑疗效分析

    徐小利;

    目的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对高度近视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的心理焦虑疗效。方法对有焦虑的病人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第一只眼术前心理干预前后焦虑得分和第二只眼术前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得分。结果对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围手术期一只眼术后给与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最好,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降低。结论一只眼术后给与患者心理护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0年14期 9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偏头痛眩晕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张珊;

    目的分析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偏头痛眩晕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81象例,均为偏头痛眩晕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共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共41例接受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两组不同护理模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性眩晕患者采用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朱文洁;张卫茹;

    目的观察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0例患者,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糖尿病护理小组。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血糖水平同对照组相比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2020年14期 v.7;No.435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阿衣古丽·阿布来提;荆兰;

    目的对呼吸科危重症病人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进行认真分析;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危重症病人中任意抽取92人进行研究,并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制订了操作性较强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经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实际护理情况;结果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事件明显减少,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普遍赞扬;结论在呼吸科危重症病人护理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失误事件,创建安全稳定的护理环境。

    2020年14期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晚期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李阿芳;

    目的对晚期肺癌护理中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份——2018年7月份之间所接受的晚期肺癌患者90例,并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们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癌症的控制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都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晚期肺癌患者们实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癌症控制有效率。

    2020年14期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徐亚芹;王楠;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9年7月,采取平均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有2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多样性护理和临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使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最佳状态,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

    2020年14期 v.7;No.435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

    丁茜;路璐;

    目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给予骨科手术患者,就此种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和分析。方法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20例参与本次研究,以患者病历单双号为划分对比小组的直接依据,单号病历的60例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剩余60例持双号病历的患者则被称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本次治疗中分别就不同的护理管理手段进行应用,研究人员通过所记录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数据进一步对比两种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两个对比小组内的患者均有感染现象出现,但是对比之下观察组中感染患者例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给予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可大幅度降低患者感染症状的发生状况,具有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改善预后质量的直接优势。

    2020年14期 v.7;No.435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DCA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价值体会

    马争楣;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PDCA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双盲法分组标准将本院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接收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50)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n=50)给予PDCA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次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中给予PDCA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该推广。

    2020年14期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藏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

    卡毛才让;更藏东智;

    目的探讨藏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藏药外敷治疗并对其进行藏医特殊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1个月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藏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病痛折磨,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护理在腹腔镜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护理效用分析

    邓小琼;

    目的研究和分析针对腹腔镜术后患者使用中医护理方式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选取,选出其中40例患者的档案进行研究。将40例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和比对组。其中比对组患者为20例,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的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两组腹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与比对组相比,明显较低,优势显著,P<0.05。结论对于行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可以采取中医护理干预的方式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其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韩琼;

    目的对优质护理措施应用来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楚雄州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200例进行研究,为了突出试验结果的对比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和优质护理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概率为2.00%,低于对照组发生概率5.00%。结论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儿科院内感染发生概率,促进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在儿科护理中广泛应用。

    2020年14期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护理体会

    李婷;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青壮年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苯及其衍生物、电辐射、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密切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产生,对各功能器官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现就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护理心得如下。1 一般护理1.1 病房清洁,空气新鲜,并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每天定时空气消毒及病房内物表消毒。关于探视人员进行相关注意事项培训,对人员数量的限制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在常规诊

    2020年14期 v.7;No.435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的应用体会

    牟霞;

    目的探究将综合护理方法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42/60),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67%(43/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王楠;徐亚芹;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接收的60例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号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行综合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将两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有较大优势,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配合乳果糖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便秘症状得到尽早改善。

    2020年14期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静;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在起病后8~12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起病后72h内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临床恢复总有效率为9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29/40)。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值得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推广使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偏头痛眩晕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张珊;

    目的分析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对偏头痛眩晕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81象例,均为偏头痛眩晕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共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共41例接受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两组不同护理模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性眩晕患者采用个性化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2020年14期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SAS与SDS评分的影响观察

    杨菲;

    目的研究在利用子宫切除术为患者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之后,对于SAS、SDS这两项评分结果是根据综合护理的结果进行判定。方法对于在本院妇科进行检查并且查出患有子宫腺肌症以及子宫肌瘤的44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选择的时间节点为2017年的11月到2018年的11月,之后对于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为了使研究的结果科学有效,一个组为对照组一个组为研究组,为了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本次研究的效果为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结果对于所有的患者在治疗之后经过护理以前以及以后进行各项评分的对比,分析前后各项评分的变化差异。结论经过进行的此次研究,最终的结果显示,通过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为接受了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能够在促进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患者的SDS还有SAS这两项评分。

    2020年14期 v.7;No.435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朱文洁;张卫茹;

    目的观察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0例患者,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糖尿病护理小组。对比两种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血糖水平同对照组相比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2020年14期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观察

    刘雪纯;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8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舒适度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0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徐亚芹;王楠;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9年7月,采取平均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有2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多样性护理和临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使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最佳状态,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

    2020年14期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讨外科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赵小红;

    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外科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们医院在2018年2月到12月这个时间段内接收的外科手术患者展开具体的研究和探讨,在所有80例患者中,通过数字随机的方法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每个组各有40名患者,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而针对观察组采取心理分析护理措施,积极分析其心理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要比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有十分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针对外科手术患者而言,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心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相关内容和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108+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

    丁茜;路璐;

    目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给予骨科手术患者,就此种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和分析。方法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20例参与本次研究,以患者病历单双号为划分对比小组的直接依据,单号病历的60例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剩余60例持双号病历的患者则被称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本次治疗中分别就不同的护理管理手段进行应用,研究人员通过所记录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数据进一步对比两种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两个对比小组内的患者均有感染现象出现,但是对比之下观察组中感染患者例数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给予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可大幅度降低患者感染症状的发生状况,具有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改善预后质量的直接优势。

    2020年14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吕陈涛;

    目的观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情绪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理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和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44.23±1.56)分、SDS评分(43.23±1.42)分、LVESD(28.46±4.56)mm、LVEDD(41.77±6.32)mm、LVEF(49.86±4.95)%、BNP(250.6±33.5)pg/ml均优于对照组(46.82±1.86)分、(47.95±1.85)分、(41.72±6.58)mm、(50.23±7.81)mm、(38.66±4.76)%、(349.3±37.6)pg/ml,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理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藏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

    卡毛才让;更藏东智;

    目的探讨藏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藏药外敷治疗并对其进行藏医特殊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1个月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藏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病痛折磨,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护理体会

    李婷;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青壮年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苯及其衍生物、电辐射、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密切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产生,对各功能器官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现就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护理心得如下。1 一般护理1.1 病房清洁,空气新鲜,并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每天定时空气消毒及病房内物表消毒。关于探视人员进行相关注意事项培训,对人员数量的限制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在常规诊

    2020年14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干预临床研究

    张卫茹;朱文洁;

    目的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根据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分组护理干预,其中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25例,并分别采取舒适护理和临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通过舒适护理干预后,护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组间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护理中,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的应用体会

    牟霞;

    目的探究将综合护理方法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42/60),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1.67%(43/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2020年14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分析

    雷天霞;魏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接收的6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个性化护理管理,统计各组分娩方式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护理期间,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自然分娩率提高。

    2020年14期 v.7;No.435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静;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在起病后8~12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起病后72h内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临床恢复总有效率为9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29/40)。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值得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推广使用。

    2020年14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新液在新生儿红臀中的应用

    杨明;

    目的分析新生儿红臀护理中通过应用康复新液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患儿应用康复新液进行护理干预,同期对照组患儿则采用传统的护臀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3.33%,且P<0.05;观察组的糜烂面、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新生儿红臀的护理中通过应用康复新液可尽快缓解患儿痛苦并提升康复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综合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SAS与SDS评分的影响观察

    杨菲;

    目的研究在利用子宫切除术为患者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之后,对于SAS、SDS这两项评分结果是根据综合护理的结果进行判定。方法对于在本院妇科进行检查并且查出患有子宫腺肌症以及子宫肌瘤的44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选择的时间节点为2017年的11月到2018年的11月,之后对于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为了使研究的结果科学有效,一个组为对照组一个组为研究组,为了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本次研究的效果为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结果对于所有的患者在治疗之后经过护理以前以及以后进行各项评分的对比,分析前后各项评分的变化差异。结论经过进行的此次研究,最终的结果显示,通过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为接受了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能够在促进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患者的SDS还有SAS这两项评分。

    2020年14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金玲;李婷婷;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服务,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乳腺癌护理中,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康复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2020年14期 v.7;No.435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护理干预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观察

    刘雪纯;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8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患儿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舒适度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11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品牌建设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探讨

    王红霞;于莉;杨宗英;

    目的探讨青岛优抚医院品牌建设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以青岛优抚医院创建、打造、培养"大医大爱、尽职尽心"服务品牌3年多来的实践情况为基础,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方式,并结合患者满意度、各项护理工作的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青岛优抚医院的"大医大爱、尽职尽心"服务品牌建设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品牌效应,各项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等均得到有效提升。结论品牌建设对于优抚医院的护理工作有明显的实际意义。

    2020年14期 v.7;No.435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讨外科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赵小红;

    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外科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们医院在2018年2月到12月这个时间段内接收的外科手术患者展开具体的研究和探讨,在所有80例患者中,通过数字随机的方法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每个组各有40名患者,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而针对观察组采取心理分析护理措施,积极分析其心理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要比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有十分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针对外科手术患者而言,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心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相关内容和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效果。

    2020年14期 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吕陈涛;

    目的观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情绪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理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常规护理+心理干预)和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44.23±1.56)分、SDS评分(43.23±1.42)分、LVESD(28.46±4.56)mm、LVEDD(41.77±6.32)mm、LVEF(49.86±4.95)%、BNP(250.6±33.5)pg/ml均优于对照组(46.82±1.86)分、(47.95±1.85)分、(41.72±6.58)mm、(50.23±7.81)mm、(38.66±4.76)%、(349.3±37.6)pg/ml,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理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的效果研究

    丁秀玉;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新生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出生的272例新生儿作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136例对照组和136例观察组,对照组重视常规护理的使用,观察组增设疼痛护理。在2组新生儿中,分别用面部编码评分系统(NFCS)实施疼痛程度的评分,疼痛刺激分为三个阶段,即1min,5min,60min。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实施1min,5min的刺激后,观察组中中重度疼痛的数量下降显著,而轻度疼痛的数量却有所上升;而在实施60min的刺激后,轻中重度疼痛的数量得到了降低,且无疼痛的数量得到了上升,数据分析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新生儿护理具有不错的效果,既降低了幼儿的疼痛程度,又缓解了幼儿的疼痛反应,可实施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干预临床研究

    张卫茹;朱文洁;

    目的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根据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分组护理干预,其中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25例,并分别采取舒适护理和临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通过舒适护理干预后,护理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组间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护理中,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2020年14期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分析

    杜瑞瑞;闫志芸;张旋;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作为研究单位,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在专业检查后患者需要签署结直肠癌手术同意书,并对符合实验要求的患者进行治疗,共计104例病患。而本次实验为对比分析,即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方案的护理协助,给予对照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保障,具有现实意义。

    2020年14期 v.7;No.435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

    贾凤霞;阿依加玛丽·吾甫尔;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6.3月-2018.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其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均分为两组,常规形式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对患者的满意度起到明显提升作用,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有效的减少了双方的损失,此研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2020年14期 v.7;No.435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对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分析

    雷天霞;魏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接收的6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接受个性化护理管理,统计各组分娩方式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护理期间,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有助于自然分娩率提高。

    2020年14期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复新液在新生儿红臀中的应用

    杨明;

    目的分析新生儿红臀护理中通过应用康复新液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患儿应用康复新液进行护理干预,同期对照组患儿则采用传统的护臀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3.33%,且P<0.05;观察组的糜烂面、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新生儿红臀的护理中通过应用康复新液可尽快缓解患儿痛苦并提升康复效果。

    2020年14期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产科护理实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策略

    郎晓梅;

    近年来医疗护理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医院工作的核心,但是其也隐藏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极易形成护理纠纷。产科一直被视为医疗专科的主要内容,具有极高的风险性,一旦护理过程发生问题将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对于产科护理人员来说,其不仅仅要懂得基础的护理制度,还需要明确护理的操作流程,进而对患者实施准确无误的护理计划,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中,作者以产科护理作为切入点,总结了产科护理实施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科学的产科护理策略,希望借助科学的护理措施来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最终改善产科的护理质量。

    2020年14期 v.7;No.435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系统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彦博;

    目的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可减轻其不良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总体疗效。

    2020年14期 v.7;No.435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金玲;李婷婷;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服务,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乳腺癌护理中,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康复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2020年14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品牌建设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探讨

    王红霞;于莉;杨宗英;

    目的探讨青岛优抚医院品牌建设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以青岛优抚医院创建、打造、培养"大医大爱、尽职尽心"服务品牌3年多来的实践情况为基础,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方式,并结合患者满意度、各项护理工作的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青岛优抚医院的"大医大爱、尽职尽心"服务品牌建设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品牌效应,各项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等均得到有效提升。结论品牌建设对于优抚医院的护理工作有明显的实际意义。

    2020年14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细节干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廖艳;

    目的分析干预护理对于改善儿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因儿科疾病而入院治疗的90例幼儿作为材料,随机分为45例对照组和45例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增设细节干预护理。两组材料中,分别统计父母的配合度,并分析了小儿的依从性,计算了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分别统计小儿的表情评分和体征状态。结果对于实验组来说,其父母的配合度、小儿的依从性以及住院时间具有较强的优势,另外,小儿的表情评分和体征状态也表现出了同样的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护理对于改善儿科护理效果有着独特的优势,既改善了幼儿的体征状态,又有效的缩短了住院时间,获得了家长的满意,可进行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医疗护理角度的风险评估和策略实施研究

    唐淑萍;

    新生儿医疗护理一直被视为新生儿科的重要内容,其护理工作存在多个角度的风险环节,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总结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进而针对风险问题实施科学化的医疗回避,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儿科医疗风险发生,从本质角度改善儿科的护理质量,为患儿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2020年14期 v.7;No.435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的效果研究

    丁秀玉;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新生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出生的272例新生儿作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136例对照组和136例观察组,对照组重视常规护理的使用,观察组增设疼痛护理。在2组新生儿中,分别用面部编码评分系统(NFCS)实施疼痛程度的评分,疼痛刺激分为三个阶段,即1min,5min,60min。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实施1min,5min的刺激后,观察组中中重度疼痛的数量下降显著,而轻度疼痛的数量却有所上升;而在实施60min的刺激后,轻中重度疼痛的数量得到了降低,且无疼痛的数量得到了上升,数据分析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新生儿护理具有不错的效果,既降低了幼儿的疼痛程度,又缓解了幼儿的疼痛反应,可实施推广。

    2020年14期 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

    吴利英;

    目的探究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8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对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分析

    杜瑞瑞;闫志芸;张旋;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作为研究单位,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在专业检查后患者需要签署结直肠癌手术同意书,并对符合实验要求的患者进行治疗,共计104例病患。而本次实验为对比分析,即随机分为两组实施不同方案的护理协助,给予对照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在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保障,具有现实意义。

    2020年14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5A模型的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谢慧;

    <正>1 研究背景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体重指数、血压、血胆固醇水平等有明显增加,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1倍,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位死因。目前,冠心病及其猝死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中青年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中青年冠心病的防治将成为将来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点~[1]。冠心病是一种行为相关性疾病,因此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实施及其重要~[2]。研究调查发现: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限酒和服药行为,而在健康责任感、营

    2020年14期 v.7;No.435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

    贾凤霞;阿依加玛丽·吾甫尔;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6.3月-2018.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其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均分为两组,常规形式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对患者的满意度起到明显提升作用,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有效的减少了双方的损失,此研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2020年14期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集束化护理在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谢显梅;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8年3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62例进行分析,分组为常规组、研究组,各施行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后组间对比其术后康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较常规组,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并提升其满意度。

    2020年14期 v.7;No.435 12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产科护理实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策略

    郎晓梅;

    近年来医疗护理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医院工作的核心,但是其也隐藏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极易形成护理纠纷。产科一直被视为医疗专科的主要内容,具有极高的风险性,一旦护理过程发生问题将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对于产科护理人员来说,其不仅仅要懂得基础的护理制度,还需要明确护理的操作流程,进而对患者实施准确无误的护理计划,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中,作者以产科护理作为切入点,总结了产科护理实施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科学的产科护理策略,希望借助科学的护理措施来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最终改善产科的护理质量。

    2020年14期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徐扣萍;

    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80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效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系统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彦博;

    目的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可减轻其不良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总体疗效。

    2020年14期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细节干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廖艳;

    目的分析干预护理对于改善儿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因儿科疾病而入院治疗的90例幼儿作为材料,随机分为45例对照组和45例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增设细节干预护理。两组材料中,分别统计父母的配合度,并分析了小儿的依从性,计算了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分别统计小儿的表情评分和体征状态。结果对于实验组来说,其父母的配合度、小儿的依从性以及住院时间具有较强的优势,另外,小儿的表情评分和体征状态也表现出了同样的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护理对于改善儿科护理效果有着独特的优势,既改善了幼儿的体征状态,又有效的缩短了住院时间,获得了家长的满意,可进行推广。

    2020年14期 12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章雪梅;

    目的探讨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选取54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27例。对参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干预,对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分析2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以及各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各服务的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满意度各项护理服务。

    2020年14期 v.7;No.435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生儿医疗护理角度的风险评估和策略实施研究

    唐淑萍;

    新生儿医疗护理一直被视为新生儿科的重要内容,其护理工作存在多个角度的风险环节,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总结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进而针对风险问题实施科学化的医疗回避,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儿科医疗风险发生,从本质角度改善儿科的护理质量,为患儿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2020年14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

    吴利英;

    目的探究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8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2020年14期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5A模型的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谢慧;

    <正>1 研究背景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体重指数、血压、血胆固醇水平等有明显增加,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1倍,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位死因。目前,冠心病及其猝死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中青年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中青年冠心病的防治将成为将来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点~[1]。冠心病是一种行为相关性疾病,因此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实施及其重要~[2]。研究调查发现: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限酒和服药行为,而在健康责任感、营

    2020年14期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集束化护理在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谢显梅;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8年3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62例进行分析,分组为常规组、研究组,各施行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后组间对比其术后康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较常规组,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能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并提升其满意度。

    2020年14期 13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徐扣萍;

    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80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有效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2020年14期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章雪梅;

    目的探讨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选取54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27例。对参照组采取基础护理干预,对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分析2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以及各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各服务的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满意度各项护理服务。

    2020年14期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诊断技术

  • MRI征象对子宫癌肉瘤的诊断价值

    陈小刚;

    目的分析子宫癌肉瘤的MRI征象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回归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癌肉瘤的MRI表现。结论 3例子宫癌肉瘤均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宫腔内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中等程度高信号,其内见流空血管影,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其内见多发囊变、坏死及出血区,增强后呈的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子宫肌层受侵。

    2020年14期 v.7;No.435 12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李灵筠;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常规给药,观察组行微生物检验,结合检验结果提供用药服务。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临床用药合理性、住院期间平均花费、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临床用药合理性、住院期间平均花费较高,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有助于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但增加了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花费。

    2020年14期 v.7;No.435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刘云霞;吴华清;房贤村;

    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的3930例中检出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38例(0.97%)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经胃镜检查无异常者4例(10.5%),胃镜观察到存在食管黏膜存在部分糜烂、凹陷、充血、微隆起、粗糙等可疑病变或食管炎者34例(89.5%)。应用碘染色,不染色区>2.0cm2者21例(55.3%),不染色区<2.0cm2者17例(44.7%)。孤立病灶者6例,岛屿状或地图状者11例,多发如虎皮状病灶者9例,凹陷似溃疡者3例,颗粒状隆起者10例,伴有樱桃红色者3例。结论在诊断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在宫外孕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

    杜慧婷;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TVS)联合经腹部超声(TAS)对宫外孕诊断的整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9年6月经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的患者共60例,采取随机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分为TVS+TAS组和TAS组。TAS组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TVS+TAS组患者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比较TVS+TAS组和TAS组患者的检出正确率、疾病检出率。结果对比TAS组和TVS+TAS组检出正确率比较来看,TVS+TAS组的检出正确率为90.00%,TAS组检出正确率为46.67%,TVS+TAS组显著高于TAS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TVS+TAS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检出率。

    2020年14期 v.7;No.435 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胃肠道间质瘤在多层螺旋CT诊断中的危险度分级评估

    云昊;

    目的探讨肠胃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特征与肿瘤危险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肠胃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胃肠道间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胃肠道间质瘤的生长多集中于胃、结直肠、小肠三个部位;肿瘤最小直径0.7cm,最大直径24cm;肿瘤较小者,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较大者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欠清晰;腔内型多于腔外型;根据强化状态可分为中度、均匀、不均匀、无强化低密度囊变坏死三种状态。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与肿瘤的生部位、表面征象、大小、强化方式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其中肿瘤的大小是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的独立风险因素。

    2020年14期 v.7;No.435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MRI征象对子宫癌肉瘤的诊断价值

    陈小刚;

    目的分析子宫癌肉瘤的MRI征象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回归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癌肉瘤的MRI表现。结论 3例子宫癌肉瘤均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宫腔内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中等程度高信号,其内见流空血管影,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其内见多发囊变、坏死及出血区,增强后呈的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子宫肌层受侵。

    2020年14期 13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李灵筠;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常规给药,观察组行微生物检验,结合检验结果提供用药服务。对比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临床用药合理性、住院期间平均花费、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临床用药合理性、住院期间平均花费较高,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有助于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但增加了患者住院期间平均花费。

    2020年14期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刘云霞;吴华清;房贤村;

    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的3930例中检出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38例(0.97%)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经胃镜检查无异常者4例(10.5%),胃镜观察到存在食管黏膜存在部分糜烂、凹陷、充血、微隆起、粗糙等可疑病变或食管炎者34例(89.5%)。应用碘染色,不染色区>2.0cm2者21例(55.3%),不染色区<2.0cm2者17例(44.7%)。孤立病灶者6例,岛屿状或地图状者11例,多发如虎皮状病灶者9例,凹陷似溃疡者3例,颗粒状隆起者10例,伴有樱桃红色者3例。结论在诊断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2020年14期 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在宫外孕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

    杜慧婷;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TVS)联合经腹部超声(TAS)对宫外孕诊断的整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9年6月经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的患者共60例,采取随机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分为TVS+TAS组和TAS组。TAS组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TVS+TAS组患者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比较TVS+TAS组和TAS组患者的检出正确率、疾病检出率。结果对比TAS组和TVS+TAS组检出正确率比较来看,TVS+TAS组的检出正确率为90.00%,TAS组检出正确率为46.67%,TVS+TAS组显著高于TAS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TVS+TAS在宫外孕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检出率。

    2020年14期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胃肠道间质瘤在多层螺旋CT诊断中的危险度分级评估

    云昊;

    目的探讨肠胃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特征与肿瘤危险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肠胃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胃肠道间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胃肠道间质瘤的生长多集中于胃、结直肠、小肠三个部位;肿瘤最小直径0.7cm,最大直径24cm;肿瘤较小者,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较大者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欠清晰;腔内型多于腔外型;根据强化状态可分为中度、均匀、不均匀、无强化低密度囊变坏死三种状态。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与肿瘤的生部位、表面征象、大小、强化方式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其中肿瘤的大小是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度分级的独立风险因素。

    2020年14期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与临床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刘学;刘丹丹;

    目的探讨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单纯顺铂灌注治疗,实验组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灌注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的总有效率(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8%、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22.22%的发生率(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中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灌注治疗的方法,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降低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药学分析

    孙为为;

    目的评判布地奈德+克拉霉素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共计100例,遵循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组,分为A组入院尾号奇数,(n=50);B组入院尾号偶数,(n=50)。A组接受布地奈德+克拉霉素治疗,B组接受布地奈德单独治疗,予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与B组比较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相关指标,P<0.05。结论 布地奈德+克拉霉素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应用,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及早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

    2020年14期 v.7;No.435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玫芦消痤膏治疗日晒疮的疗效分析

    张颖;娄方璐;

    目的分析玫芦消痤膏治疗日晒疮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3例日晒疮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55例患者行复方炉甘石洗剂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行玫芦消痤膏治疗,治疗1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次为65.45%、94.5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玫芦消痤膏治疗日晒疮的疗效显著,优于复方炉甘石洗剂,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胶囊联合玫芦消痤膏与曲安奈德益康唑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比较

    张钟;胡祥宇;

    目的比较丹参酮胶囊联合玫芦消痤膏与曲安奈德益康唑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3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行曲安奈德益康唑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丹参酮胶囊联合玫芦消痤膏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91.18%、81.5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2.94%、10.7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玫芦消痤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优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作用探讨

    许峰;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作用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主体选自2019年1月-2019年6月一年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主体。将50例研究主体采用抓阄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实施麻醉,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实施麻醉。对比两组研究主体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研究主体的意识清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时间短,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两组研究主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腹腔镜手术应用舒芬太尼效果更加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的苏醒状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医学领域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观察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

    郭婉蓉;

    目的分析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接受的86例癫痫的案例作为对象,随机实施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的是单一奥卡西平和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实施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对比得知,治疗组的分数值高。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不良反应率情况,发生几率对比治疗组的发生几率低。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结论针对癫痫的案例实施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整体优势明显,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实施和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刘学;刘丹丹;

    目的探讨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单纯顺铂灌注治疗,实验组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灌注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的总有效率(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8%、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22.22%的发生率(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中采取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顺铂灌注治疗的方法,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降低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药学分析

    孙为为;

    目的评判布地奈德+克拉霉素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共计100例,遵循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组,分为A组入院尾号奇数,(n=50);B组入院尾号偶数,(n=50)。A组接受布地奈德+克拉霉素治疗,B组接受布地奈德单独治疗,予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与B组比较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相关指标,P<0.05。结论 布地奈德+克拉霉素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应用,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及早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

    2020年14期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的联合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研究

    王金元;

    目的探究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联合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中心收治的120例结核患者,对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60例与参照组6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异烟肼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结核分枝杆菌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8.3%,经统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呈P<0.05,研究组效果更为优异;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转阴率差异呈P<0.05,研究组转阴率更高。结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联合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43+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玫芦消痤膏治疗日晒疮的疗效分析

    张颖;娄方璐;

    目的分析玫芦消痤膏治疗日晒疮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3例日晒疮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55例患者行复方炉甘石洗剂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行玫芦消痤膏治疗,治疗1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对照组和观察组依次为65.45%、94.5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玫芦消痤膏治疗日晒疮的疗效显著,优于复方炉甘石洗剂,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患者服用抗结核药产生不良反应的药学研究

    杨晓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服用抗结核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择取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所选患者均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抗结核药治疗,80例结核病患者中,34例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其中1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为13.75%,13例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症状,发生率为16.25%,10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2.50%;28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其中7例患者出现听力下降症状,发生率为8.75%,11例患者出现耳鸣头痛症状,发生率为13.75%,10例患者出现头晕目眩症状,发生率为12.50%;24例患者出现过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其中6例患者出现皮肤疼痛症状,发生率为7.50 %,18例患者出现皮疹发痒症状,发生率为22.50%;15例患者出现肝脏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治疗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工作,使临床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得到保障。

    2020年14期 v.7;No.435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丹参酮胶囊联合玫芦消痤膏与曲安奈德益康唑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比较

    张钟;胡祥宇;

    目的比较丹参酮胶囊联合玫芦消痤膏与曲安奈德益康唑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3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行曲安奈德益康唑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丹参酮胶囊联合玫芦消痤膏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91.18%、81.5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2.94%、10.7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玫芦消痤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优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山药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蔡喜生;谷波;

    目的考察二氧化硫在中药材中的残留问题,比较不同方法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差异,找到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离子色谱法、酸碱滴定法来对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以上三种测定方法的优点各有不同,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结论离子色谱法的准确度高于酸碱滴定法,可以先用比色法进行快速检验,再用离子色谱法进一步验证.

    2020年14期 v.7;No.435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作用探讨

    许峰;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作用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主体选自2019年1月-2019年6月一年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主体。将50例研究主体采用抓阄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实施麻醉,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实施麻醉。对比两组研究主体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研究主体的意识清醒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时间短,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两组研究主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腹腔镜手术应用舒芬太尼效果更加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的苏醒状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医学领域推广。

    2020年14期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美多巴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李岩;王正非;刘巍;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采用美多巴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资料共计126例,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美多巴治疗,观察组采用美多巴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美多巴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邓志华;朱晓艳;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及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水平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连续给药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SBP、DBP、TC、TG、LDL-C等血压及血脂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片给药治疗,在改善血压及血脂水平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给药,值得临床采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观察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

    郭婉蓉;

    目的分析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接受的86例癫痫的案例作为对象,随机实施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的是单一奥卡西平和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实施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指标,对比得知,治疗组的分数值高。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不良反应率情况,发生几率对比治疗组的发生几率低。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结论针对癫痫的案例实施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整体优势明显,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实施和推广。

    2020年14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替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及药学分析

    杜凡荣;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阶段,阿替洛尔+胺碘酮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诊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先后就诊顺序,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选择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选择阿替洛尔+胺碘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心功能检测指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就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阶段,阿替洛尔+胺碘酮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48+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分析

    魏彩芝;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其对策。方法针对我院2019年以来发生的中药制剂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3例进行临床观察,统计83例患者使用的药物及不良反应的症状,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中药制剂中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为参麦、复方丹参、双黄连及炎琥宁注射液等,主要是由于溶剂的选择、给药方式、药品信息及用药不规范等导致的,临床中应全面提高用药科学性及合理性,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导致中药制剂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临床中应给予相应的优化对策最大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的联合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研究

    王金元;

    目的探究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联合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中心收治的120例结核患者,对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60例与参照组6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异烟肼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结核分枝杆菌转阴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8.3%,经统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呈P<0.05,研究组效果更为优异;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转阴率差异呈P<0.05,研究组转阴率更高。结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盐酸乙胺丁醇联合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14期 150+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及治疗效果观察

    牛海燕;刘小雷;

    目的现将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作用及治疗效果进行详细观察。方法此次观察对象为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接收的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照患者先后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先入院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后入院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了黄芪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最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均存在显著优势,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添加中药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2020年14期 v.7;No.435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年患者服用抗结核药产生不良反应的药学研究

    杨晓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服用抗结核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择取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所选患者均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抗结核药治疗,80例结核病患者中,34例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50%,其中1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为13.75%,13例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症状,发生率为16.25%,10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2.50%;28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00%,其中7例患者出现听力下降症状,发生率为8.75%,11例患者出现耳鸣头痛症状,发生率为13.75%,10例患者出现头晕目眩症状,发生率为12.50%;24例患者出现过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其中6例患者出现皮肤疼痛症状,发生率为7.50 %,18例患者出现皮疹发痒症状,发生率为22.50%;15例患者出现肝脏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治疗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工作,使临床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得到保障。

    2020年14期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艾灸和附子理中汤治疗心肾阳虚胸痹临床效果观察

    刘秀敏;黄炜;刘洪敏;

    目的观察并探讨艾灸和附子理中汤治疗心肾阳虚胸痹临床效果。方法时间限定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将此期间的82例心肾阳虚胸痹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表格将其等分,各41例,实施附子理中汤治疗的设置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艾灸治疗的设置为研究组,将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9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心肾阳虚胸痹患者实施艾灸和附子理中汤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病症,提升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大范围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山药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蔡喜生;谷波;

    目的考察二氧化硫在中药材中的残留问题,比较不同方法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差异,找到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离子色谱法、酸碱滴定法来对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以上三种测定方法的优点各有不同,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结论离子色谱法的准确度高于酸碱滴定法,可以先用比色法进行快速检验,再用离子色谱法进一步验证.

    2020年14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雷贝拉唑加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术芳;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加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7年3月-2019年4月间,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参照组实施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实施雷贝拉唑加替普瑞酮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腹胀消失时间、上腹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反酸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间、上腹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反酸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雷贝拉唑加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2020年14期 v.7;No.435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美多巴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李岩;王正非;刘巍;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采用美多巴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资料共计126例,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美多巴治疗,观察组采用美多巴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美多巴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及安全性研究

    傅璇;

    目的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2018年这两年间我院收治的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种类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种类主要包括注射用血塞通、丹参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其中注射用血塞通的使用率最高,达到了18.50%。本组患者出现的多种用药不良反应,其中皮肤附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达到了31.15%。结论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种类较多,可能会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也较多,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以提高疗效,保障用药安全。

    2020年14期 v.7;No.435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邓志华;朱晓艳;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及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血脂水平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连续给药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SBP、DBP、TC、TG、LDL-C等血压及血脂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片给药治疗,在改善血压及血脂水平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给药,值得临床采用。

    2020年14期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先兆早产观察

    申小平;

    目的结合我院出现先兆早产的病人其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采取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方法对于先兆早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选取的是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先兆早产的病人作为研究的主体,这些病人根据随机的要求进行对应的分组,其中50名病人为常规组,这一组病人采取的治疗药物主要是口服硝苯地平片,通过单一的药物进行集中的治疗。另外的50名病人为研究组,这一组病人采取的则是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口服硝苯地平片综合的治疗方法,治疗中孕妇每天坚持使用一支黄体酮阴道凝胶,并且持续到35周。结合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对比的主要指标包含了:妊娠的时间、分娩情况与新生儿的基本情况等等。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可以看出研究组的病人其妊娠的孕周时间要明显的长于常规组,早产的概率大大的降低。另外,出生新生儿的身体质量要高于常规组,同时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要也明显的较低。结论针对于先兆早产的病人需要通过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硝苯地平片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孕龄,同时还可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替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及药学分析

    杜凡荣;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阶段,阿替洛尔+胺碘酮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诊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先后就诊顺序,将其划分为2组。对照组选择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选择阿替洛尔+胺碘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心功能检测指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就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阶段,阿替洛尔+胺碘酮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155+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作用分析

    汪贺;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所产生的麻醉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能够缩减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分析

    魏彩芝;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其对策。方法针对我院2019年以来发生的中药制剂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3例进行临床观察,统计83例患者使用的药物及不良反应的症状,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中药制剂中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为参麦、复方丹参、双黄连及炎琥宁注射液等,主要是由于溶剂的选择、给药方式、药品信息及用药不规范等导致的,临床中应全面提高用药科学性及合理性,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导致中药制剂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临床中应给予相应的优化对策最大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2020年14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探讨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安眠药中毒的疗效及对生活功能的影响

    丰安;

    目的针对老年急性安眠药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对患者生活功能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随机对100例老年急性安眠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n=50)采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n=50)采用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率、生活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生活功能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安眠药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功能。

    2020年14期 v.7;No.435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及治疗效果观察

    牛海燕;刘小雷;

    目的现将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作用及治疗效果进行详细观察。方法此次观察对象为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接收的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照患者先后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先入院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后入院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了黄芪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最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均存在显著优势,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添加中药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2020年14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妊娠糖尿病效果的临床比较

    崔钟秀;

    目的研究比较分析胰岛素不同的给药方式下妊娠糖尿病(GDM)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所收治GDM病患80例为对象,以就诊顺序将该例病患平分两组,各小组均40例。常规组实施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干预组则实施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给药方式,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在血糖控制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及胰岛素的剂量之间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围生期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较低,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GDM病患,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给药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胰岛素实际使用剂量明显降低,血糖指标得以有效改善,可作为GDM最佳给药治疗方式。

    2020年14期 v.7;No.435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艾灸和附子理中汤治疗心肾阳虚胸痹临床效果观察

    刘秀敏;黄炜;刘洪敏;

    目的观察并探讨艾灸和附子理中汤治疗心肾阳虚胸痹临床效果。方法时间限定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将此期间的82例心肾阳虚胸痹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表格将其等分,各41例,实施附子理中汤治疗的设置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艾灸治疗的设置为研究组,将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9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心肾阳虚胸痹患者实施艾灸和附子理中汤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病症,提升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大范围推广。

    2020年14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效果评价

    范兴光;

    目的分析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阐述联合用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看,虽然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更大;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有意义。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雷贝拉唑加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术芳;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加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7年3月-2019年4月间,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参照组实施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实施雷贝拉唑加替普瑞酮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腹胀消失时间、上腹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反酸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间、上腹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反酸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雷贝拉唑加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2020年14期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

    刘洁;

    目的对于老年关节置换术中间使用的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使用的镇痛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于17年4月—18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4例老年患者,使用的术后镇痛的药物效果利用实验对比法进行分析;实验对比时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人;其中对照组术后镇痛剂只使用舒芬太尼;实验组术后镇痛选择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对于镇痛效果分析使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对患者的疼痛统计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来进行验证。结果术后6h、12h、24h、48h时候,分别对于患者VAS评分,实验组的患者痛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轻,(P<0.05)说明两组患者存在有差异性;其中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15%,(P<0.05)说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差异性。结论使用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明显比单一的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好,更具临床使用价值。

    2020年14期 v.7;No.435 15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及安全性研究

    傅璇;

    目的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2018年这两年间我院收治的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种类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种类主要包括注射用血塞通、丹参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其中注射用血塞通的使用率最高,达到了18.50%。本组患者出现的多种用药不良反应,其中皮肤附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达到了31.15%。结论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种类较多,可能会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也较多,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以提高疗效,保障用药安全。

    2020年14期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肘关节松解术患者术后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孙宗建;吴水水;李荣华;李玲;刘玲玲;单士强;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肘关节松解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一侧肘关节松解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0.2%罗哌卡因240ml+ 右美托咪定 2ug/kg 组(D组)和0.2%罗哌卡因240ml+右美托咪定 1ug/kg组(S组)。全麻前将神经阻滞导管留置在锁骨下臂丛神经周围,术毕行自控镇痛。记录术毕4h (T1)、8 h (T2)、12 h (T3)、24h (T4) 、36h(T5)和48h(T6)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记录术毕24h (T4)、36h(T5)和48h(T6)功能锻炼时的NRS评分。结果 2组病人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各时点功能锻炼时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ug/kg和2u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中均可有效的镇痛、镇静。

    2020年14期 v.7;No.435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先兆早产观察

    申小平;

    目的结合我院出现先兆早产的病人其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采取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硝苯地平片治疗方法对于先兆早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选取的是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先兆早产的病人作为研究的主体,这些病人根据随机的要求进行对应的分组,其中50名病人为常规组,这一组病人采取的治疗药物主要是口服硝苯地平片,通过单一的药物进行集中的治疗。另外的50名病人为研究组,这一组病人采取的则是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口服硝苯地平片综合的治疗方法,治疗中孕妇每天坚持使用一支黄体酮阴道凝胶,并且持续到35周。结合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对比的主要指标包含了:妊娠的时间、分娩情况与新生儿的基本情况等等。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可以看出研究组的病人其妊娠的孕周时间要明显的长于常规组,早产的概率大大的降低。另外,出生新生儿的身体质量要高于常规组,同时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要也明显的较低。结论针对于先兆早产的病人需要通过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硝苯地平片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孕龄,同时还可提高新生儿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效果。

    2020年14期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程晋科;刘楫帆;刘长亮;许文元;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在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近三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成立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解片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前、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评分。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评分为(12.58±4.33)分,实验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评分为(7.29±3.51)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给予患者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指数,从而获得良好评价。

    2020年14期 v.7;No.435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作用分析

    汪贺;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所产生的麻醉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并依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实施舒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能够缩减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

    徐海龄;周均;华敏;周元风;平祥华;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男50例,女50例,年龄42岁~69岁,平均年龄55.38±16.17岁。对比男女之间高血压发生情况;不同居住地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不同吸烟史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不同肿瘤类型、ECOG评分、放化疗史及阿帕替尼治疗剂量患者的高血压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结果男女之间高血压发生情况分别为36%、32%,两组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城镇居住地患者与农村居住地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分别为14%、20%,两组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吸烟史患者与不同吸烟史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分别为28%、6%,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不同ECOG 评分患者高血压发生率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放疗史、化疗史及阿帕替尼药物剂量者的高血压发生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明显高于与治疗前,一氧化氮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来说,鳞癌及腺癌、有吸烟史、有放疗史、有化疗史、阿帕替尼低剂量使用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增加,且高血压相关指标出现显著波动。

    2020年14期 v.7;No.435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探讨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安眠药中毒的疗效及对生活功能的影响

    丰安;

    目的针对老年急性安眠药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对患者生活功能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随机对100例老年急性安眠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n=50)采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n=50)采用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率、生活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生活功能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安眠药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醒脑静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功能。

    2020年14期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妊娠糖尿病效果的临床比较

    崔钟秀;

    目的研究比较分析胰岛素不同的给药方式下妊娠糖尿病(GDM)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所收治GDM病患80例为对象,以就诊顺序将该例病患平分两组,各小组均40例。常规组实施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干预组则实施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给药方式,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在血糖控制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及胰岛素的剂量之间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围生期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较低,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GDM病患,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给药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胰岛素实际使用剂量明显降低,血糖指标得以有效改善,可作为GDM最佳给药治疗方式。

    2020年14期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健康指导在药物咨询中的应用

    杨颜霞;

    药物咨询是当前医院药学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医院药学工作向技术型转变的重要起点,是医院药学服务的深化与延伸~([1])。药物咨询,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的用药指导,认知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潜在风险,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证患者用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健康指导是向人们宣传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地实行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020年14期 v.7;No.435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效果评价

    范兴光;

    目的分析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阐述联合用药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血压和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看,虽然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更大;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有意义。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2020年14期 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

    刘洁;

    目的对于老年关节置换术中间使用的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使用的镇痛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于17年4月—18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4例老年患者,使用的术后镇痛的药物效果利用实验对比法进行分析;实验对比时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人;其中对照组术后镇痛剂只使用舒芬太尼;实验组术后镇痛选择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对于镇痛效果分析使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对患者的疼痛统计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来进行验证。结果术后6h、12h、24h、48h时候,分别对于患者VAS评分,实验组的患者痛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轻,(P<0.05)说明两组患者存在有差异性;其中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15%,(P<0.05)说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差异性。结论使用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明显比单一的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好,更具临床使用价值。

    2020年14期 16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在青中年HUA合并痛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张海军;朱春萍;孙哲;王慧慧;马佳妮;张艳荣;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青中年高尿酸血症(HUA)合并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HUA合并通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秋水仙碱+别嘌醇)与观察组(秋水仙碱+非布司他),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血尿酸水平达标率两组无差异,治疗期间急性痛风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非布司他或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青中年HUA合并痛风,疗效显著,但非布司他在青中年应用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肘关节松解术患者术后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中的应用比较

    孙宗建;吴水水;李荣华;李玲;刘玲玲;单士强;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肘关节松解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一侧肘关节松解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0.2%罗哌卡因240ml+ 右美托咪定 2ug/kg 组(D组)和0.2%罗哌卡因240ml+右美托咪定 1ug/kg组(S组)。全麻前将神经阻滞导管留置在锁骨下臂丛神经周围,术毕行自控镇痛。记录术毕4h (T1)、8 h (T2)、12 h (T3)、24h (T4) 、36h(T5)和48h(T6)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记录术毕24h (T4)、36h(T5)和48h(T6)功能锻炼时的NRS评分。结果 2组病人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各时点功能锻炼时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ug/kg和2u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中均可有效的镇痛、镇静。

    2020年14期 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氨溴索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黄文峰;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盲选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氨溴索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大剂量氨溴索进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水平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数值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数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呼气压(PEmax)和最大呼气流量(PEF)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肺部感染情况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部感染情况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水平,改善机体肺功能及肺部感染情况,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程晋科;刘楫帆;刘长亮;许文元;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在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近三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成立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解片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前、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评分。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评分为(12.58±4.33)分,实验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评分为(7.29±3.51)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给予患者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洗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指数,从而获得良好评价。

    2020年14期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

    徐海龄;周均;华敏;周元风;平祥华;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男50例,女50例,年龄42岁~69岁,平均年龄55.38±16.17岁。对比男女之间高血压发生情况;不同居住地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不同吸烟史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不同肿瘤类型、ECOG评分、放化疗史及阿帕替尼治疗剂量患者的高血压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结果男女之间高血压发生情况分别为36%、32%,两组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城镇居住地患者与农村居住地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分别为14%、20%,两组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吸烟史患者与不同吸烟史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分别为28%、6%,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不同ECOG 评分患者高血压发生率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病理类型、放疗史、化疗史及阿帕替尼药物剂量者的高血压发生率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明显高于与治疗前,一氧化氮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来说,鳞癌及腺癌、有吸烟史、有放疗史、有化疗史、阿帕替尼低剂量使用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增加,且高血压相关指标出现显著波动。

    2020年14期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侯丽;

    目的观察和探究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4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单双号法对其进行分组,单号(42例)为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治疗,双号(42例)为研究组,采用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用奥硝唑,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v.7;No.435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观察缬沙坦、厄贝沙坦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清蛋白尿、血压的影响

    刘姝妍;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经缬沙坦、厄贝沙坦治疗后对微量清蛋白尿、血压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厄贝沙坦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微量清蛋白尿在治疗后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缬沙坦治疗均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与微量清蛋白尿,具体选择时需要根据患者症状酌情选择。

    2020年14期 v.7;No.435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健康指导在药物咨询中的应用

    杨颜霞;

    药物咨询是当前医院药学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医院药学工作向技术型转变的重要起点,是医院药学服务的深化与延伸~([1])。药物咨询,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的用药指导,认知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潜在风险,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证患者用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健康指导是向人们宣传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地实行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020年14期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药学干预某院肝病辅助用药效果分析

    徐雅贞;范小琴;董雅丽;王倩;

    目的探讨药师参与某院肝病辅助用药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肝病辅助用药的使用不合理率、主要不合理用药问题比例,对比药学干预前后肝病辅助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实施积极的药学干预后,五大类肝病辅助用药医嘱不合理率明显下降。保肝药不合理率下降了 8.66%,免疫调节剂不合理率下降了17.1%,营养支持类药物不合理率下降了7.89%,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率下降了27.65%,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率下降了20.3%。结论通过对肝病辅助用药的药学干预,某院肝病辅助用药不合理使用率显著下降,促进了辅助用药的合理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在青中年HUA合并痛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张海军;朱春萍;孙哲;王慧慧;马佳妮;张艳荣;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青中年高尿酸血症(HUA)合并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HUA合并通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秋水仙碱+别嘌醇)与观察组(秋水仙碱+非布司他),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血尿酸水平达标率两组无差异,治疗期间急性痛风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非布司他或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青中年HUA合并痛风,疗效显著,但非布司他在青中年应用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药剂师在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刘芝尧;孙燕;

    目的探究临床中合理用药情况应用药剂师进行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7.11月-2018.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对其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均分为两组,常规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药剂师药学干预应用于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应用药剂师进行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合理用药情况应用药剂师进行药学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具有极大的意义。

    2020年14期 v.7;No.435 17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大剂量氨溴索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黄文峰;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盲选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氨溴索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大剂量氨溴索进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水平和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数值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数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最大吸气压(PImax)、最大呼气压(PEmax)和最大呼气流量(PEF)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肺部感染情况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部感染情况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水平,改善机体肺功能及肺部感染情况,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2020年14期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肖端飞;

    目的分析研究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HIS系统在门诊药房中实施药品库存管理模式,2018年1月前为实施前组,2018年1月之后为实施后组,比较两组的药品盘点误差率和平均药品的周转时间。结果实施前组的药品盘点误差率显著高于实施后组(P<0.05),而实施后组的平均药品的周转时间跟实施前组相比明显更短(P<0.05)。结论应用科学的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缩短药品平均周转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2020年14期 v.7;No.435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讨通过黄芩苷联合黄芩素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机制

    陈巍;田燕妮;张淑群;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运用黄芩苷物质与黄芩素物质在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揭示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规范化制备获取的,处在不同浓度状态的黄芩苷溶液、黄芩素溶液,以及黄芩苷联合黄芩素溶液分别作用于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选择适当技术方法检验测定上述化合物组合对乳腺癌细胞基本活力,凋亡机制发生情况,以及凋亡机制相关性蛋白物质表达情况所造成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利用黄芩苷物质、黄芩素物质能显著提升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且在黄芩苷物质与黄芩素物质联合运用条件下,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纯运用黄芩苷物质,或者是单纯运用黄芩素物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芩苷物质、黄芩素物质对乳腺癌MCF-7细胞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具备影响作用。结论黄芩苷物质和黄芩素物质均能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生理过程,且在黄芩苷物质与黄芩素物质联合运用条件下,其凋亡诱导作用会显著增强。

    2020年14期 v.7;No.435 175+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侯丽;

    目的观察和探究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4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单双号法对其进行分组,单号(42例)为对照组,采用奥硝唑治疗,双号(42例)为研究组,采用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用奥硝唑,头孢地尼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2020年14期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观察缬沙坦、厄贝沙坦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清蛋白尿、血压的影响

    刘姝妍;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经缬沙坦、厄贝沙坦治疗后对微量清蛋白尿、血压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厄贝沙坦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微量清蛋白尿在治疗后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缬沙坦治疗均能够更好地控制血压与微量清蛋白尿,具体选择时需要根据患者症状酌情选择。

    2020年14期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药学干预某院肝病辅助用药效果分析

    徐雅贞;范小琴;董雅丽;王倩;

    目的探讨药师参与某院肝病辅助用药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比较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肝病辅助用药的使用不合理率、主要不合理用药问题比例,对比药学干预前后肝病辅助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实施积极的药学干预后,五大类肝病辅助用药医嘱不合理率明显下降。保肝药不合理率下降了 8.66%,免疫调节剂不合理率下降了17.1%,营养支持类药物不合理率下降了7.89%,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率下降了27.65%,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率下降了20.3%。结论通过对肝病辅助用药的药学干预,某院肝病辅助用药不合理使用率显著下降,促进了辅助用药的合理应用。

    2020年14期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药剂师在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刘芝尧;孙燕;

    目的探究临床中合理用药情况应用药剂师进行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自2017.11月-2018.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对其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均分为两组,常规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药剂师药学干预应用于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应用药剂师进行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合理用药情况应用药剂师进行药学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具有极大的意义。

    2020年14期 18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肖端飞;

    目的分析研究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HIS系统在门诊药房中实施药品库存管理模式,2018年1月前为实施前组,2018年1月之后为实施后组,比较两组的药品盘点误差率和平均药品的周转时间。结果实施前组的药品盘点误差率显著高于实施后组(P<0.05),而实施后组的平均药品的周转时间跟实施前组相比明显更短(P<0.05)。结论应用科学的药品实库存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缩短药品平均周转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2020年14期 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讨通过黄芩苷联合黄芩素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机制

    陈巍;田燕妮;张淑群;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运用黄芩苷物质与黄芩素物质在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揭示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规范化制备获取的,处在不同浓度状态的黄芩苷溶液、黄芩素溶液,以及黄芩苷联合黄芩素溶液分别作用于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选择适当技术方法检验测定上述化合物组合对乳腺癌细胞基本活力,凋亡机制发生情况,以及凋亡机制相关性蛋白物质表达情况所造成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利用黄芩苷物质、黄芩素物质能显著提升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且在黄芩苷物质与黄芩素物质联合运用条件下,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纯运用黄芩苷物质,或者是单纯运用黄芩素物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芩苷物质、黄芩素物质对乳腺癌MCF-7细胞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具备影响作用。结论黄芩苷物质和黄芩素物质均能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生理过程,且在黄芩苷物质与黄芩素物质联合运用条件下,其凋亡诱导作用会显著增强。

    2020年14期 182+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病例报告

  • 丙戊酸钠致药物性肝功能损伤1例

    曹金金;徐婷婷;刘玉;陈昉;

    丙戊酸钠的不合理使用可导致多系统较严重的毒副反应,与其他抗痫药合用或剂量偏大时,可出现中毒性肝炎,胰腺炎,凝血机制障碍及胎儿畸形。阜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名老年女性,因长期将丙戊酸钠出现严重肝功能损伤,表现为药物性肝功能损伤。住院期间接受个体化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护理、健康知识教育等系统的护理干预后病情好转。

    2020年14期 v.7;No.435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脆性皮肤毛发卷曲综合征一例

    李伟阳;高红霞;张庆华;

    患儿女,生后7天开始出现头发、眉毛及睫毛的脱落,至生后21天头发、眉毛全部脱落,睫毛仅剩几根,头皮可见部分毛囊角化,腹股沟及颜面部皮肤反复发红破损。留取患儿及其父母血液标本,高通量测序检测结果:样本分析到DSP基因有2个杂合突变:1)c.2297+1G>C,此变异为自发突变。2)c.6361G>A,为错义突变,受检人母亲该位点杂合变异。文献复习1篇为大家族报道共5名成员,表现为掌跖角化病、羊毛状毛发、多变的脱发、营养不良的指甲和过度起泡到轻微的机械创伤,另外1篇为2名病例的报道,特征为局部及弥漫性掌跖角化病、躯干及四肢角化过度斑块、不同程度的脱发,均无明显的心脏异常。

    2020年14期 v.7;No.435 177-17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RRT模式下1例脐带脱垂救治

    仲秀丽;丁亚囡;沈美云;

    目的研究脐带脱垂孕妇的临床表现、对脐带脱垂的应急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救治经验,完善快速反应团队建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10日1例"臀位、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期糖尿病、珍贵儿"住院分娩孕妇脐带脱垂的病历资料及应急处理方式,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快速反应团队对脐带脱垂进行应急处理。结果快速反应团队(RRT)模式管理下,脐带脱垂孕妇行紧急剖宫产,所有环节紧密相连,密切配合,母婴结局良好。结论在对脐带脱垂进行应急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产科危重症孕产妇成整体上升趋势,快速反应团队建立,定期模拟培训是产科重要的管理模式,可大大减少孕产妇死亡率,改善围产儿结局。

    2020年14期 v.7;No.435 179-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胆囊术后钛夹移位并发胆总管结石报道一例

    肖春阳;刘鹏飞;张伟;

    通过报道钛夹移位并发胆总管结石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辅助检查,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论:LC术后钛夹移位发生率低,但对于既往有LC手术史的急性胆管炎患者,也需考虑该可能,目前ERCP是治疗首选。

    2020年14期 v.7;No.435 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丙戊酸钠致药物性肝功能损伤1例

    曹金金;徐婷婷;刘玉;陈昉;

    丙戊酸钠的不合理使用可导致多系统较严重的毒副反应,与其他抗痫药合用或剂量偏大时,可出现中毒性肝炎,胰腺炎,凝血机制障碍及胎儿畸形。阜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1名老年女性,因长期将丙戊酸钠出现严重肝功能损伤,表现为药物性肝功能损伤。住院期间接受个体化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护理、健康知识教育等系统的护理干预后病情好转。

    2020年14期 183+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脆性皮肤毛发卷曲综合征一例

    李伟阳;高红霞;张庆华;

    患儿女,生后7天开始出现头发、眉毛及睫毛的脱落,至生后21天头发、眉毛全部脱落,睫毛仅剩几根,头皮可见部分毛囊角化,腹股沟及颜面部皮肤反复发红破损。留取患儿及其父母血液标本,高通量测序检测结果:样本分析到DSP基因有2个杂合突变:1)c.2297+1G>C,此变异为自发突变。2)c.6361G>A,为错义突变,受检人母亲该位点杂合变异。文献复习1篇为大家族报道共5名成员,表现为掌跖角化病、羊毛状毛发、多变的脱发、营养不良的指甲和过度起泡到轻微的机械创伤,另外1篇为2名病例的报道,特征为局部及弥漫性掌跖角化病、躯干及四肢角化过度斑块、不同程度的脱发,均无明显的心脏异常。

    2020年14期 184-185+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RRT模式下1例脐带脱垂救治

    仲秀丽;丁亚囡;沈美云;

    目的研究脐带脱垂孕妇的临床表现、对脐带脱垂的应急处理方法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救治经验,完善快速反应团队建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10日1例"臀位、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期糖尿病、珍贵儿"住院分娩孕妇脐带脱垂的病历资料及应急处理方式,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快速反应团队对脐带脱垂进行应急处理。结果快速反应团队(RRT)模式管理下,脐带脱垂孕妇行紧急剖宫产,所有环节紧密相连,密切配合,母婴结局良好。结论在对脐带脱垂进行应急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产科危重症孕产妇成整体上升趋势,快速反应团队建立,定期模拟培训是产科重要的管理模式,可大大减少孕产妇死亡率,改善围产儿结局。

    2020年14期 186-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胆囊术后钛夹移位并发胆总管结石报道一例

    肖春阳;刘鹏飞;张伟;

    通过报道钛夹移位并发胆总管结石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辅助检查,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结论:LC术后钛夹移位发生率低,但对于既往有LC手术史的急性胆管炎患者,也需考虑该可能,目前ERCP是治疗首选。

    2020年14期 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调查分析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一级医院心脏康复五大处方社区实践

    袁志敏;孙嬿;赵雪岩;张向云;王展;

    冠心病是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心脏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需要终生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全面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是主要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进行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签约服务,获得长期契约式慢病管理,强化达标率,减少ACS发生,冠心病二级预防患者出院后回归社区,家庭医生对诊断明确的中、低危患者进行冠心病心脏康复,开展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五张处方。本文主要阐述适合社区家庭心脏康复的本土化适宜技术,进行前防后堵,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生和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减少心脏病住院率、死亡率,减少医疗支出。

    2020年14期 v.7;No.435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典籍英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对策研究

    沈潇;

    我国长远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很多先进的历史文化,中医典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直接关系到医学领域的发展。这一背景下,国外很多国家开始对中医典籍进行翻译,以借鉴中医典籍当中的优秀内容。但在对中医典籍翻译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文化缺省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的简单概述,进而分析了中医典籍英译中文化缺省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翻译补偿方式,以改善中医典籍英译中存在的文化缺省问题。

    2020年14期 v.7;No.435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一级医院心脏康复五大处方社区实践

    袁志敏;孙嬿;赵雪岩;张向云;王展;

    冠心病是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心脏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需要终生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全面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是主要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进行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签约服务,获得长期契约式慢病管理,强化达标率,减少ACS发生,冠心病二级预防患者出院后回归社区,家庭医生对诊断明确的中、低危患者进行冠心病心脏康复,开展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五张处方。本文主要阐述适合社区家庭心脏康复的本土化适宜技术,进行前防后堵,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生和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减少心脏病住院率、死亡率,减少医疗支出。

    2020年14期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典籍英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对策研究

    沈潇;

    我国长远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很多先进的历史文化,中医典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直接关系到医学领域的发展。这一背景下,国外很多国家开始对中医典籍进行翻译,以借鉴中医典籍当中的优秀内容。但在对中医典籍翻译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文化缺省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的简单概述,进而分析了中医典籍英译中文化缺省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翻译补偿方式,以改善中医典籍英译中存在的文化缺省问题。

    2020年14期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医院管理

  • 路径保健管理在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中的应用

    刘翠;吕春梅;刘迎春;鲁衍强;胡季芳;杨琦;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路径保健管理在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本院2017-2019年卫生年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路径保健管理增补叶酸(称为:对照组),一组给予路径保健管理增补叶酸(称为:观察组),比较2种管理在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前后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叶酸服用率,服用依从率都比对照组高。分别由90%,72%升高至95%,87%,P<0.05。结论在路径保健管理实施后有效提高了增补叶酸实施效果,减少了出生缺陷,改善妊娠结局。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发展。

    2020年14期 v.7;No.435 186+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病案信息技术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金世新;李曼;

    无论是医院工作还是医学教研,病案都是客观信息依据。最近几年,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势态非常好,数字化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医疗事业中,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病案信息化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在医院工作中病案信息技术是临床工作范围中比较重要的构成组织。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医院病案管理工作朝向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发展,也就是说,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是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大势之趋。

    2020年14期 v.7;No.435 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精密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

    庞玉灵;高丽娜;李佳然;李雯;

    目的研究规范化管理在精密器械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本研究以2017年12个科室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精密器械的记录信息为对照组,2018年12个科室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精密器械使用记录信息为实验组。以规范化管理为分界点,分析未实施规范化管理与实施规范化管理后精密器械损坏程度对比数据。结果 2017年未实施规范化管理时,12个科室在诊疗过程中使用的650件精密器械损害总概率是7.8%;2018年实施规范化管理时,12个科室在诊疗过程中使用的683件精密器械损害总概率是5.7%。结论在精密器械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应用规范化管理策略,能够使其损坏率有效降低。

    2020年14期 v.7;No.435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探讨规范病历书写对防范医疗纠纷的效果

    冯雪;

    目前医疗纠纷越来越多,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而如何防范医疗纠纷,需要医院采取良好的措施,比如规范病历书写,将病历书写的质量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医疗纠纷的出现,因此本文主要对目前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范病历书写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了解规范病历书写对防范医疗纠纷的作用效果。

    2020年14期 v.7;No.435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乌兰图雅;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的52例实习人员,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接受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参照组(26例)接受普通教学法,统计分析两组的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实践分数以及理论分数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实习人员的考核结果越好表明妇产科的临床教学效果越好,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对实习人员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质量管理分析

    陈雪娟;朱晓瑜;

    目的观察分析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质量管理结果。方法研究资料为2018年7月-2019年6月本院对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的质量管理,对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并记录医务人员对于供应室消毒及灭菌的满意度。结果在对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进行质量管理之后的合格情况显著高于质量管理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质量管理之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也相较之前有明显提高,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之后能够有助于提高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具有管理推广价值。

    2020年14期 v.7;No.435 191+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路径保健管理在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中的应用

    刘翠;吕春梅;刘迎春;鲁衍强;胡季芳;杨琦;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路径保健管理在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本院2017-2019年卫生年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路径保健管理增补叶酸(称为:对照组),一组给予路径保健管理增补叶酸(称为:观察组),比较2种管理在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前后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叶酸服用率,服用依从率都比对照组高。分别由90%,72%升高至95%,87%,P<0.05。结论在路径保健管理实施后有效提高了增补叶酸实施效果,减少了出生缺陷,改善妊娠结局。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发展。

    2020年14期 193+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病案信息技术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金世新;李曼;

    无论是医院工作还是医学教研,病案都是客观信息依据。最近几年,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势态非常好,数字化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医疗事业中,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病案信息化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在医院工作中病案信息技术是临床工作范围中比较重要的构成组织。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医院病案管理工作朝向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发展,也就是说,数字化病案信息技术是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大势之趋。

    2020年14期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精密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

    庞玉灵;高丽娜;李佳然;李雯;

    目的研究规范化管理在精密器械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本研究以2017年12个科室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精密器械的记录信息为对照组,2018年12个科室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精密器械使用记录信息为实验组。以规范化管理为分界点,分析未实施规范化管理与实施规范化管理后精密器械损坏程度对比数据。结果 2017年未实施规范化管理时,12个科室在诊疗过程中使用的650件精密器械损害总概率是7.8%;2018年实施规范化管理时,12个科室在诊疗过程中使用的683件精密器械损害总概率是5.7%。结论在精密器械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应用规范化管理策略,能够使其损坏率有效降低。

    2020年14期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探讨规范病历书写对防范医疗纠纷的效果

    冯雪;

    目前医疗纠纷越来越多,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而如何防范医疗纠纷,需要医院采取良好的措施,比如规范病历书写,将病历书写的质量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医疗纠纷的出现,因此本文主要对目前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范病历书写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了解规范病历书写对防范医疗纠纷的作用效果。

    2020年14期 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乌兰图雅;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的52例实习人员,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接受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参照组(26例)接受普通教学法,统计分析两组的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实践分数以及理论分数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实习人员的考核结果越好表明妇产科的临床教学效果越好,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对实习人员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0年14期 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质量管理分析

    陈雪娟;朱晓瑜;

    目的观察分析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质量管理结果。方法研究资料为2018年7月-2019年6月本院对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的质量管理,对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并记录医务人员对于供应室消毒及灭菌的满意度。结果在对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进行质量管理之后的合格情况显著高于质量管理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质量管理之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也相较之前有明显提高,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医院供应室消毒及灭菌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之后能够有助于提高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具有管理推广价值。

    2020年14期 198+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谈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廖国荣;

    民族医药产业近年来呈现出发展迟滞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医药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目的是推动我国民族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0年14期 v.7;No.435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清CEA、AFP、CA199、CA72-4的表达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时光敏;沈存芳;

    目的探讨血清CEA、AFP、CA199、CA72-4的表达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论 1.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阳性率,可作为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指标。2.早期胃癌中,血清CEA高水平是提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血清AFP高水平表达是可用于评估肝样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肝转移也是产AFP胃癌的唯一独立预后因素。

    2020年14期 v.7;No.435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EB病毒所致相关疾病肝损害的研究进展

    钟绍文;刘泽;司秋圆;黄艳智;

    EB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其所致的肝损害是指临床上以血清学证实为原发性急性EB病毒感染或活动性感染,并除外其他病原感染所致的肝损害。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持续性肝功能损害,而EB病毒相关的嗜血细胞综合征、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等可以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暴发性肝炎、肝衰竭等。EB病毒肝损害是一种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的免疫性损伤。患病后,症状轻者,可以经对症支持治疗自然缓解,如果有明显肝损害者应卧床休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支持治疗。慢性活动性的EB病毒感染和EB病毒相关的嗜血细胞综合征出现肝损害时则主要是针对于原发的疾病进行相应治疗,除了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需进行骨髓移植和化疗,而此时的阿昔洛韦等相关的抗EB病毒治疗是无效的。通过探讨EB病毒引起相关疾病的肝功能损伤分析,从而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和参考。

    2020年14期 v.7;No.435 194-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林澄;刘辉梅;秦朝生;

    超声影像技术已经在小儿神经阻滞麻醉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文章主要对超声运用于小儿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现状做出综述,以便于指导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2020年14期 v.7;No.435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泻患儿的肠道微生态研究

    刘泽;司秋圆;钟绍文;黄艳智;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指肠道菌群与其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对维持宿主健康有重要作用。急性腹泻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脱水,甚至会引起死亡,而慢性腹泻会引起患儿肠道微生态改变,肠道菌群失调,继而降低肠道吸收能力,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不同类型的腹泻其肠道微生态有所差异,了解不同类型腹泻,选择合适的益生菌,对促进患儿病情转归有极大意义。

    2020年14期 v.7;No.435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谈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廖国荣;

    民族医药产业近年来呈现出发展迟滞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医药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目的是推动我国民族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0年14期 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5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血清CEA、AFP、CA199、CA72-4的表达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时光敏;沈存芳;

    目的探讨血清CEA、AFP、CA199、CA72-4的表达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论 1.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阳性率,可作为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指标。2.早期胃癌中,血清CEA高水平是提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血清AFP高水平表达是可用于评估肝样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肝转移也是产AFP胃癌的唯一独立预后因素。

    2020年14期 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EB病毒所致相关疾病肝损害的研究进展

    钟绍文;刘泽;司秋圆;黄艳智;

    EB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其所致的肝损害是指临床上以血清学证实为原发性急性EB病毒感染或活动性感染,并除外其他病原感染所致的肝损害。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持续性肝功能损害,而EB病毒相关的嗜血细胞综合征、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等可以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暴发性肝炎、肝衰竭等。EB病毒肝损害是一种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浸润导致的免疫性损伤。患病后,症状轻者,可以经对症支持治疗自然缓解,如果有明显肝损害者应卧床休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支持治疗。慢性活动性的EB病毒感染和EB病毒相关的嗜血细胞综合征出现肝损害时则主要是针对于原发的疾病进行相应治疗,除了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需进行骨髓移植和化疗,而此时的阿昔洛韦等相关的抗EB病毒治疗是无效的。通过探讨EB病毒引起相关疾病的肝功能损伤分析,从而为临床的诊治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和参考。

    2020年14期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林澄;刘辉梅;秦朝生;

    超声影像技术已经在小儿神经阻滞麻醉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文章主要对超声运用于小儿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现状做出综述,以便于指导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2020年14期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腹泻患儿的肠道微生态研究

    刘泽;司秋圆;钟绍文;黄艳智;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指肠道菌群与其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对维持宿主健康有重要作用。急性腹泻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脱水,甚至会引起死亡,而慢性腹泻会引起患儿肠道微生态改变,肠道菌群失调,继而降低肠道吸收能力,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不同类型的腹泻其肠道微生态有所差异,了解不同类型腹泻,选择合适的益生菌,对促进患儿病情转归有极大意义。

    2020年14期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